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安全隱患下的“小包車”

聚焦安全隱患下的“小包車”
聚焦安全隱患下的“小包車”

圖為“小包車”騎行者在一些城市馬路上載人騎行。 (資料照片)

又到了開學季,不少父母選擇用電單車接送孩子上下學。電單車因其輕便、靈活、快捷的特性,一直是大眾短距離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的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電單車保有量接近3億輛。雖然電單車給人們的出行帶來諸多便利,但是,電單車違規上路、超速、超載、違反交規等亂象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電單車電池引發的火災也相伴而生,給國家和社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違規投放“小包車”惹禍頻頻

據瞭解,目前市場上主流電單車有兩種樣式,一種與普通自行車類似,加裝了助力系統,不能載人載貨;另一種類似輕便摩托車,前後輪之間有較長的踏板,同時車座也較長,騎行人經常會載人或載貨,被業內稱為“小包車”。

長期從事交通安全研究的北京人民警察學院教授柳實的觀點,代表了目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普遍看法。他介紹,“小包車”這種類型的電單車違規載人載貨,會加大電單車的承重,改變重心,一旦遇緊急情況,很容易出現剎車失控、車身失去平衡,引發較為嚴重的交通事故。柳實表示,違規載人載貨是電單車最大的安全隱患之一。

更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共享電單車行業也在引入這樣的“小包車”,並將其大規模投放二三線城市運營,這種貌似給騎行人提供方便的車型,無形中助長了騎行人超載的不良習慣,給交通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柳實認為,共享電單車行業具有使用頻次高、用户年齡區間大等特點,車型選擇上應更注重車輛在不同年齡層用户的使用安全特點,騎行速度和車重量都要低於普通電動摩托車車型。同時要堅決杜絕騎行載人載貨,“從這個角度講,‘小包車’存在着明顯的騎行安全隱患”。

共享電單車發展路在何方

儘管如此,共享電單車市場仍在“倔強地”發展中。一批批“小包車”成規模地進入瀋陽、長沙、呼和浩特、哈爾濱等城市。記者瞭解到,由於大部分城市都有明確規定,不鼓勵發展電動自行車作為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市場的發展空間本已受到嚴苛政策限制,而大量違規投放的“小包車”進入更是危及到了共享電單車的生存。近日,廣東東莞交警對全市未經許可便違規停放的共享電單車進行了一次徹底清理,當天扣押了2817輛共享電單車,並約談相關企業,勒令其全部收回。四川成都市城管委聯合市交警、市交通等部門聯合扣押了某品牌“小包車”1.1萬輛,責令其限期整改。此外,遼寧瀋陽、廣西南寧、雲南昆明等多地的城市管理部門也相繼發文清退共享電單車生產企業投放的“小包車”。

大量“小包車”的違規投放,給本來就舉步維艱的共享電單車市場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今年,多地電單車新規落地實施,要求電單車上路必須上牌,騎行人必須佩戴頭盔。這兩點共享電單車短時間內都無法徹底解決,消費者也無法放心使用。

共享電單車的使用安全保障是其發展的掣肘,制約了行業大規模發展。在用户體驗上,一方面大量湧入的地方小生產企業不具備資質,提供的電單車且不説是否符合新國標,一些產品甚至無法保障消費者安全使用;另一方面由於沒有配套頭盔,加上騎行人普遍存在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同樣沒有有效的安全保障。

在產品設計方面,電單車也存在很多問題。夏季往往是安全事故高發期,近期電單車電池燃爆事故頻發。8月17日18時許,湖北武漢市洪山區先建村附近一處廠房突然起火,火勢迅速蔓延。據知情人介紹,起火地是一家共享電單車充電廠房,鐵皮廠房在經歷了大火後已經部分垮塌。目前,電單車充電倉庫安全管理水平和標準參差不齊,火災處置和逃生自救能力都是未知,一旦起火,蔓延速度快、財產損失大、社會影響大,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政策監管到安全保障的一系列問題,共享電單車大規模發展的願景只能是空中樓閣。

交管部門負責人表示,對於電單車騎行者載人載貨進而引發交通安全事故的現象要高度重視和治理。但是目前全國各地的法規要求和處罰標準有所不同,在具體執法過程中也存在違規量大、取證難、執法力量有限等問題。在加強管理、嚴格執法的同時,還需要電單車相關生產企業、平台運行企業和騎行者共同努力。

交通安全專家呼籲,一方面,電單車運營平台企業因其在社會的特殊屬性,在車型選擇上應嚴格按照新國標採用車型,儘量不要採用“小包車”車型,此外,通過AI等技術識別違規載人行為,對於違規行為及時預警干預等。譬如,針對電單車超載等現象,研發防載人技術,車輛在開鎖後,可依據重心智能識別載乘人數,一旦系統識別超載,車輛將無法啓動;另一方面,騎行人也應充分認識載人載貨的安全隱患,提高個人安全意識,遵守法律法規,安全用車,規範騎行從自身做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姜天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94 字。

轉載請註明: 聚焦安全隱患下的“小包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