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顛覆短視頻,只能靠長度?

想要顛覆短視頻,只能靠長度?

編者按:本文為專欄作者錦鯉財經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在知乎上,有一個存續了很久的問題:你為什麼卸載今日頭條和抖音?其中點贊量高達12.7萬的答案説道,“抖音在碎片時間給了我們短暫的快感,但是會讓我們的目的時間更加艱難。抖音偷走了我們珍貴的碎片時間,並搶走了我們大量的目的時間。所以,我卸載了。”

短視頻行業正在越過增長極限點,進入存量時代,QuestMoblie數據顯示,到2020年6月,我國短視頻行業月活躍用户數達到8.52億,滲透率達到73.9%。然而,短視頻刷的越多,用户的空虛感越重,有網友表示,當我自己很難在上面再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的時候,就決定要卸載了”。

當然,大量的深度用户還沉迷於短視頻而不自知,某種程度上講,在出現下一個令人上癮的全民爆款之前,短視頻依然是他們獲取內容的主流形式。

不過削弱短視頻的影響力難道只有這一個辦法嗎?答案未必如此。

短視頻困於“流量王座”

2020年,當網民的月活增速連續十多個月壓低至2%以下,6月份,短視頻卻以人均單日110分鐘的使用時長超越了即時通訊,並且在用户規模上直逼即時通訊。

短視頻正在成為互聯網最大的流量池,可是這一內容形式本身的侷限性也讓其困在流量的王座。

起初短視頻崛起,一面因為短小精悍、內容豐富而迎合了當前碎片化內容的時代,一面則是記錄美好生活的理念也似乎戳中了眾多網友的情感需求。但是,隨着全民進入短視頻時代,大量創作者湧入其中,在算法的引導下,用户沉迷於刷抖音、快手時的快感,卻也普遍感知到內容的後退和乏味。

一位90後的網友表示,“刷來刷去都是那些視頻,內容同質化有些讓人冒火,一個套路被人玩得都不好玩了”。

從一個短視頻內容創作者的角度看,這歸根於唯流量論。去年5月,一篇名為《拍抖音反轉神劇5個月,我們最終成了炮灰》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作者講述了他和同事們在抖音拍攝短劇的創業歷程。

在公司沒破產前,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打開抖音反轉劇的大號,逐個扒劇本。他看到其中一個賬號擁有680萬粉絲,內容不外乎是“清潔工阿姨秒變集團董事長”、“總裁送外賣被不知情的下屬侮辱”、“富家千金假裝窮人試探男友”,設置的反轉也千篇一律。可就是這種沒營養的模版,依舊有幾十個、上百個號在跟風翻拍。

短視頻內容的同質化,導致抖音、快手完全淪為了“kill time”的利器,相對地,也忽視了用户獲取短視頻有效信息時“save time”的需求。

比如問題解答,當你想知道新冠疫情及疫苗研發的相關知識時,短視頻一兩分鐘根本説不清楚,當你想知道如何在抖音上直播帶貨時,你則會刷到一堆打着“直播帶貨營銷”、“專業短視頻代運營”旗號的抖音培訓廣告。

這其實也是短視頻內容形式的最大侷限性。抖音和快手承擔了大部分着重視覺和感官刺激的淺內容,而更有價值的那部分內容,短視頻那一兩分鐘是很難承載的。儘管這些問題並不是短視頻的致命硬傷,卻牢牢被鎖死了短視頻的價值發展空間。一旦更多的用户從沉迷中覺醒,追求更有效的信息獲取,短視頻未必不會被拋棄。

短視頻太短,長視頻太長?

如果説內容視頻化真的是內容產業的大勢所趨,那從圖文時代過渡到視頻時代,受到激發而繁榮起來的不應該只包括消磨時間的泛娛樂化內容。一方面,用户對有效信息的追求與日俱增,而另一方面,視頻的形式也恰好可以降低專業內容的受眾門檻,這同樣是一場不輸於短視頻崛起的變革。

但具體採用什麼形式轉化圖文、在哪個平台更合適,這是所有內容創業者該思考的。疫情過後,我們看到,高冷的金融機構們紛紛開啓了直播首秀,大批KOL在視頻號分享財經科技知識,甚至抖音還推出了“學浪計劃”,增添嚴肅教育內容。

抖音扶持嚴肅內容,其實是為字節跳動跨界進入教育領域試水,不過即使其真心想做,泛知識類內容在抖音的邊緣化,也直接印證了短視頻註定無法擺脱殺時間工具的枷鎖,因為短視頻時長過短,所能承載的信息量非常有限。

與之相反,長視頻則太過冗長,且不説多少信息量的圖文內容才能轉化為長達20-30分鐘的視頻長度,只從長視頻的運作成本上,就直接砍掉了大部分內容創作者。

這也是為什麼中視頻開始進入各大內容平台視野的原因,內容創作者完全可以在3-15分鐘的時間內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提供充分的知識信息。

