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製造。記者近日在重慶市墊江縣採訪時瞭解到,當地已經有300多家工業企業引入工業互聯網技術,依託工業互聯網平台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改造,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位於墊江工業園的重慶益源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筆記本電腦配套生產商,公司產品佔全球32%市場份額。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外貿企業面臨訂單減少等難題,但這家公司卻在一季度實現銷售額同比增長19.6%,產能同比增長18%。“外貿訂單、產能雙雙逆勢增長的背後,離不開工業互聯網的支持。”益源捷公司總經理李召文道出箇中奧妙。
今年2月份,益源捷公司引進一套智能監管平台,實現對所有生產設備和生產流程的實時感知和有效控制。記者在企業生產車間看到,每個機組旁都安裝了一塊顯示屏,上面實時顯示着生產率、良品率等信息。“與以往不同,如今依託工業互聯網雲平台,技術人員通過手機就能掌握設備狀態,一旦出現故障,立即進行遠程處理,避免損失。”李召文説,導入工業互聯網後,企業設備維修時間縮短了10%,設備使用效率提高了12%左右,同時還帶動了技術人員技能的提升。
同樣嚐到工業互聯網“甜頭”的,還有重慶捷力輪轂製造有限公司。“過去,車間內20多條生產線上的600多台數控設備,全部依靠人工進行巡檢,耗時長、效率低。”捷力輪轂公司副總經理譙韌説,最近企業引進了一站式智能檢測管理系統,600多台數控設備全部聯入工業互聯網平台,管理人員通過手機APP就可以輕鬆完成所有設備的巡檢工作。
“我們的設備利用率提高了5%以上,全年可節約能源支出30萬元以上。”譙韌稱,應用雲平台之後,從報修到檢修,總耗時只需10分鐘。同時還讓團隊養成了互聯網、大數據思維,有利於企業實現數字化、信息化轉型。
記者瞭解到,支撐墊江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的是一家名為重慶允成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允成科技總經理張小玲介紹説,公司開發的“必擇”工業互聯網協同平台將人、機、料等生產要素進行相互關聯,通過全流程進行數據收集,實現數字化高效協同,幫助企業極大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墊江縣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前期設備改造的投入、回報週期的不確定讓很多中小企業不敢輕易“觸網”。為降低企業信息化投入成本,引導支持企業“上雲上平台”,墊江縣採用發放“雲惠券”的方式,通過財政資金對企業購買雲服務給予補貼。此外,當地還推動加快全域普惠型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預計到今年底,墊江運用工業互聯網的企業將超過3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