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龍老師
出品 | 子彈財經
後疫情時代、逆國際化趨勢、華為危機……這一切倒逼人們對中國IT產業“缺芯少魂”的現象深度反思。
然而,一個事實是,自從1981年IBM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使用微軟操作系統和英特爾處理器的PC以來,我們的數字經濟實際上仍然建立在wintel(即Windows+Intel)為基礎單元的世界裏。
終於,有一家中國企業提出了一個有可能超越wintel聯盟,重新定義未來新型基礎設施的戰略願景,這家公司叫阿里。
而出人意料的是,走上前台的,是很多人以為是一款即時通訊工具的釘釘。
“我之前經常琢磨,秋天是怎麼變化到冬天的?是一天天的温度降下來的,還是一個突然的變化過程?後來我發現,絕大部分時候是一夜之間冷空氣襲來,一場狂風冷雨,瞬間就會從秋天變成冬天,季節轉換完成。”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這樣描述自己的思緒。
張建鋒頗有幾分篤定地説:“這次疫情對於數字化轉型進程的影響,有這個味道。很多事情本來是需要三五年的發展過程,可能會在一年之內就完成轉換。”
數字化轉型正在倒逼新基建加速——人們也許還記得疫情之初,釘釘的服務器屢屢被擠爆的現象。這其實説明,線上經濟一旦出現井噴,現有的基礎設施將不敷分配。因此,新基建不但迫在眉睫,也包藴着代際更替和彎道超車的大機會。
阿里雲已經是世界第三、亞太第一,在新基建的大命題下,如何“再生長”成了張建鋒首要考慮的問題。
6月9日,在2020阿里雲峯會上,張建鋒首次對外展示了阿里雲再生長的三大方向:“做深基礎”,從飛天雲操作系統向下延伸定義硬件;“做厚中台”,將釘釘這樣的新型操作系統與阿里雲進行深度融合,實現“雲釘一體”;“做強生態”基於雲和新型操作系統,構建一個繁榮的應用服務生態。
如果説一般人覺得這三句話有點深奧,其實只需要關注其中的三個關鍵詞即可,那就是——硬件、操作系統、生態。
如果聯繫當天的訪談內容,會發現張建鋒不下十次的提及PC時代、微軟windows、硬件及操作系統等話題。
這不是暗示,而是明示,意味着阿里雲再生長的方向,將包含硬件和操作系統兩大方向,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生態。當然,這裏的“硬件”和“操作系統”不能簡單地對應為PC系統上的相應系統,它們更多是一個譬喻,描述的是未來雲世界的構建單元和運行法則。
我們也不難發現,這三大方向中有兩大方向都和釘釘有強關聯,即除了硬件方向外,“雲釘一體”提出了釘釘將取代以前“中台”的概念而成為整個智能雲世界的“操作系統”,生態方面則圍繞釘釘的佈局生態描述了為產業和用户賦能的方式是如何的多樣和靈活,無論怎麼看,它都顯示了釘釘在整個阿里雲體系中處於無比重要的C位,這讓很多人驚訝。
難道,釘釘不就是一個好用的企業即時通訊工具嗎?
2014年,陳航(無招)帶着做阿里個人社交工具“來往”而告失敗的失落心情,向馬雲申請帶領團隊入駐阿里的“延安”也就是杭州的湖畔花園,乞靈於“聖地”的靈感,在這裏他們重新思考了阿里的基因和即時通訊之間的關係,決定放棄個人社交市場,從當時還只有雛形的企業社交工具“工作圈”開始重新出發,決定結合阿里的To B基因做一個新的基於工作場景的社交平台,這就是釘釘的開端。
所以,認為釘釘是一個社交工具,也不為錯,但釘釘的飛速發展,不斷刷新着它的定義。
陳航很快發現,社交併不是釘釘的終極宿命,強大的、富有社交基因的對手,也做過多年的企業社交,但並沒有真正打開局面。
因而他意識到,必須重新找準企業社交的核心要素,形成完全差異化的打法,經過長期的思考,這個抓手被找了出來,它叫“協同”。
由此,釘釘渡過了最早的探索期,找準了新方向。由“工作圈”的初步啓示到定義為“協同”,構成了釘釘發展的中期階段。這裏的協同,主要指的是企業中的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之間的協同,故此我們稱為“小協同”,以有別於張建鋒提出的,由釘釘扮演阿里智能雲生態的“中台”或“操作系統”的“大協同”。
釘釘找準了“協同”的命門後,很快從DING一下的通訊工具,進化成能夠為企業提供辦公協同服務的平台,進而轉變成為企業智能化移動辦公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數百萬家企業中,釘釘已經成為覆蓋“人、財、物、事”的全鏈路基礎技術支持者。
由於充分解決了人-組織的協同問題,釘釘成為許多企業進行信息化轉型的標配。比如上海的復星集團,這是一個由200多家公司組成的超級生態系統,最高峯時集團有幾百個管理類App,堪稱行業奇觀。但經過和釘釘的深度合作,最終用“復星通”(即定製版釘釘)解決了全企業協同的大問題。
就在釘釘穩步走向企業社交的王座時,一個突如其來的轉變發生了——原本被外界認為有可能走獨立上市路徑的釘釘,在阿里的組織機構調整後被重整進阿里智能雲事業部,並直接向張建鋒彙報。
這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評論和猜測,有人贊之也有人貶之。但阿里雲心裏有數——整合進阿里智能雲,不意味着釘釘的戰略地位的下降。相反,智能雲的使命,是阿里系內部所有的技術輸出、產品輸出和對B端服務的整合,也正因此,重新整合後的釘釘,被確立為與螞蟻金服、菜鳥和高德等同等重要的技術和創新提供者的角色。
「子彈財經」認為,釘釘的重新定義,大概歷經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釘釘是一條紐帶,穿起了協同的方方面面;第二個階段,釘釘是一條道路,成為阿里智能雲非常便捷且無可替代的向七百多萬家企業提供智能雲服務的“通路”;第三個階段則發生在當下,是“雲再生長”命題下,釘釘成為所有的用户使用整個阿里智能雲龐大技術體系的一個便捷的“操作系統”。
也正因為如此,釘釘將實現的是企業組織與阿里智能雲的生態之間的“大協同”或者“超級協同”,也是中國乃至世界雲計算領域的前所未見的一個用户眾多的“操作系統”。
釘釘併入阿里雲之時,疫情並未發生。因此客觀來講,當時把釘釘併入阿里雲,是阿里雲面向To B市場開拓新發展空間的重要舉措。
然而,疫情突如其來,如前述張建鋒所表示,中國的數字化轉型將進入一個“一年頂上三五年”的跨越式階段,在這個瞬息千里的階段,把釘釘再度“定義”為操作系統,則可以看做是阿里雲面對新基建這個歷史性機會的“破題題眼”。
讓我們回顧一下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簡稱OS)的基本定義,簡而言之,操作系統有兩大功能:對計算機來説,操作系統負責管理計算機的一切軟硬件資源;對人來説,操作系統是人與系統資源的交互界面。
從傳統操作系統的代際更替帶來,DOS、Windows再到IOS和安卓等三代操作系統的代際更替,最終決定了人們使用數字資源的方式。
為什麼阿里雲提出“操作系統”這個命題?
