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離開銀河系,怎麼知道銀河系的形狀看完之後恍然大悟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科技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引言

哈嘍夥伴們,時隔多日,我們的科學有道理欄目又回來了!在以往的幾期節目中,我們介紹了科學家研究宇宙的方法,還講了不離開地球就判斷地球是球形的方法。

(圖片説明:橫亙於夜空中的銀河系,它到底是什麼形狀的呢?)

其實類似的問題不止這一個,早在近900年前,宋朝文學大師蘇東坡就説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之所以很難理解所處的環境究竟是什麼樣的,是因為我們沒有跳出環境,以客觀的視角來看,最終難免盲人摸象,這也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同樣的,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銀河系,又怎麼知道銀河系是漩渦狀的呢?

今天,咱們就來討論討論這個話題。

古人的浪漫猜想

(圖片説明:古人用神話來描述無法解釋的現象)

實際上,關於銀河系的形狀,説起來還蠻有意思的,因為我們要從神話説起。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人認為夜空中那一條明亮的銀河是神界的天河,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希臘人更加浪漫,認為那是一條流淌着牛奶的路,所以稱之為Milky Way。

這,就是人類對於銀河形狀的最初認識。

(圖片説明:哥白尼)

到了16世紀,有一個人橫空出世,他就是哥白尼。他發現,天上的星星並不是全都繞地球公轉的,並由此提出了日心説。雖然日心説只有一部分是正確的,但現代天文學由此建立,人們也不再僅僅通過神話和宗教來解釋星空。當日心説逐漸被人們接受時,銀河系的概念也發生了改變。

但是,人們仍然沒有真正認識銀河系,他們相信,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而銀河系形狀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

銀河系地圖繪製的初嘗試

(圖片説明:壯美的銀河拱門)

18世紀末,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也就是發現天王星的那位)通過對星空的觀測,嘗試對銀河系的形狀進行描繪。他將望遠鏡對準了夜空中不同的方向,觀測天體的數量,默認天體多的位置本就有更高的天體密度,據此來繪製銀河系的形狀。

顯然,由於當時觀測技術有限、恆星距離測量的方法也並沒有被系統地建立起來,所以赫歇爾畫出來的銀河系形狀非常詭異。1785年,他在英國皇家學會的《哲學交易》上發表了自己繪製的銀河系形狀,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圖片説明:赫歇爾繪製的銀河系形狀圖)

看得出來,這根本就看不出來是銀河系……

赫歇爾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當時的技術非常有限。而且,人類對於宇宙和銀河系的認知還不完整。所以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噴他,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嘗試系統地描述銀河系的形狀,而且雖然當時的科技水平有限,但赫歇爾的方法是在今天指導我們描繪銀河系的重要依據。

直到20世紀20年代,又一位顛覆人類對宇宙認知的人出現了,他就是埃德温·哈勃。

(圖片説明:里程碑式天文學家埃德温·哈勃)

星系天文學的建立

在那個時候,天文學界已經針對銀河系是不是整個宇宙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而哈勃正式結束了這場爭辯。他利用紅移的方法測定了仙女座大星系和M33星系的距離,發現這兩個數字遠遠超過了銀河系的半徑,這意味着它們不可能位於銀河系內部。也就是説,在宇宙中,銀河系只是無數星系中普通的一個而已。

(圖片説明: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就是根據哈勃命名的)

哥白尼建立了現代天文學,哈勃建立了星系天文學,他們都是人類天文學史上的里程碑。因此,NASA才將最著名的太空望遠鏡命名為哈勃太空望遠鏡。

不僅如此,哈勃還對這些河外星系進行了更加廣泛的觀測。他發現,很多星系的形狀都是比較相似的,有的是漩渦狀,有的是橢圓狀,還有一些是比較混亂的形狀。由此,他建立了至今仍被使用的對於星系的哈勃分類法,將星系分類為漩渦星系、橢圓星系和不規則星系。

這就為我們推測銀河系形狀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借鑑。

(圖片説明:哈勃星系分類法)

在沒有鏡子的時代,一個人看着自己所有的家人,也能知道自己的眼睛上有眉毛,眉毛上有額頭。同樣的道理,我們有理由相信,銀河系正是屬於這3種星系形狀中的一個。所以,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們到底屬於哪一種呢?

