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谷歌離職創業後,他總結了8個創業真相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科技

提起“企業家”三個字,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形象?你是否也有打造自己事業的想法?一年半前,作者從谷歌辭職,開始了自主創業的旅程。這18個月裏,他飽嘗創業的酸甜苦辣,發現現實與他想象的截然不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將為我們分享關於8個創業的真相,希望對即將創業或正在創業的你有幫助。

在外人看來,企業家的生活是非常理想的。然而自己開始自主創業後,才品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我從全職員工變成全職企業家已有一年半了。一年半以前,從谷歌辭職的我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我只知道心中有一個聲音在説“去拼一把,掌握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開始創業了。

在過去的18個月裏,我經歷了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經歷了失敗後的痛苦,以及找到人生方向的喜悦。通過回顧自己當企業家的這段時光,我發現我對自己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對商業世界也有了更充足的認識。

自主創業真的是一種奇妙的體驗,我相信每一個人這輩子至少應該創業一次,不管你具體做什麼,準備做多大規模。我相信在創業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心路歷程是企業家會共同經歷的。

我在這篇文章中就總結了關於企業家的8個真相。我寫這些更多的是為了總結自己這段時期的經歷,如果你也是一名正在創業的追夢者,希望你看到我的文章後可以受到鼓舞,繼續前進。

一、創業是一場沒有盡頭的個人發展之旅

在自主創業期間,一定會有一些時刻,作為企業家的你會覺得自己周圍的世界分崩離析。在這樣的時刻,你會想辦法鼓勵自己。你看着鏡子裏的自己,心中有一個聲音:“是時候我該改變自己了!”

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你必須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不斷自省,不斷進步。

有的時候,你最大的障礙是自己。你必須強迫自己變得更好。

舉幾個例子,你必須停止自我懷疑,為自己樹立信念。你必須克服非理性的恐懼,找到恐懼的源頭並解決它。你必須意識到自己的壞習慣並且想辦法改掉它們。你必須不斷告訴自己“我值得好的結果”,通過這樣的信念讓自己邁向成功。

所以我説,創業是一場沒有盡頭的個人發展之旅。18個月前的我和現在寫這篇文章的我絕不是同一個人了。我已經做出了顯而易見的改變。

我現在養成了更健康的日常習慣,我逼迫自己更加專注、更加敏鋭。

我還時不時問自己:“我到底想要什麼?”我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我以為自己想要什麼”和我“實際上想要什麼”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我並不在乎自己的公司有沒有創業投資,我真正想做的是建立一個有個人風格的公司,可以磨練併發揮我的技能,比如文章和講故事。

二、創業是一場孤獨的旅程

想到創業者的形象,你大概會想到一個西裝革履的成功人士,從辦公室裏俯視整座城市的景象,或者從一場會議趕到另一場會議,從一個報告聽到另一個報告。

事實上,創業者的真實形象與之差了十萬八千里。我來描述一下真正的創業者吧:他們可能坐在一個空空如也的房間裏,面對一個桌子,每天工作10到12小時。

他們可能連續兩年都要這樣工作。這時候他們可能會產生很消極的情緒:揮之不去的自我懷疑,徒增的財政壓力,對未來失敗的擔憂,以及自己還不夠努力的自我批評。而且這種消極情緒,並不是每天多工作幾個小時就能解決的。

所以説,創業是一場非常孤獨的旅程。

很多時候,我很懷念在大公司裏喝咖啡、和同事開開玩笑的生活,也很懷念大家在一起頭腦風暴的時刻,同事提出的富有創意的想法總能使我醍醐灌頂。

但是你知道嗎?創業最終讓我意識到應該相信自己,傾聽自己的直覺。現在我比以前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更加自信了。

我知道,這些品質將會伴隨我的一生。

三、創業意味着你必須有上進心

我們在簡歷或者動機信裏經常會寫到“我是一個熱情且有上進心的人”,但直到我成了企業家,我才知道什麼叫“上進心”。

在我還在谷歌工作的時候,我偶爾會偷偷懶。我知道即使沒有我,公司依舊會運轉得很好。有一次我的同事請了兩週的事假,他完全不會擔心自己的工作,因為他們小組的其他人會負責維護客户。

