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營運車輛和基礎設施,車聯網標準體系建設邁出新一步!
本文轉自【中國汽車報網】;
7月31日,我國自主建設的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該導航系統的服務內容之一就是車聯網。而我國在車聯網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相關技術標準體系的建設已迫在眉睫。
同日,交通運輸部公開發函,廣泛徵求對《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交通相關)(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其中,對進一步明確標準制修訂重點,以及形成統一、協調的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架構作出部署。
“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對於車聯網與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領域的融合應用,以及規範產品質量、推動產業發展,起着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車輛分標委副主任委員楊世春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智能汽車產業正呈現出全球化佈局的特點,規範標準化體系建設,不僅有利於國內車聯網產業發展,也有利於我國相關產業參與國際競爭。
破解難點和矛盾
“適應技術和產業急需,破解發展難點和矛盾,是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的導向。”正如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導師、教授鄧志東向《中國汽車報》記者所言,堅持突出重點、急用先行的原則,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切入點,是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的突出特徵。
《徵求意見稿》從總體要求、構建方法、標準體系、組織實施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明確了三大部分內容:
一是在導向上,提出要加快推進交通強國、科技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結合車聯網技術和產業發展,推動落實先進技術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應用,建立跨行業、跨領域、適應我國技術和產業發展需要的車聯網智能交通相關標準體系。
二是在原則上,提出要合理規劃智能交通相關標準體系結構,滿足車聯網產業發展需求及車聯網環境下智能交通管理和服務需要。充分考慮交通安全、運輸效率、信息安全、可持續發展等的需要,促進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智能車輛應用、車路協同、交通管理和服務系統發展,助力交通強國建設。
三是在目標上,提出到2022年底,初步構建支撐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制修訂標準20項以上;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形成一批智能管理和服務、車路協同等領域智能交通關鍵標準,標準體系完成總數達到40項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車聯網標準體系建設已經規劃了總體要求、智能網聯汽車、信息通信、電子產品與服務、智能交通相關、車輛智能管理等6部標準組成的國家車聯網標準體系。其中,前四部標準已經發布。該項工作由交通運輸部、工信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負責。
應對競爭和挑戰
自動駕駛無疑是車聯網應用的突出成果。近期,滴滴自動駕駛融資已超過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成為國內行業中的融資之王。而美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初創公司Argo AI,近日新獲得大眾汽車投資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1億元)。鉅額投資的背後,是車聯網及自動駕駛技術和產業的競爭正日趨激烈。
近年來,歐洲、美國、日本等汽車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從戰略高度,採取鼓勵研發、示範運行、標準規範、政策扶持等措施引導車聯網產業的發展。2018 年10月,美國交通部發布《自動駕駛系統3.0:準備迎接未來交通》,成為第一份涵蓋地面交通系統多種運輸模式自動化技術的綜合性指導文件。在此之前,2015年,歐盟發佈《歐洲自動駕駛智能系統技術路線》,提出歐洲發展自動駕駛的三步走戰略。
2013年,日本提出《世界領先ITS(智能交通)國家創造宣言》,自動駕駛被日本當作對日本社會、經濟、產業競爭力有着重大影響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並提出日本自動駕駛汽車商用化時間表和2014-2030年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年6月,日本發佈了《官民ITS構想 路線圖2018》和《未來投資戰略2018草案》,兩個文件成為日本指導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和產業化應用的重要戰略規劃。
在我國,2017年2月,國務院發佈《“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智慧交通建設,不斷提高信息化發展水平。2017年7月,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自動駕駛作為人工智能的先行應用領域。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佈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對測試主體、測試駕駛人及測試車輛、測試申請及審核、測試管理、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等方面作出規定。2018年12月,工信部印發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了突破關鍵技術、完善標準體系等重點任務。
“由此可見,隨着技術和產業競爭的發展,各國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都將車聯網及相關產業作為贏得國際競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由此,引導和規範產業發展的標準化工作已經顯得刻不容緩。”鄧志東認為。
促進應用和發展
近來,國內車企對車聯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近來,東風Sharing-VAN、廣汽新能源Aion V、比亞迪漢、北汽新能源ARCFOX α-T等新車型的推出,均將5G車聯網作為技術亮點和市場賣點。而隨着車聯網技術的快速進步,國內的車聯網產業正加速成長。
國內車聯網技術研發上,逐漸形成了以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為主的研發陣容。其中,華為利用自己掌握5G技術的獨特優勢,從芯片設計、通信模組、車聯網系統到軟件,都形成了自己的獨家優勢。華為自主研發的5G-V2X車聯網終端搭載了自己的5G車載模組MH5000,通過車載終端和路側單元,可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強大的聯網感知預判等功能,為諸多新車型的推出提供了強勁的技術基礎。
在車聯網的應用上,北京、上海、廣州、長沙等地均已推出了自動駕駛的相關車輛。滴滴自動駕駛在上海推出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百度在長沙投入了L4級自動駕駛出租車供市民試乘,小馬智行在廣州測試道路上行駛的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得到很多試乘者的肯定……
在車聯網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長沙智能網聯示範區建設已經實現了100多公里的5G信號覆蓋,北京已開放智能網聯測試道路共計599公里,道路長度全國第一,全部覆蓋5G信號。而正在建設的杭紹甬高速公路上,全程不僅有5G信號,還有車聯網的路側基礎設施及無線充電路段,是我國第一條智能網聯高速公路。
國內快速發展的車聯網行業,對標準體系的期盼也越來越迫切。“隨着我國車聯網技術提升和產業規模擴大的加速,相應的標準化工作亟需創新發展、加快發展。”楊世春認為,這不僅是智能汽車產業變革、產業轉型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建設汽車強國的重要保障。(趙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