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助力知識產權服務顯成效
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
2020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週期間,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北京IP)發佈中關村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IP online)上線運營3週年成果。
據悉,中關村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由北京IP建設運營,於2017年4月20日正式上線,今年4月20日正好上線運營3週年。該平台匯聚全球優質知識產權資源,融合了知識產權交易、專利評價分析、知識產權投融資、IP社區等功能的平台,為科技成果轉化搭建規範化交易場所,為創新主體提供一站式、全鏈條知識產權服務,先行先試運用數字化助力知識產權服務初顯成效。
該平台功能主要包括專利自動評價,知識產權交易(許可、轉讓),知識產權融資(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創新成果及項目展示,社區服務,資訊動態。此外,平台還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提供特色服務:為高校院所、研發機構等知識產權提供方,可出售知識產權,推介展示優質專利和技術項目,定製個性化服務。為專利密集型/依賴型高科技企業,可獲得知識產權投融資、知識產權交易及運營、項目路演、技術孵化、維權等服務,藉助專利大數據工具為生產經營提供研發指引。為投資機構,可方便快捷獲取優質專利項目,藉助專利大數據對擬投項目進行技術價值判斷,滿足多樣化投資需求。為政府部門,可依託專利大數據,對產業規劃、科研項目立項、創新資源投入等做出科學決策。
三年以來,IP Online平台通過線上專利展示推廣方式實現專利的交易運營,積極盤活大院大學大所存量專利,與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大學信息學院、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20家高校院所建立專利委託運營合作。經對受託運營專利評價分析和分類,線上推出可供交易與投資的精品專利32000項,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領域高價值專利包31個,促成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20多筆發明專利的成功轉讓,吸引高校院所、科技企業、律師事務所、金融機構、服務機構等80餘家機構入駐,訪問量突破30萬次,有效促進了知識產權、資本和服務的相互交互,為“互聯網 知識產權服務”發展起到了示範作用。
事實上,IP Online平台是北京IP唯一的線上服務窗口,作為我國首家政府倡導設立的專門從事知識產權運營的國有機構,北京IP積極探索實踐知識產權運營本土化創新模式,還在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運營、知識產權維權保護、知識產權大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互聯網 知識產權服務”等多個領域實現國內首創,探索出了一條盤活知識資產、促進價值實現的“中關村之路”,在推動知識產權與金融資本、產業發展有效融合,精準服務科技創新創業方面取得有益經驗。成立5年來,經競爭性選拔,北京IP成為我國首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發起的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運營國家專項(智能傳感器領域)承擔機構,獲中央財政資金股權投資7000萬元;完成知識產權專題報告50多份,線上提供專利評價分析諮詢服務累計突破10000次,服務領域覆蓋人工智能、智能傳感器、石墨烯、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服務科技企業超過200家,融資規模超過10億元,盤活企業核心知識產權超過1200項,真正做到了支持服務科技小微企業。
據瞭解,北京IP先後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服務示範機構、全國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科技服務平台、中國知識產權發展聯盟常務理事單位等15項榮譽資質。同時,公司擁有《知識產權IP online平台》《知識產權在線交易平台》《知識產權在線評價系統》等6項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件商標、1件發明專利。
北京IP相關負責人表示,2014年至2019年,是北京IP成立後的第一個五年,是苦煉內功、外樹形象的初創階段。未來五年,是公司由創業初期走向發展壯大的關鍵階段。牢牢把握新時代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新部署、新要求、新趨勢,中關村發展集團深化改革重拳打造科技服務平台總目標、總任務、新契機,北京IP以打造以知識產權為紐帶的匯聚創新資源,服務創新生態的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平台為目標,按照“131”戰略思路,圍繞高精尖產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重點打造關鍵技術領域專利池(1個核心能力),大力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運營、知識產權維權保護、知識產權金融服務(3大特色服務),做強知識產權大數據(1個專業支撐),切實助力高質量知識成果創造、高水平知識產權保護、高效益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和首都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努力成為我國知識產權運營事業的“一面旗幟”、集團專業科技服務的“閃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