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見習記者 楊程凱
“隨着經濟方式從產品經濟向體驗經濟的轉變,旅遊發展方式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特別是隨着新基建的國家投入,從傳統觀光經濟轉向體驗經濟,從傳統旅遊轉向智慧旅遊。”1月16日,第二屆中國文化經濟學術論壇暨文化和旅遊企業品牌年會在京舉行,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秘書長劉兵談及了“新基建”戰略下的“智慧文旅”發展新趨勢。
他認為,隨着物聯網、互聯網等新基建的發展,特別是5G的發展,到2030年有個初步估計,將直接帶動產出達6.3萬億,“新基建未來投資將推動全鏈條發展。”而隨着新基建發展,從消費互聯網到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產業數字化和生活數字化、社會治理數字化,越來越多層級將出現,在製造業、農業、城市交通、電網包括智慧文旅將全面提升未來整個產業發展。
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秘書長劉兵。主辦方供圖
“文旅進入剛需時代,無論線上消費,還是線下消費,線上線下出來了一大批文化旅遊相關的新業態。”他認為,全球已進入以文化為核心的體驗經濟時代,體驗經濟就是感官體驗和思維認同,通過思維認同來抓取新的消費行為和新的業態。
隨着經濟方式從產品經濟向體驗經濟轉變,旅遊發展方式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特別是隨着新基建的投入,從傳統觀光經濟轉向體驗經濟,從傳統旅遊轉向智慧旅遊。
他指出,智慧文旅的內涵是以特色文化為內在驅動力,以現代科技為主要手段,通過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文化+旅遊+科技融合,圍繞旅遊全鏈條進行提升和應用的新業態。
“核心是觀光經濟往體驗經濟轉型過程當中創新驅動,場景驅動變成核心驅動力,智慧文旅變成未來跨時空、跨地域、跨領域、低成本、平台化、數字化的,無論用户、市場,還是產品和政府,建立全新的生態。”
劉兵強調,場景創新,文化IP開發將成為文旅產業核心價值,沉浸式產業發展將成為文旅產業核心競爭力,特別是以展演融合的新業態推動未來產業集羣,將成為未來產業集羣發展非常重要的方向。
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劉兵提到,因為有了雲上的各種大數據支持、5G支持以及AR、VR支持,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通過這種交互將獲得比傳統旅遊方式更多的深層體驗,未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的方式,將會成為主流趨勢。
關於大數據發展可能帶來的信息安全問題,他表示,這是全球面臨的問題。國家在推動大數據戰略的同時,圍繞信息安全、個人隱私保護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技術方面的手段。
第二屆中國文化經濟學術論壇暨文化和旅遊企業品牌年會,由中國人民大學指導,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文化品牌評測技術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旨在推動中國文化經濟問題的研究和交流,促進文化和旅遊企業文化品牌建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