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近日,網絡流傳了一封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研究員的舉報信,引起同行熱議。
舉報人為國際知名的華人生物學家、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細胞和分子醫學系教授付向東,被舉報對象是國內基因編輯領域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學者、中科院神經所80後研究員楊輝。
這封舉報信稱,付向東教授6月25日發表在Nature封面論文中的思路,在2年前去中科院神經所作報告時被楊輝聽取,後者用不同的方法重做了一遍,並搶先於4月30日在Cell上發表。
圖片來源:@Nature自然科研
網傳舉報信稱,2018年6月14日,付向東受蒲慕明所長特邀學術報告,在中科院神經所報告了他的一項未發表的、治療帕金森綜合徵的研究成果,詳細介紹了此項研究工作的科學思路、全部實驗設計和研究結果。“我還分享了將抗PTBP1因子成功應用到視網膜疾病治療的一項合作研究工作。楊輝和神經所百餘名科研人員參加了我的學術報告。報告之後,楊輝和幾位研究員與我共進晚餐,在晚餐期間楊輝向我諮詢了許多關於實驗細節問題。”
舉報信指出,楊輝在全面瞭解了付的研究思路和成功的實驗結果後,立即着手換一種實驗技術敲降PTBP1,重複其研究工作,得到了相似的實驗結果,並在短短6個月後便將他們的論文投稿,最終在今年的《細胞》雜誌發表(4月8號上線,4月30號出版)。
舉報信稱,付向東聯繫了蒲慕明所長,指出這篇論文剽竊了其在神經所報告的、尚未發表的工作,雖然選擇略有不同的腦區進行敲降 PTBP1,但剽竊事實一目瞭然。蒲慕明所長答覆,如果情況屬實,楊輝的行為屬於學術不端(scientific misconduct),應該認真調查和嚴肅處理;但他同時聲稱楊輝的工作有可能是基於我們實驗室 2013 年發表的論文,屬於所謂‘灰色地帶’” 。
舉報信認為,應該成立一個由神經所以外的科學家組成的獨立調查委員會,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因為這次事件已超過了蒲慕明所長所指的科學研究中“灰色地帶”問題。
據《知識分子》報道,付向東的學生證實這封舉報信是付所寫。之所以以這種方式舉報,知情人士表示,這是因為付向東認為自己研究組此前未經發表的重要科研成果,在回國交流後被楊輝研究組搶先發表了。付向東這項研究工作耗費了9年時間,由於概念過於新穎,論文發表不順,而楊輝研究組則在半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該實驗主要工作,且論文快速地在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出來。
《知識分子》報道稱,鑑於此,付向東一怒之下向中科院神經所、中科院以及國家基金委發郵件,對此行為予以譴責和投訴,但遲遲未得到回覆,只能將其公之於眾,讓公眾來評判。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7月3日在其官網發佈聲明稱,該中心對楊輝研究員相關輿情高度重視,迅速成立由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和中科院外專家組成的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該中心稱,將向社會反饋調查結果。
官網截圖
楊輝團隊則通過BioArt回應:
1. 付向東教授在神經所做的報告是採用小分子抑制劑的方法,而他們在Nature發表的論文采用的卻是shRNA和ASO的方法。連他自己在Nature文章中都沒有提及他在報告中採用的小分子抑制劑的方法。他又是如何在當時向我們透入大量的技術細節的?他報告中的方法最終證明是錯誤或不可行的,難道已經公開發表5年的位點就可以霸佔,不允許其他人用新的技術來嘗試嗎?這和大佬圈地有何區別呢?
2. 根據付教授發表的文章和公佈的專利(2018年4月遞交,2019年10月公開),絲毫沒有提及用基因編輯方法治療帕金森病。而且他還宣稱在我們注射的紋狀體腦區通過在星形膠質細胞內敲低Ptbp1幾乎不可能形成多巴胺神經元。而我們恰恰是在紋狀體中高效誘導出多巴胺神經元產生,進而達到治療效果。在舉報信中,他通過混淆視聽,讓大家認為我完全抄襲他的結果。
3. 付教授提到,他還分享了Ptbp1應用到視網膜疾病治療的工作,首先我確實不知道他的分享,其次,最近我們通過BioRxiv檢索,也找到2020年4月8日在線刊登的這篇文章。他們從實驗方法到動物疾病模型沒有一處一樣,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目的是將穆勒膠質細胞轉分化為視錐細胞(Cone),而不是我們文章中的目的神經元視神經節細胞。兩篇文章的連實驗目的都不一樣,何來剽竊?付向東教授專利中涵蓋的疾病和方法,並沒有涵蓋任何RGC細胞的轉分化。可見他是如何向我透入這些技術細節。最後我想指出的是,我們Cell文章主要關注點是視神經節細胞的轉分化(7個主圖中有5個與視神經節細胞的轉分化有關)。
楊輝稱舉報信中關於其造假的言論純屬污衊。他表示,其2013年Cell文章已經有許多實驗室重複出結果和方法。
楊輝發表聲明,表示將積極配合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對近日網傳有關本人學術成果輿情的調查,如實提供原始材料,澄清事實,忠實履行一名科研工作者對科研誠信應盡的義務。
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尚需拭目以待,但這一登上知乎熱搜的事件引發了學術界對於學術成果分享和竊取的邊界的討論。
知乎截圖
有人認為,“原本抱着對同行信任的分享,若真是被抄了idea,這種事換誰估計都得氣炸。特別這種偏生物學問題的paper,idea往往決定了文章的層次。”
“從讀博士開始,去參加大型的會議,導師都會和我們説這是人家未發表的工作,好好聽但一定不要拍照。也會和我們説不要太吝嗇,要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實驗結果,大部分人都是好的會給你建議而不是把你的工作盜走。”一位中科院在讀博士寫道。
也有觀點表示,懂得保護自己的成果沒錯,可是一些大型的會議就是應該和大家討論自己的最新實驗成果的,如果都等發表了再講,那就像一個回答裏説的,彷彿一個大型的journal club了。學術的研究就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的,和人交流討論然後獲得新的思路,或者通過合作共同完成,才是應該有的風氣。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琦琪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