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侵權APP,讓用户安心享受“一部手機通天下”
【社評】整治侵權APP,讓用户安心享受“一部手機通天下”
移動互聯網時代,APP作為網絡社會的新寵,有着很高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某種意義上看,切實維護APP用户合法權益,是維護網絡安全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廣大用户營造安全、健康、乾淨的網絡環境的題中應有之義。
據3月17日《工人日報》報道,幾天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網站督促136款APP儘快整改,同時公佈了所涉企業名單。工信部在公告中強調,如果這些APP在3月17日前無法完成整改落實,將會受到下架、罰款等處罰。
被責令整改的企業中,不乏公眾熟知且使用頻率很高的網購、出行等生活服務類APP,所涉及的問題集中在違規收集用户個人信息,違規強制索取麥克風、通訊錄、相冊等與該軟件使用無關的權限,以及欺騙誤導用户下載APP等方面。“一個外賣軟件要我前置攝像頭限權幹嘛?”“一個做菜軟件為啥要讀取我的相冊、通訊錄、地理位置之類?”網友的吐槽反映出,某些本可以為生活舒適和便利加分的APP,成為了威脅用户個人信息安全甚至用户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隱患。
數據顯示,我國境內APP上架總量超過350萬款,數量龐大、迭代頻繁、違規成本低,這給APP行業監管帶來巨大挑戰。事實上,自2019年11月起,工信部就開展了APP侵害用户權益專項整治工作,至今已對73萬款APP進行了技術檢測,責令3000多家企業整改,對179家拒不整改的APP進行下架處理。
逐個點名通報、詳細列出問題、嚴格限期整改……從最初重點圍繞一些APP違規收集、使用用户個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户權限、為用户賬號註銷設置障礙等方面的問題,到後期整治觸角延伸到SDR(軟件工具開發包)違規侵權、APP欺騙誤導用户、應用分發平台責任落實不到位等現象,持續一年多的專項整治工作在深度和力度上不斷推進和提升,廣大用户常用APP遇到的典型侵權問題明顯減少,運營者保護用户權益的意識也不同程度有所提高。
近年來,在安全生產、生態環保、創建文明城市等領域,各類專項整治工作不斷推進,不少整治行動收到了良好成效,同時也不乏一些整治行動陷入“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怪圈。從此番APP侵害用户權益專項整治工作,可以總結出一些值得借鑑的經驗。
比如,技術賦能,讓治理事半功倍。相關部門上線“全國APP技術檢測平台”,對APP進行規模化檢測和跟蹤預警,以迅速找到存在問題的APP,為高效監管提供了技術支撐;建章立制,標準先行。有關部門推動出台了《APP用户權益保護測評規範》《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最小必要評估規範》等27項團體標準,國家層面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也正在起草中;持續發力,咬定問題不放。此番整治工作沒設結束時點,且酌情延長整治時間,針對頭部企業僥倖心理及技術對抗等,引導企業向社會公開承諾履約等。
移動互聯網時代,APP作為網絡社會的新寵,有着很高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某種意義上看,切實維護APP用户合法權益,是維護網絡安全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廣大用户營造安全、健康、乾淨的網絡環境的題中應有之義。
類似專項整治行動,意義遠不止於殺雞儆猴,更是要探索建立系統化、全鏈條、常態化的治理模式。在社會治理過程中,還有不少難啃的“硬骨頭”。如何充分發揮專項整治的先鋒作用,在收穫立竿見影成效的同時,蹚出一條相對成熟的路徑,為日後治理提供可行經驗,值得相關方面認真思考。
韓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