只是,一個現實的困難在於似乎沒有一個平台天然適合做中視頻。抖音、快手可以放寬視頻的時間限制,可用户早就習慣了碎片化內容的獲取形式,B站、小紅書等平台的主流內容風格,看似又與財經、金融、科技等嚴肅的內容輸出格格不入。

相比較而言,雖然微信公眾號和知乎是圖文時代的產物,用户看圖文比看視頻更習慣,可是基於對深度內容的共同追求,這種用户習慣並不是不可跨越的。微信張小龍在今年演講中提到的,視頻化表達有望成為下一個十年的主要方式,時代在向視頻化表達發展。

近來,我們看到不少知乎頭部答主如張佳瑋、李雷、錢程、喪心病狂劉老濕等人,開始在知乎創作中視頻。

知乎公佈的一個數據是,平台每日視頻播放量達億級,幾乎一半用户在知乎瀏覽視頻內容。知乎嘗試把視頻上升到和圖文同等的地位,以此推動圖文和視頻在知乎生態中互補。去年十月,知乎「海鹽計劃」上線後,視頻內容量和活躍視頻答主增長近3 倍。知乎每天上傳視頻中,80%以上為 1 分鐘以上的中視頻。

“三把槍”正在悄悄瞄準短視頻

中視頻能夠承載更豐富的內容,也讓創作者能夠比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相較於追求感官持續刺激的短視頻,中視頻更容易形成粉絲黏性和創作者 IP。

進而,由於時長和粉絲黏性的共同作用,帶來了更充裕的廣告內容位以及更高的用户容忍度,這使得中視頻可以更方便地依靠植入廣告、甚至是為品牌方定製視頻等方式進行商業變現,這和短視頻平台依靠流量廣告、直播打賞、直播帶貨的變現方式形成了區分。

所以,我們看到對中視頻“虎視眈眈”的不只是微信視頻號和知乎。

去年年初,一大批財經、科技、科普類up主在B站快速崛起並破圈,直接打破了外界對B站不適合做嚴肅內容的認知。緊隨其後,西瓜視頻和B站互相高價挖掘UP主,將中視頻領域的競爭推向了白熱化。

西瓜視頻依託的是字節體系,其優勢在於算法和頭條、抖音的內容。通過字節系產品為西瓜視頻導流和技術支撐,西瓜可以快速地起量,這也是字節被稱為APP工廠後,其多個新產品的共同特點。

B站則是二次元內容起家,包括二次元類的遊戲作為B站重要的收入來源。B站的擴展路線也是延續了內容品類擴張。即通過從二次元到生活、知識等多個內容區的上線,來擴大內容受眾。

B站和西瓜視頻在中視頻領域的路線,都是先做用户,再補內容。

當西瓜視頻和B站在瘋狂挖角的時候,知乎的視頻化動作似乎相對安靜。有網友認為知乎進入內容視頻化競爭的時機已經比西瓜視頻和B站晚了很多,其實不然。縱觀整個視頻領域,無論是短視頻還是長視頻,市場格局的變化一直存在,優酷、土豆生死相搏,到現在反而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後來者居上,秒拍、美拍風行一時,不聲不響的抖音卻成了最後的贏家。

尤其是上文提到的一點,B站和西瓜都是先做用户,再補內容。西瓜視頻和B站爭奪的頭部UP主中,大多是在知乎實現的原始粉絲積累,他們輸出內容的源頭在知乎。當巫師財經等不少UP主被扒抄襲或洗稿,B站們在專業內容積累上的不足也由此暴露,為平台埋下了雷。

所以,相比於時機,在視頻創作上,知乎天然的優勢不可忽視。

西瓜視頻或B站都面臨着擴圈過程中快速湧入的用户,可平台簽約的創作者及其原創內容生產速度,跟不上用户需求。而知乎的內容視頻化本身就是從圖文轉化為視頻,這比純原創視頻節省了一個步驟,圖文內容源源不斷,視頻製作的專業能力則可以從後天補上來。

對於中長視頻的市場爭奪,B站通過破圈營銷,快速掀起了用户對知識類視頻的追捧熱潮,其目前已經跨越了泛娛樂內容到嚴肅內容的界限,並聚集起眾多頭部視頻作者。西瓜視頻還是走的字節跳動的老路子,頭條和抖音會為其提供龐大的流量,並在算法上更精準觸達用户。

知乎的內容視頻化則是最貼合用户對優質內容的需求,只要在內容生態中圖文和視頻能夠實現互補,知乎的視頻化其實就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可以預見,目前B站、西瓜視頻、知乎隱隱形成的中視頻“頭部三玩家”的格局,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而更長遠看,短視頻或許不會被取代,但中長視頻的時代正在到來。而現在,硝煙的味道才剛剛將戰事拉開序幕。

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歪道道(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81 字。

轉載請註明: 想要顛覆短視頻,只能靠長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