當員工意味着你不需要對公司的成功負責。但如果你在創業,你就對這個公司負有責任。

當員工意味着你不需要考慮財政問題、流量或銷量、公司戰略或產品。但如果你在創業,你就需要考慮這些。

在創業的前幾年,你要逼自己學會所有的技能,自己組成一個“樂隊”:你既要學會打鼓,還要當吉他手,以及主唱。

如果你想開展線上業務,你就要考慮開店數量,流量,產品創新以及數字市場競爭。

如果你想做新媒體,你就要練習寫作技巧,開發受眾,建立個人品牌以及學做推廣。

成為創業者意味着你不僅需要掌握具體的技能,還要學會綜合考慮問題。你要對一切負責,時刻準備着解決出現的新問題。僅僅精通某個領域遠遠不夠,你還需要統籌全局,樣樣都學一點。

你必須很有上進心。如果有一天天氣很糟糕,你窩在牀上不想起牀,那麼你必須靠上進心把自己從牀上拽起來,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四、創業意味着當你失敗時 自信會遭到打擊

在自主創業之前,我其實沒有真正體會過“失敗”。我開始意識到生活也有很多消極的部分,但通過反思,我仍舊學到了不少內容:

1、失敗會教你怎麼做是錯誤的。如果你嘗試了五次都失敗了,這不意味着你離成功更遠了。相反,這意味着你離成功更近了五步,因為在失敗之後,你已經排除五種策略。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 Marcus Aurelius )曾説過:“阻礙導致行動,那些阻礙我們的屏障,最終都變成了我們的路。”

2、失敗會教你下次如何改進。你已經通過失敗學會了不能做什麼,下一步就該問自己“為什麼”,通過已有的經驗,你可以改進自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教授蘭迪·波許(Randy Pausch)在《最後的演講》中寫道:“經驗就是我們求而不得時得到的東西。經驗也是最有價值的存在。”

3、失敗會讓你更有韌性。在失敗過一次後,你不得不逼自己重振旗鼓,因為你是一個領導者。當你從地上爬起來重新奔跑時,你會意識到自己比原來更加強大了。

如果我們把失敗看作是犯下的錯誤和學到的經驗的綜合,那麼我們也許就不會如此懼怕失敗了。

但你還要警醒自己:在第一次失敗之後,不要讓自己喪失勇氣。當我用業餘愛好者的思維去創業時,我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失敗。那時我對創業還抱有幻想,以為自己會一番風水,賺一筆熱錢。後來我被事實“教育”了一番,開始意識到創業是一個起伏不定的經歷,你的自信會不斷受到打擊,但你必須依靠一次又一次小小的成功來鼓舞自己。

允許自己休息一下,但不能停滯不前。

可以慶祝自己的成功,但需要不斷進取。

把營銷作者塞斯·高汀(Seth Godin)的話送給大家:“我失敗的次數比你多,所以我比你更有可能成功。”

五、創業意味着你不能只看結果 還要注重進程的細節

作家詹姆斯·克萊爾(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中寫到:“你的水平不由你設定的目標決定,而由你創造的系統決定。”

在這裏,系統指的是“穩定、可靠、每天都會執行的習慣和進程”。為了能創造出良性循環的系統,你必須增加一些獎勵機制,讓自己每天都能被小小地鼓勵,然後更投入地工作。

不要被宏大的目標迷住了雙眼,這這是寫在紙上、尚未實現的一個願望。你需要為實現目標的進程增添細節。不要總是擔憂工作有沒有一個好的結果,如果你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系統,目標遲早會實現的。

