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過去有這樣一種説法,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曾在二戰時甦醒,然而是這是短暫的,不久之後又重新睡去。這是研究中國的很多外國學者認可的説法,但是仔細想想,這話説的恐怕不太對,中國其實沒有沉睡,只是經歷了一段非常艱辛的時期。中國受到了帝國主義國家的大肆掠奪,國家遭到了重創。當全國解放之後,我國花費了大量精力恢復生產,不斷提高我國的實力和水平,經過長期的努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如今,我國已經成長為世界大國,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中國的綜合國力發展很有可能會超過美國,經濟實力將位居世界第一,成為極具影響力的國家。不過,我國的軍事實力依然不如美國,美國掌握着先進的軍工科技,美軍的戰機性能更加優越,還研製出了先進的發動機,僅這一點,我國就很難超越美國。有人説,我國的發動機技術不足,美國的發動機壽命是我國的4倍,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國的發動機技術並沒有那麼落後。
美國的發動機,一般可以使用4000小時左右才會報廢,確實比我國的發動機使用時間長。我國最早的發動機,無論是進口蘇聯還是國產,使用壽命大概為1000小時左右,如今我國的發動機,雖然技術得到了提升,但使用時間也只是大約為1500小時,與美國的差距已經有所縮小,不過差距還是很大。而我國還研製出了太行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可以達到兩千個小時,僅僅與美國差兩倍而已。
四倍差距這一結論,明顯是誤判。把8000TAC當成8000小時,就可能會得出差四倍的結論。事實上,TAC循環確實表示發動機的壽命,但8000TAC不是説使用壽命可達八千小時,準確地説,這個數值要減去一半,表示的是四千小時,這才是美國發動機的普遍水平。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也受到飛機修理的影響,如果修理時需要拆除發動機,也會影響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我國現有的發動機主要學習了俄國的技術,也就是從蘇聯發展而來的技術,在上世紀,蘇聯的發動機就經常出現問題,蘇聯覺得戰鬥機是一種消耗品,可能生產出來沒多久,就會在作戰時被擊中,所以對於戰機的發動機技術不是非常重視。隨着時代的發展,戰機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