這就需要天文學家給銀河系繪製地圖了。

現代銀河系地圖

如果簡單一點説,這就有點類似於古代人畫地圖一樣,把各個標誌性的位置標註出來,記錄其方向和距離,最終繪製成一張完整的地圖。只不過,在推測銀河系形狀的時候,我們要做一個三維的地圖。

説起來,這個方法和赫歇爾當初的方法也沒什麼區別。但是由於我們有了其他星系的形狀做借鑑,又有了更加科學的計算天體距離的方法,所以這樣繪製的銀河系就相對精確得多了。

關於如何測量天體距離的方法,我們在以往的科學有道理欄目中已經介紹過了,在此就不贅述了。總之,通過這樣的方式,天文學家們繪製出了這樣的銀河系形狀——

科學家指出:銀河系的形狀屬於哈勃分類法裏的漩渦星系,呈扁平狀,中間略鼓,形似荷包蛋。

(圖片説明:銀河系的旋臂,可以看出我們的太陽系僅僅位於一條支臂上)

它有4條主旋臂,大部分天體都集中在這些旋臂上。我們太陽系並沒有位於主旋臂上,而是在一條支臂上。這條支臂叫做獵户座旋臂,也叫本地臂(Local Arm),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5萬光年。它的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質量約為太陽的400萬倍。整個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是10萬光年,包含着2000-4000億顆恆星。

這就是我們第一次通過比較系統的方法認識了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也解答了人類幾千年來的疑問。可是,這就是最後的答案嗎?

(圖片説明:藝術家繪製的從北天極俯視銀河系的形狀)

銀河系的新認識

更大的尺寸

實際上,人類對於銀河系的認知,仍然還在不斷修正的過程中。隨着我們對宇宙觀測的越來越深入,科學家認識到的銀河系邊緣也越來越遠。

(圖片説明:郭守敬望遠鏡)

2008年,我國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竣工,開始了歷時十年的巡天觀測。結果發現:在原本以為是銀河系邊緣的位置,它並沒有像預想中那樣發現恆星數量的減少。至少在6.2萬光年以外,還有新的恆星在不斷誕生。

除此之外,國外科學家也有了類似的發現,這些發現都暗示我們:銀河系遠比想象中更大。目前來説,我們認為銀河系的直徑至少有15萬光年,甚至可能達到20萬光年,比幾十年前的認知要大了一倍。

費米氣泡

2003年,美國天體物理學家道格拉斯·芬克拜納正在利用望遠鏡觀測宇宙時,發現經常有一些干擾信號影響他的觀測。他按照正常的流程調整望遠鏡,試圖去除掉這些噪音,卻發現始終無法有效地排除這些干擾。

直到2009年,當天文學家利用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進行觀測的時候,才在伽馬射線範圍內觀測到了這個信號的邊界。最終他們確定,這個信號來自於銀河系核心,其兩側分別有一個延伸了2.5萬光年的巨大氣泡形結構,並且命名為費米氣泡。由於它發出的信號不是在可見光範圍內,所以始終沒有被我們發現。

彎曲的銀河

即使是在可見光範圍內,銀河系的形狀也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當天文學家統計已發現的銀河系天體,並且對其距離、方向進行判斷的時候,發現銀河系天體並不是高度集中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呈現出彎曲的形狀。在距離銀河系中心比較近的位置上,我們觀測不到這樣的變化,但是在銀河系邊緣,這種彎曲就相當明顯了。大約在距離中心6萬光年的位置上,恆星偏離銀道面達4500光年。

據此,科學家繪製出了新的銀河系側面圖。看得出來,這樣的銀河系像是一個吧椅座位的形狀,非常有趣。

(圖片説明:我個人根據網絡圖片通過PS合成的銀河系新形狀)

最完整的銀河系地圖

當然,如果你非要説科學家只是猜的,我也沒有什麼辦法反駁你。只能説,科學家猜測的科學性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因此這個猜測基本上不太可能是假的。

另一方面,從科學的嚴謹性角度來説,繼續驗證這些猜測,不斷完善我們建立的銀河系模型,也是科學家們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標。為此,他們發射了一個又一個的探測器,不斷豐富我們對銀河系的認知,嘗試構建更加精確的銀河系形狀和更加完整的銀河系地圖。

(圖片説明:蓋亞衞星)

2013年12月19日,歐洲航天局的蓋亞衞星帶着它的使命發射升空。它的目標,是對銀河系內數以十億計的恆星進行觀測。它的觀測內容不僅僅是這些恆星的方位和距離,還有它們的運動模式。也就是説,它不僅僅可以幫助我們繪製現在眼中能看到的銀河系形狀,還會告訴我們它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雖然不太準確,但是從某個角度來説,它也引入了時間這個維度,為我們繪製了一幅4D的銀河系形狀。

當然了,你可能已經發現了,蓋亞衞星觀測到的恆星數量只有十幾億顆,而銀河系內的恆星數量很可能有2000億到4000億顆。也就是説,儘管它已經如此強大,卻只觀測了不到1%的銀河系。

因此,我們對於自己的銀河系,的確還只有非常有限的瞭解。隨着我們的科技不斷髮展,觀測能力的不斷提升,銀河系的形狀也將越來越清晰、完整、準確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人類對銀河系的認識史,也代表着人類天文觀測的發展史。從天河到星系,我們已經大大地改變了對銀河的認知。誰知道呢,沒準未來的某一天,我們還要以更加無法想象的方式,重新認識這個星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