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雲端峯會•國際智能城市峯會在世博中心舉行,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和城市的二十餘位重量級嘉賓通過連線或者現場的形式,分享了智能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經驗。
智能城市應以市民為中心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照顧好老年人是新加坡的頭等大事。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理事、ADDO AI 首席執行官阿伊莎·卡納(Ayesha Khanna)介紹説,新加坡正在鋪開智能家居系統,幾乎所有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承建的房子裏,都在鋪設智能家居系統,使房屋對老年人更友好。比如老人摔倒了,地毯上的傳感器就會“知曉”,然後智能家居系統就會自動給老人的女兒或醫生打電話等。
但她表示:
只做這些還不夠,我們應該從面臨的挑戰出發,從老百姓的角度,設計智能城市的解決方案。如我們需要在設計環境時確保老人不感到孤單。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如何預防事故,在新加坡老年人往往是車禍中受傷人數最多的羣體。新加坡正在投資自動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汽車使用人工智能來優化交通與安全。現在也在搞空中出租車的測試飛行。去年10月22日,德國一家公司在新加坡完成了第一次飛行出租車的空中出行。”
智能城市不僅要強化基礎建設,更要提升城市軟實力的保障。阿伊莎·卡納介紹:“在新加坡,有一項實驗計劃叫‘生命中的重要時刻’。這個生命時刻計劃的概念是一位人工智能助理,它能理解各項可以為你所用的政府服務,在你的一生中不斷地幫助你。比如結婚、買房、組建家庭,或者你變老了,這位人工智能助理機器人就會告訴你,有哪些政府補貼可以用,你應該趕緊申請;政府有這項津貼;別忘了填這張表,它很像你的私人助理。”
阿伊莎·卡納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座充滿歡樂、意義、經濟增長迅猛的城市,其推動力在於技術。在發展的同時,政府應確保人工智能技術符合倫理道德,確保公民的數據隱私,必須讓智能城市以市民為中心。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進行測試、必須和市民溝通、必須考慮老百姓的需求和他們關心的重點,不能把技術強加於人。”
需建設更可持續、更公平的城市會上,英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倫敦大學學院高級空間分析中心主席 Michael Batty遠程進行了主題為《人工智能與智慧城市》的分享。
智能城市將如何發展?我們將何去何從?Michael Batty表示:
城市是非常複雜的整體,人工智能幫助實現城市中一些常見功能的自動化,使我們能夠關注到一些更智能的,與人類更加相關的智能的功能,這對城市規劃設計很重要。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用人工智能來開創新城市,但我們並沒有用人工智能來取代發明創造。人工智能永遠不會取代人類自身的規劃設計能力。
在某種意義上,人工智能對自然體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工智能在城市中嵌入了傳感器,但它們並沒有改變任何我們過去沒有做過的事情。我們仍然面臨挑戰,需要建設更可持續、更公平的城市,希望人工智能能夠真正幫助我們。”
《全球重要城市開放數據指數》發佈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在今天的峯會上,《全球重要城市開放數據指數》2020版也正式發佈。最終評估結果顯示,上海、紐約、首爾、北京、芝加哥、貴陽、深圳、廣州、洛杉磯和巴黎位居前十。
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丁波濤介紹説:“上海的排名是遙遙領先的,但是我們看上海的排名也很有意思,它兩個指標特別突出,一個是用户參與,一個是基礎保障,分別排第一名和第三名,相對而言開放質量和價值釋放的排名並不那麼靠前。我們後來研究覺得這是中外之間的區別,西方國家開放的力度很大,開放數據很多,但是相關配套服務弱一點。中國的城市可能採取了小步快跑的策略,儘管我們開放的門不那麼大,但是開放出來的東西相關配套服務、一些互動、平台建立的比較好。”
未來全球各個城市如何推動數據開放?丁波濤表示:“我們也有一些建議:一是政策法規方面需要不斷完善;第二,建議探索實行一些數據付費開放的政策,目前大多數城市的大多數數據仍然是免費開放的,當然免費開放有好處,但是免費開放這種模式也有它的侷限性;第三,建議以需求為導向,營造多方參與的生態圈,尤其是能夠挖掘一些社會需求大,社會影響力大的數據開放領域,能夠吸引更多的民眾,更多的企業,更多的政府部門參與這個數據開放;第四,加強對數據開放在政治和社會影響力方面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