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在此間升騰

  從國內自研的武俠競技遊戲《永劫無間》,掀起國際友人“東風武俠”的熱潮,再到法國Sloclap工作室發行的獨立遊戲《師父》,以中國傳統功夫為主題,僅發售三週便實現全球銷量破百萬……近年來,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早已衝破“次元壁”,在全球視野裏大放異彩。

  唐詩宋詞、風土民俗、古代戲曲、歷史典籍.....回眸中華上下五千年,優質傳統文化資源取之不竭,給遊戲創作輸出無盡養分與靈感,為其持續注入可再生力量。隨着我國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日益攀升,彰顯傳統文化意藴的國風遊戲,以其天然自帶的吸引力和傳播力,逐漸獲得國內年輕化市場的青睞。

  據2019年發佈的《國風重光·國風遊戲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第一款國風遊戲《軒轅劍》(初代)誕生起,如今的國風遊戲已經發展出自己的模式。

  年輕人第一次聽戲曲居然是在這裏

  中國傳統戲曲,被不少業內人士譽為“遺憾”的藝術,登台亮相,唱唸做打,謝幕退場,每個細節映射在觀眾眼裏,無論是否完美,都無法退回重來。然而,隨着老一輩藝術家年事漸高,相繼辭世,戲曲文化的傳承將面臨日殆消弭的危機。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裏,國家一級演員、豫劇名家吳素真,都在琢磨着一件事:怎樣才能讓更多人聽到前輩們留下來的優秀戲曲?“聽曲需浸潤其中,融到心裏邊兒,才能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悠長,品味戲曲真善美的力量。但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覺得戲曲離自己太遙遠,對這些咿咿呀呀的唱腔不甚瞭解,那這又何來的沉浸之説呢?”吳素真犯了難。

國風在此間升騰

吳素真(圖中)出演豫劇《三拂袖》 圖/受訪者供

  研發《逆水寒》的網易雷火團隊,也思考着類似的問題。“優秀的文化,在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分身,也將打動每一個時代的年輕人。”在遊戲策劃中,團隊將文化內涵作為重要考量因素,決定回溯至傳統以尋求啓迪,進而“數字梨園”項目應運而生。

  但,年輕人真的會跑到遊戲裏來聽傳統戲曲嗎?

  坦白説,團隊成員們心裏也沒底兒。所以,將戲曲與遊戲高品質融合,便成了一件極具挑戰的事情。項目啓動階段,團隊成員坐在一起看了整整一下午的戲曲。“我們先要以觀眾和玩家的視角,不帶任何功利心地去感受戲曲文化的魅力。”團隊負責人還記得,當《梁祝》演繹到最後一折“化蝶”時,還有人悄悄抹了淚。

  在後續具體的曲目演繹中,團隊還邀請獲得戲曲界最高獎項梅花獎的一批藝術大師至現場演繹,為遊戲敍事又添上靈動一筆。

  除挖掘曲目本身,團隊還在環節設定上下苦功夫。不少細微的、摺疊的情懷和巧思,在遊戲搭建的戲院“梨韻閣”裏,被一一撫平展開。團隊給演出曲目設置了場次安排,玩家在看戲前,必須通過“戲摺子”入場,上邊寫着曲目的相關介紹與唱詞等內容,不但鋪排出滿滿儀式感,還附帶着科普的功能。

  在“梨韻閣”,雷火團隊邀請吳素真以全息演出的方式,重新演繹豫劇名曲《花木蘭》選段《劉大哥講話》,為遊戲灌注了鮮活的生命力。據統計,“數字梨園”項目全平台總曝光量破10億,超89.6%的活躍玩家至少聽過兩個戲曲唱段。在遊戲官方微博評論區,有言稱“沒想到年輕人第一次聽傳統戲曲居然是在這裏”,還有不少玩家因此愛上了戲曲,甚至覺得看不夠,主動要求增加更多曲目。

  以遊戲為載體,搭建起傳統文化與青年羣體的橋樑,也給吳素真提供了新的視角。因颯爽英姿的花木蘭扮相與驚豔唱腔,她收到了來自五湖四海年輕玩家的肯定,甚至還有人留言“求更新”。吳素真感慨,傳統技藝的傳承,還是要勇於打開自己,更主動地走向年輕人,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在遊戲之外,走進劇院,真真正正地聽一場完整的戲。

  把傳統文化“請”進遊戲裏

  在24 Entertainment工作室開發的《永劫無間》裏,有一羣熱衷考究遊戲“彩蛋”的“劫學家”。無論是場景山洞裏的壁畫,還是讓古兵器愛好者熱血沸騰的五眼銃、一窩蜂,抑或是典籍上一閃而過的古老文字,這些“自我探索型玩家”都能對之細細咂摸半天。有的人選擇點開網頁搜索框一探究竟,而有的人,則把它們寫成了論文。

  中國古代史碩士研究生熊貓淡,就是那位把遊戲“彩蛋”揉進論文裏的人。出於專業本能,他對遊戲場景裏出現的文獻極為敏感,其饒有興致地與記者分享,自己此前曾以學術視角考證遊戲角色顧清寒的身世。他將遊戲文本和歷史文獻結合起來,得出了顧清寒原型為建文帝朱允炆之妹的結論,甚至牽扯出了遊戲中崑崙勢力的歷史原型,和蒙古岐王之間的關係。

  “這個過程對於史學專業的學生來説,非常有趣且值得挑戰。”在熊貓淡看來,這種“恍然大悟”的瞬間,正是傳統聯動遊戲附贈的驚喜,“通過細節考證,才能真正明白,遊戲在借鑑歷史文化時,有些是藏得多麼深,多麼妙。”

