在當前中國高端技術領域,熱議最廣同時也是發展最為緊急的一大領域就是芯片技術領域,而聚焦於芯片技術,光刻機的研製工作又顯得至關重要,眾所周知當前在國際市場,荷蘭的ASML公司佔據了光刻機的高端市場,造成了壟斷的局面。
而我國從荷蘭進口光刻機之路,卻又遭到了美國的重重阻攔,美國認為中國造不了光刻機,即使中國在芯片研發之路上有大的突破,沒有光刻機,也難以實現芯片的量產。
那麼中國當真造不了光刻機嗎?實踐已經給了我們答案,中國不僅有了自己研製的光刻機,在該領域的產業鏈也有所積累,而科研能力也已經達到了11納米的水平,對於中國光刻機的未來,我們是十分看好的。
根據相關新聞報道,如今我國已然擁有了自己的國產光刻機,這一成果是由我國紫光集團帶來的,並且該企業的光刻機已經投入了應用之中,對我國芯片生產效率的提高有大的效果。雖然當前我國光刻機水平與荷蘭ASML企業的先進水平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是按照中國當前的技術水平,未來與荷蘭企業比肩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從荷蘭ASML的發展史來看,該企業之所以能夠佔據高端光刻機市場,除了技術上的優勢之外,更多的得益於該企業的經營模式,要知道早些年在光刻機領域,並不是只有ASML公司一家稱霸,當時在國際市場上佳能尼康等企業研發的光刻機並不遜色於ASML公司。
然而考慮到當時市場需求,需要光刻機的企業並不多,於是ASML最先與這些客户企業達成了捆綁協議。這直接導致佳能等品牌製造的光刻機,在市場上難以找到大量需要的客户羣體,而高端光刻機的研發又是一項成本極高的項目,為此佳能等企業被迫放棄了這一領域。
而如今縱觀我國市場,美國中斷我國芯片供給,促使我國芯片企業大量發展,中芯國際,台積電以及其他的一些小企業都有着對高端光刻機的需求,由此形成光刻機發展產業鏈,都是國產光刻機潛在的客户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