「子彈財經」認為有三個原因:
第一,為了突破中國數字化轉型和新基建的瓶頸。
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國內某超算平台一度排行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之首,但常年使用率低於5%,原因是需要利用超算的機構未必有使用超算的能力,這就是典型的強性能、弱操作造成的瓶頸。而阿里科技板塊合流後,雲智能實力已經極為強大,其體系複雜性則遠勝於一台超算,故而,使用和二次開發這些能力的便利與否,正在成為阻礙沒有專屬信息化團隊的機構、行業和企業使用這些強大能力的“瓶頸”,阿里智能雲必須變得更為好用、易用,才能打開更大的市場局面。
舉例來説,浙江省的政府辦事能力非常強大,但傳統的辦事程序使老百姓實際辦事頗為繁瑣,阿里就開發了政務版的釘釘,上面有1000多個辦事項目。換句話説,正是因為有了釘釘作為“操作系統”,結合日益發展的智能手機和雲計算,百姓們就可以在友好的界面下方便地調用各類政府資源辦事——資源還是以前的資源,但對內解決了協同問題,對外解決了使用資源的問題,就一下子完成了翻天覆地般的能力躍升。
第二,為了讓阿里2000億的技術投資發揮更大的作用。
阿里正在進行史上規模空前的3年2000億的技術設施投資,這些錢將投向芯片研發、數據中心建設、雲計算資源增強及生態體系開發,這些巨大的投資終究要通過雲能力的落地才能得到回報,而其落地則終究都要通過一個好用、易用的操作系統才能實現最終的交付,而從便利性、普及型和生態的完備性來説,則窮阿里體系內,無出釘釘其右者。
第三,為了讓釘釘上的千萬級企業機構和其中的3億企業員工被更好的數字化賦能。
縱觀世界上的操作系統能否成功,其實只有兩個維度,第一是用户數量,第二是生態的豐富度。
阿里雲選擇釘釘,一方面是釘釘已經有3億用户和大量的企業組織,世界上再沒有一個雲計算體系能夠擁有如此龐大的用户羣體;另一方面則是釘釘的生態和背後的阿里雲大生態已經非常完備,因此只有不斷地強化釘釘的人-機協同能力,才能更好的讓數億用户和未來的十數億潛在用户得到賦能。
一個也非常值得玩味的細節是,張建鋒用“操作系統”替代了以前“中台”的説法,話説阿里可謂是國內“中台文化”的開山鼻祖。現在“鼻祖”用更通俗易懂也更具有體系深度的“操作系統”重新定義中台概念,不難看出釘釘已非一招閒棋,而成為了阿里雲的“王炸”。
往更深一步説,如果仔細研究阿里雲“再生長”的體系性表達,則不難發現其還包含了硬件、生態兩個概念。
眾所周知,在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這兩個時代,尚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獨立提供並打通硬件、操作系統及生態三個層面並實現實際上的市場制霸,這説明阿里雲對自己的未來定位之高遠,頗有包孕天下稱雄宇內之志。
當然,新基建是一個國家的頂層架構,雲計算也絕非只有阿里一家。但由於疫情對數字經濟的刺激,雲市場的競爭已經開始加劇。
從市場份額來看,國內市場格局有如“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後來者眾,但規模相距甚遠。“七個小矮人”們從戰術和打法看,似乎也都逐漸殊途同歸,從某種意義上説,這就是先發者制定規則而後來者要遵循規則的競爭模式正在固化。
而在此時,阿里雲再度進化,“雲釘一體”更是讓雲的潛在漏斗客户擴大到1500萬釘釘企業組織用户,是企業服務史上絕無僅有的。此外,阿里雲自研力度亦空前增加,夯實基礎,向上和向下同時發力。
更重要的是,無論多強的實力都需要貼合實際並方便易用的“操作系統”來配合,蘋果手機如果用上微軟的系統則肯定不會有今天的成功。從這個角度來説,阿里選對了戰場,也選對了武器。
*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