  有時候遊戲也像一把鈎子,勾連出青年玩家潛藏在骨子裏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把傳統文化“請”進遊戲裏,再以後者為載體,擴散前者的影響力。行業以此為視角和契機,得以“傳承與創新”,探尋更寬廣的世界。

  曾與《永劫無間》聯動合作的非遺鍛造技藝傳承人劉文濤坦言,將傳統文化與現代遊戲相結合,對雙方來説,是一個互利共贏的契機。但在考察合作對象時,他最關注兩點:一是能否正面引領青少年瞭解博物館兵器文化;二是能否真正激發該羣體對非遺技藝的興趣。

  對此,浙江傳媒學院媒體工程學院電競講師李鉉鑫表示,傳統文化的融入,給予了製作者更豐沛的靈感與更寬廣的眼界。據他觀察,近年來,隨着“國潮”概念的興起,遊戲中加入傳統文化元素越來越受到歡迎。在他看來,做國風遊戲,首先還是得讓人心有共鳴樂在其中,才能激發其後續在遊戲中求知的心理。

國風在此間升騰

李鉉鑫和他的學生們 圖/受訪者供

  “傳統”和“好玩”的平衡

  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國風遊戲表達着對歷史和現實的映照與解釋。因此,當遊戲創制以借鑑傳統為名時,就不得不釐清“改編”與“胡編”的界限與定義。

  24 Entertainment工作室表示,在製作遊戲時“不必端着”,如果將傳統文化進行一定的解讀,可引發更多人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團隊便不會過分糾結於是否“完全還原”。

  《永劫無間》項目組舉例,在與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聯動中,通過解構“太陽神鳥金飾”的美學元素,團隊製作了兩款遊戲角色外觀,它們並非百分百還原,但都引發了玩家們對這款國寶的好奇與喜愛。“不過,親民化也絕不意味着亂編,一切為了文化傳播的最終目標負責”。

  復旦大學歷史學葛劍雄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喜愛遊戲是人類的天性,而遊戲的本質就是“玩”,是一種文化商品,既不宜將其污名化,也不宜過度拔高其價值,一味強調以嚴謹的學術框架來研發遊戲,則有損其趣味性。

  卸下符號包袱,不執着於“起高調”,或許也是部分玩家對於國內國風遊戲的期待。如B站網民“基毛獅王”留言表示,中國遊戲沒必要一味堆砌各種中式文化符號,重要的是講好故事,設計好玩法,做出遊戲特色,讓遊戲脱離所謂“文化輸出”的包袱,真正迴歸“遊戲本質”才是正道。

  但如何完成優質的傳統文化遊戲圖像敍事,也是一門學問。

  吳素真也曾擔憂遊戲與戲曲的結合,是否會招致外界關於“國粹串味”的質疑。不過,“觀眾接受與否,還需一個耐心發酵的過程。但在這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應主動擁抱變化,不能以‘保護’為名,將老一輩的瑰寶淹沒掉。藏着捂着多可惜,那可能也是對優秀文化的一種辜負。”吳素真補充,“當然,在合作時,也必須恪守作為戲曲藝術家的原則和底線。”

國風在此間升騰

吳素真出演豫劇《白蛇傳》 圖/受訪者供

  “文化自覺性”與“遊戲商業性”的協調

  儘管傳統文化之於遊戲市場“很香”,但來自玩家的真實吐槽,仍舊是行業無法逃避的拷問。

  自媒體人鎖碼,對中華傳統文化有着較為深入的研究,他將在遊戲中邂逅傳統元素的心情,描述為“像是遇到了知己”。但鎖碼對僅以傳統文化為噱頭的現象深惡痛絕,“很多遊戲的傳統文化元素都僅僅留存於表面,有些地方甚至錯得一塌糊塗,這對玩家和文化都是不尊重的”。

  “文化自覺性”與“遊戲商業性”的協調,歷來是行業懸而未決的難題。對此,研究遊戲文化的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劉亭亭説,“時下互聯網行業都與kpi掛鈎,很多與‘玩’有關的東西,倘若未必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那很可能就被扼殺在搖籃”。但劉亭亭仍舊看好傳統文化與網絡遊戲的聯動,“歷史為遊戲提供了大量的原本文,東西都是準備好的,至於怎麼開發,不過是時間問題”。

  事實上,學界與業界的聯動嘗試也早已鋪開。例如清華、北大、華科、華工、中大、Digipen、USC等30多所國內外重點高校已與網易互娛學習發展建立了合作,輻射數萬名學子,藉助遊戲的數字化優勢推廣傳統文化,挖掘優質創意,為產業持續造血,輸送了大批優質人才。

  一位業內遊戲發行商告訴記者,當一個遊戲中的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到一定程度,它就有可能形成一種獨特的競爭壁壘。而這種壁壘的樹立,不止在於內容的品質和獨特性,也在於內涵氣質、社會責任、文化傳承等等更多深層次的東西。對其而言,商業需求與傳統文化不僅不是互斥、相反的概念,反而二者的結合能達成雙贏的局面。

  “弘揚中華國粹,還需要社會各界來接棒,要像放煙花一樣,一株花火還不夠有力,要砰砰砰砰地一起來,才能百花齊放,絢爛漫天。”對於未來,吳素真葆有期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黃丹瑋

  策劃、編輯:王帝 王俊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82 字。

轉載請註明: 國風在此間升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