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降低電腦性能的終極原因,竟是這幾塊錢的小部件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科技

一般來説,所有電腦,隨着工齡增加,工作效率也會越來越低。

而我們往往以為,導致性能下降的原因,不外乎三點:

吃撐了(磁盤裝太滿);年紀大了(硬件老化);被投毒了(軟件越來越吃性能)。

但是真正影響性能的因素,卻往往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工作温度。

現代 CPU 通常能通過各種技術,調整工作頻率,控制性能表現,例如 Intel 的睿頻加速(或 AMD 的睿頻核心)技術。

根據 Intel® 睿頻加速技術 2.0 的概述,影響 CPU 性能表現的主要因素有 5 點。

1.工作負載類型

2.活躍內核的數量

3.預估的電流消耗

4.預估的功耗

5.處理器温度

其中影響性能最明顯,也是我們用户能夠主動控制的,就是第 5 點,處理器温度。

CPU 工作時必然會釋放熱量。

根據 Intel CPU 產品規格頁面顯示,似乎所有 CPU 的最高工作温度都是 100℃。

在 CPU 處於極度憤怒狀態時,温度甚至可以超過 100℃,直接把牛排煎熟。

就像 Intel 在睿頻加速技術 2.0 告訴我們的,通常我們也都認為,當 CPU 的温度過高時,它會自動降頻,愛護自己。

但經過小淙的實機測試發現,現在的 CPU 在高温中,似乎也不會主動降頻,甚至當温度達到 100℃,也不會立刻降頻。

從上圖分鐘可以看到,當 CPU 達到 100℃ 時,頻率並沒有立刻下降。

當高温持續約 30 分鐘後,CPU 才開始逐漸降低頻率。

這個結果在 Linpack 的性能基準測試中也是一樣。

這個結果讓小淙很是驚訝,看來現代 CPU 已經耐用性已經非常誇張。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讓 CPU持續在高温中工作。

正所謂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

偶爾突破極限沒有太大問題,但如果 CPU 長期被壓榨於高温中,它的身體遲早會吃不消,不光整體性能會逐漸降低,陽壽也會減少。

一般來説,CPU 應該在70℃-85℃這個區間工作,可以獲得最大的性能,又不至於榨乾 CPU。

85℃-99℃ 也在 CPU 的設計工作範圍內,但時間長了會逐漸影響性能表現和壽命。

這也是為什麼時間久了,我們會感覺電腦變慢的主要原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長期關注 CPU 的工作温度。

通常在電腦職業生涯的初期,它的散熱表現都是不錯的,温度一般能夠控制在80℃ 以下。

但隨着時間推移,電腦的散熱系統表現會越來越差,平均工作温度也會慢慢上漲。

如果不是特別無聊的人 深愛 CPU 的人,很難會發現這個問題。

散熱性能降低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散熱硬件效能降低,例如風扇上和冷管上佈滿灰塵,影響風扇運轉。