學會把重點放在進程上,關注細節,關注每天的工作,把好習慣持之以恆。當你的系統出現了問題,學會及時調整,把它引向正確的方向。

對於創業來説,成功並不意味着完成了一個宏大的目標,而是自己在創業的過程中建成了什麼。梵高説過:“偉大的事都是由小事積累起來的”,這一點放在創業上也一樣説得通。

六、創業意味着你必須付出

想要有收穫,必須先付出。對於創業者來説,這種付出可能是精力、時間和金錢。從零開始的創業甚至需要付出更多。

你需要給自己打一個預防針:這些付出是必須的,是不可避免的。

這就是成為企業家的代價。你可能現在有一個全職工作,你願意為了創業夢放棄朝九晚五的時間表、週末、社交生活和年假嗎?你願意為了創業夢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嗎?你願意為了創業夢揹負債務嗎?

創業者的生活模式是員工難以想象的。你需要做更多的犧牲,承擔更多的工作和壓力,甚至會因此改變你最在乎的人際關係。

每一位想創業的人都需要問自己這些問題:

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我願意在創業這條路上走多遠?

我願意為創業犧牲多少?

在創業之前,你必須衡量付出的代價。

七、創業會讓你發現自己“一無所知”

我之前可能太過自信了,以為自己瞭解創業——不就是發現問題、做出一款產品解決這個問題、然後投放到市場上嗎?不就是做點廣告、製造話題、然後把品牌推廣出去嗎?

後來我才知道自己錯的離譜。我讀了孔子的一句話覺得很有啓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成為企業家之後,我才開始承認自己對這麼多事情都一竅不通。

創業讓我睜開眼睛看到現實,看到差距,讓我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還需要學習。創業也讓我變得更加謙虛,對自己的進步保持敏感。

2005年,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提到“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對知識保持渴求,知道自己永遠需要學習。這就是為什麼成為企業家的我,如今又乖乖當起了生活的“學生”。

八、如果目的不單純 創業最終一定會失敗

創業開始讓我明白,世界上所有偉大的人物都具有這三種品質:無與倫比的自我信念,對長期承諾的信守以及為了雄心壯志自我犧牲的精神。儘管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也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所有的成功都有這樣的共性:你做這些事是為了自己。

不是為了其他人,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趕熱度,你做這樣的事是為了你自己。

只有這樣的觀念才能支撐你走向成功。

為什麼?如果你創業是為了其他人,你的潛意識裏就把自己的價值依賴於其他人。如果你只是想為了賺錢,你就會在一次經濟損失中一蹶不振。如果你只是為了趕熱度,那麼熱度結束後你就會失去動力。

但是如果你是為了自己(包括挑戰自己)才去創業,那麼你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而且不會把時間花在和其他人比較上面。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威克(Carol Dweck)説過:“找到能讓自己成長的熱情並堅持下去,哪怕這條路並不順利,這是培養好心態的最佳途徑。”

所以我在這裏建議所有的準創業者:

找到你真正的激情所在。

找到你真正的興趣所在。

當你發自內心地想要做成一件事,你就會逐漸成為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整個努力的過程也充滿享受。

然後,圍繞着這個興趣點,開始創建自己的事業。這是唯一一個保證你在未來5到10年裏願意為之付出的工作,同時你(也許)會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成為人人欽佩的企業家。

文章來源:Medium

原文標題:“8 Things No One Tells You About Being an Entrepreneur”。

譯者:Michiko

創業之路是艱辛而曲折的,有很多人滿懷激情投入到浩浩蕩蕩的創業大軍中,然而在真正面對冷酷無情的商業競爭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控制市場,成為真正的創業英雄?

而對於身在校園裏極缺社會經驗的莘莘學子來説,創業更是難上加難。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

準備創業或是已經在創業的你,是個技術控嗎?你在堅持着一定要把產品做完美了才推出嗎?今天要告訴你,你犯了和微軟和羅永浩一樣的錯誤,這個時代一切都變了,你的創業思維也應該跟着轉變。那怎麼轉呢?

掃描下面二維碼下載佈道官APP,搜索“創業”兩字,獲取創業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