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伸出你的賽博手臂來。」
“拍一拍”上線三天後,我已經被拍在地上動彈不得。微信新出的這個 雙擊頭像就能發送震動和灰字提醒的小功能,已經被廣大網友玩出了花。
昨晚,我點開熱搜,想看看其他網友是如何看待 “拍一拍”的,卻發現底下關注度最高的一條竟然是個功能調研投票。一時不知道是應該佩服營銷號的產品意識強烈,還是應該趕緊曲線救國選擇“置底羣聊”。
不管怎麼説, “拍一拍”雖然目前收到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總歸是“出圈”引起了注意。比起微信不斷佈局試水的“視頻號”和“動態故事”,這個簡單易用的場景小設計似乎更能激起水花。這幾天有它參與的社交生活,也是一波三折,分外精彩。
功能上線第一天,我是在羨慕別人和恨手機不成鋼的憤懣中度過的。因為不管更新系統多少次,它就是拍!不!了!雖然雙擊能搖別人的頭像,但沒有提示信息。
沒關係,我安慰自己説,還不就是互聯網產品常用的穩固日活和流量的手段嗎,還不就是一次普通的功能更新嗎?我不酸。
Facebook早期就推出過“poke”功能,扎克伯格將此視為他的得意之作。用“poke”代替“say hi”, 能夠暫時摒除慣用語和身份差異的影響,自然親切建立起社交的弱關係。並且,“poke”指向十分模糊,雙方可以認為它是挑逗、是寒暄、或者只是提醒, 這種留白給了用户很大的想象空間。
微信這一波,倒是把Facebook幾年前的功能學了個七七八八。
再説了,沒用過poke,還沒用過QQ的“抖一抖”和“窗口抖動”嗎。網吧時代,誰又沒有經歷過好好聊着天突然視野被晃出重影的恐懼呢。
微信此次更新的“拍一拍”像是“窗口抖動”和“poke”的 移動端輕量版,操作門檻更低、注意力分割更謹慎細微 、應用場景也更加多元。這樣一來,能引起大量用户的好奇心,使我們互相試探嘗新。
只不過令人些許疑惑的是,“拍一拍”在便於操作的同時也容易誤觸,或者顯得不夠直接。比較來看,它既不如“poke”能夠在私聊場景中傳達社交訴求,又不如彈窗或者羣聊中的@能進行準確的信息提示。 這樣一個略顯雞肋的功能,如何持續激活用户和流量?
疑惑歸疑惑。夜深人靜的時候,看到大家開心地互撩,我還是會努力地嘗試雙擊頭像,想要當一個社交時尚弄潮兒。
“拍一拍”上線第二天,我驚喜地發現自己擁有了完整的尊貴體驗。 這種感覺就像軟體社交人忽然長出了賽博手臂。能夠“拍拍”人之後,整個肢體都延伸出去。麥克盧漢誠不欺我。
放眼看羣,“拍拍”的玩法也變得五花八門。大家不再拘泥於簡單的問候,而是開始 狂擊混戰、釣魚對話、改備註玩梗、甚至錄製“雲蹦迪”。 面對這琳琅滿目的聊天記錄,我的疑惑忽然有了解答。
雖然“拍一拍”從輕社交和輕提示的功能走入,但對於陌生人“打招呼”和“新消息”都沒有那麼在意, 它最核心的發力點在於娛樂性和表意。而這兩個特質不管是特定文化空間中走出的“poke”還是強調功能感的“抖動”,其實都不太具備。
換句話説,“拍一拍”這個功能本身設計得可能沒有那麼巧妙,然而伴隨着網友們數字生產力的加持,卻嬗變出了本土語境下的奇幻效果。
“拍拍”應用場景中,舊梗再現之豐富、情緒表達之飽滿、意藴延伸之悠長,令人歎為觀止。我疾跑加入“拍拍大軍”後,總結了以下三種使用訣竅,與廣大“拍友”分享。
第一,只要有梗,萬物皆可“拍拍”。
這“拍一拍”功能的可玩性在於, 它只規定了個動作,而開放了主語和賓語。你永遠不知道網友們能給它連成個什麼段子。 企業公關不甘人後,也趕緊蹭熱點搞宣傳。
飯圈的大家都是老coser了,從披皮聊天到語C羣再到叨叨記賬,講究的就是一個“你愛豆就在對話框裏”的臨場感。“拍一拍”上線之後,只要改個暱稱,就能達成“網絡一線牽”的效果,豈不快哉。
更有意思的是,在強關係羣聊中,三個人就是一齣戲。二打一的凌虐、無間道的反擊,還有罵着罵着就變味的“兄弟情”,可謂精彩絕倫,常看常新。
開放的文本,促使用户在每個社交場域建立相似的實踐範式。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發揮出自己的“玩梗”能動性,還主動挖掘了“抱一抱”、“踹一踹”等延伸場景需求,全民微信造句指日可待。
第二,搭配使用,指向型互動。
“拍一拍”用來造句雖好,但無法包含更多的信息量。因此, 作為非獨立性的指向文本和場景文本存在,才是它更好的歸宿。
疫情期間,畢業典禮的缺失成為了這一屆畢業生的“意難平”。而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在“雲畢業典禮“上給學生親切的一拍,就顯得很靈性。
肢體語言表達補足了場景想象,特定指向又滿足了羣聊中對個體的關切。為羣聊增進儀式感、化解冷場的年度利器,非“拍一拍”莫屬了。
第三,所有的欲言又止,都在“拍拍”裏了。
仔細想想,“拍一拍”最厲害的,還是它 與高語境文化的奇妙化學反應。
比如説,它就開啓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聊天新形態—— 全景觀察式羣聊。
一般這種羣聊裏,會有一個“薛定諤的老闆”,你不知道他到底窺不窺屏,但他總會在重要節點伸出手臂來證明他的存在。
掌權者與愣頭青的博弈,暗流湧動下的彼此試探,推拉之間的行為尺度,圍觀者的噤聲和另一個小羣的八卦爆炸, 讓原本就如履薄冰的聊天又平添了幾分刺激。
究其原因,是“拍一拍”在中文的語境中,能延伸的“言外之意”太多了。希冀、安慰、揶揄、挑釁、搭訕、提醒……如何在眾多的“拍一拍”中正確的解碼,簡直是門玄學。
順着這個思路,你又知道了, 觀察“拍拍人”的“拍拍”頻率和傾向,就能將他們的關係親疏推測一二。羣成員互拍,一個人開始拍了就停不下來的,是個沙雕羣;在羣裏互拍了一下然後沒有説話的,是去私聊了;把對方的備註改成兒子然後瘋狂互拍的,則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有了“拍一拍”,人際關係的表達就是如此真實、鮮活而微妙。
成為“拍拍”人的第三天,我倦了,拍不動了。彷彿那個大喊着“啊頭像真的搖了兩下”的人不是自己。
單從產品角度來看,“拍一拍”它不一定是長期的成功產品。但從使用者的感受來説,它確實還不錯。
許久不聊天的朋友可以以此打開話題,羣聊裏不太熟的人可以借這個契機開玩笑,驚動了想找不敢找的人也多了一個手滑的藉口。
大部分關係的喚醒和連接,往往都只是少了一個契機。微信團隊深諳此道。
從童年回憶“踩一踩”,碎屏不悔“跳一跳”,再到如今“拍一拍”,比起驚天動地的大互動,還是這些細碎的小動作,更重要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