還有就是導熱硅脂/zhī/ 幹化。

導熱硅脂是介於 CPU/GPU 與散熱器中間的一層,牙膏狀物質,通常為灰色或白色(顏色與性能無關)。

導熱硅脂由很多成分組成,常見的有鋁、銅、氧化鋅等,更凡爾賽一點甚至會用上銀、金甚至鑽石。

之所以選擇這些成分,並不是為了裝逼,而是為了提升硅脂的「導熱性」,這也是導熱硅脂存在的根本原因。

如果把 CPU 拆開,會發現發熱的芯片其實只佔封裝的一小部分,煎牛排的高温都來自這塊區域。

而散熱區的工作,就是將芯片的熱量,分散到更大的區域,從而加大與散熱器的接觸面積,加速冷卻。

肉眼看上去的 CPU 和散熱器的表面光滑平整,但實際上非常粗糙。

如果直接將散熱器壓到CPU上,結果就是接觸面積很小,空氣填滿間隙。

要知道,靜止的空氣是最好的「保暖」物質。

更厲害的是,CPU 表面和散熱器表面,甚至不是水平的。

一般來説 AMD CPU  的中間略微突出一些,而 Intel 中間則略微凹陷。

為了節目效果,圖片略有誇張

如果不塗硅脂,散熱器根本無法與 CPU 有效接觸,成了裝飾。

硅脂可以有效填補 CPU 與散熱器縫隙,讓它們的交合更加徹底。

江湖上流傳着很多塗抹硅脂的技法,具體使用哪種方法,主要看硅脂的流動性。

但首要原則是「夠用就好」。

一般來説,單獨購買的硅脂一次是用不完的,所以有些朋友秉着勤儉節約的態度,將盡可能多的硅脂塗抹到 CPU 上,這樣反而會增大 CPU 的散熱壓力。

因為硅脂導熱性再好,也遠不如金屬好。

塗抹硅脂最好的狀態是隻填補縫隙,讓金屬與金屬直接接觸,但這很難操作,硅脂太少就會殘留空氣,影響散熱。

所以我們一般在保證均勻、無氣泡、無雜質的前提下,硅脂越薄越好。

還有一點是,硅脂不能溢出,因為硅脂或多或少具有導電性,如果硅脂滴落到主板上,可能會讓主板短路報廢。

高流動性的硅脂,推薦使用刷子塗抹,比較好操作,均勻薄塗到 CPU 表面即可。

中等和低流動性的硅脂,推薦先滴一小點在 CPU 中心,然後用乾淨的保鮮膜包裹手指,給它搓勻。

不推薦使用卡片塗抹,難度係數太高,不容易薄塗,為了塗均勻往往需要使用過多的硅脂。

也有朋友會直接滴一點在 CPU 中心,然後用散熱器將其壓勻。

但是參考上一張圖我們會發現,CPU 的發熱中心其實是一個長方形,所以更推薦將硅脂擠成長條,而不是一坨。

用散熱器壓勻硅脂沒什麼問題,不過考慮到上面説的,Intel CPU 因為中間略微凹陷,可能需要多一點硅脂,太少的話無法覆蓋發熱區域。

塗硅脂其實只要覆蓋發熱區域即可,邊緣部分對散熱沒有什麼幫助。

另外注意,現在買 CPU 送的散熱器,一般底部已經準備了硅脂,直接蓋上去就好。,免去用户手動塗抹的麻煩。

如果使用自帶散熱器,就不用再單獨塗硅脂了,適得其反。

最後,導熱硅脂在電腦的整個生命週期中,是否需要更換,一直有比較大的爭議。

小淙自己多次嘗試發現,更換導熱硅脂對 CPU 降温的幫助非常明顯。

這可能是最便宜,也最易操作的控温方法。

隨着電腦的使用,3-5年左右硅脂就會發幹,散熱效果必然會降低。

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更換硅脂,如果你的電腦只是做簡單辦公、學習,基本不會全速運轉。對散熱的需求就沒有那麼高,硅脂乾的速度也會很慢,電腦整個生命週期都不需要換硅脂。

但如果你的電腦用來玩大型遊戲、視頻編輯等高強度工作,那麼兩三年換一次硅脂收效還是挺明顯的。

既然已經打算換硅脂了,就儘量選擇好一點的,對得起這趟折騰

購買硅脂,至少選擇導熱係數在 5.0w/m•K以上的。

不過導熱硅脂市場比較亂,導熱係數虛標嚴重,而且越小的廠膽越肥。

因為本文非常良心,不包含任何廣告(沒人投廣告),所以這裏就不推薦具體品牌和型號了。

大家儘量選擇大廠產品,價格在 15-30 塊錢左右即可。

另外,監控硬件温度,也請選擇靠譜的軟件,例如 Intel 官方的 Intel Power Gadget ,AMD 官方的 AMD Ryzen Master。還有第三方的 AIDA64。

如果本文對你有用,幫忙點個在贊、在看、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