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你的第一件“智能家電”是什麼時候買的嗎?
它可能已經有一些年頭了。伴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電器與手機相連成了不可阻擋的趨勢——也成了那些年創業熱潮中的“風口”。
很多風口吹了又停,但在熱鬧了超過五年之後,智能家居仍然是一個炙手可熱的概念。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估算,到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570億美元。
當然,現在的智能家居,或者説“物聯網”(IoT)的龐大市場,也與創業風口時大有不同。當年很多創業團隊都想進來分一杯羹,如今則是“羣雄割據”——只有足夠大的玩家能拿到牌上桌。
原因很簡單:小團隊的產品,能做到“小而美”,在某個特定領域讓人眼前一亮,但消費者的手機和家庭,都容不下一個個獨立、需要專屬App並額外花心思照顧的產品了。
與獨立App相反的極端,則是把所有物聯網設備,都直接連接到手機系統上——趨勢正是如此。頭部手機廠商是現在IoT市場的重要力量,並且隨着手機的“智能”成了越來越矚目的亮點,可以通過語音、圖像識別等方式更自然地接入人們的生活,由手機廠商主導物聯網設備,就成了行業的必然趨勢,並且產品規模、智能程度、物聯網網絡的複雜程度都持續上升。
在前些天(10月19日)的OPPO 智美生活發佈會上,OPPO發佈了OPPO Enco X真無線降噪耳機、OPPO Watch RX、OPPO智能電視S1、智能電視R1等IoT生態產品,以及讓手機、電視、手錶、耳機及外圍智能家電悉數打通、為消費者帶來全新OPPO生態體驗的OPPO Share 隨享。
去年一月,OPPO宣佈成立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由OPPO老將劉波任事業部總裁,截至本次發佈會前,已有超過20款IoT產品上線,覆蓋超500萬用户;在今年4月,劉波剛被任命為OPPO中國區總裁,全面負責中國市場的經營以及品牌建設。
至今,中國市場上的五家頭部手機廠商中,已經有四家(華為、OPPO、小米和蘋果)宣佈了清晰的IoT戰略佈局,“HOMA”將在中國的家庭中展開競爭。同台競爭的,國內還有電商巨頭和家電巨頭,而放眼全球市場,谷歌與亞馬遜也在虎視眈眈。
巨頭們主宰IoT市場,但它們也仍在摸索怎樣讓智能設備真正進入人的生活——在智能設備的滲透率仍然很低的今天,IoT的機會在哪?
智能家居的產品關鍵詞
科技媒體中往往有一個聲音:IoT是當手機市場見頂時,手機廠商們為了尋找新的利潤點而開闢的“第二戰場”。但相比手機這種滲透率極高、價值密度更大的產品,智能家電其實有很大區別,比如有這些特點:
1、更長的換代週期。
以電視為例,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曾公開表示,電視產業主要矛盾就是更新換代太慢,消費者平均換機週期長達12年,仍有大量非4K、非智能電視在服役。
2、更難建設的售後網絡。
家電不比手機,需要通過自建或合作形式,完成小家電的送修及大家電的上門服務。
3、更低的價格密度及更少的設備數量。
相比手機,家電有着更成熟的產業鏈,多頭競爭、技術成熟進一步限制了家電的溢價。此外,作為公用設備,與人手一台(甚至更多)的手機相比,家電是以家庭為單位的。
4、家電是現實世界的工具,在關鍵用途上是不能掉鏈子的。
讓它們智能化、聯網,既不能影響到它本職工作的性能,也不能讓它變得過於複雜,使消費者承擔不必要的更換和學習成本。
因此,手機廠商做IoT更像是種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生活,培養消費者心智。一套智能家電,可能將面臨前前後後對接5~10部家主的手機,始終使用旗下的服務,並形成長久的慣性。當物聯網絡設備越多、相互關係越複雜,這個慣性也就越強。
這裏的價值,可比賣賣音箱手環體重秤這樣的小玩意要大得多。
用“唯利潤”的標準去衡量手機廠商搞IoT,是捨本逐末。而以長期主義的視角看IoT設備,它的關鍵詞就呼之欲出:穩。
IoT產品需要在多年服役中始終保持優秀的使用體驗,就需要它擁有超前的性能規劃、工業設計,並在生產中考慮它的設計壽命與故障率(建設售後團隊也是很貴的)。
手機廠商跨界IoT,做出來的產品夠“穩”嗎?這也許會成為智能家居領域“能行”與“不行”的關鍵之一。
終端巨頭的IoT競賽
智能家居對電器本身產品力要求極高,那為啥是手機廠商來做IoT平台?
華為、OPPO、小米、蘋果,“HOMA”四家公司在IoT領域,自發形成了相似的產品戰略佈局:從手機出發,用自有品牌推出智能手錶、藍牙耳機、智能電視(或電視盒子)等核心物聯網入口,再到或自營、或投資、或合作造的局域網電器,最終建成一個物聯網開放平台——“全家桶”。
OPPO將IoT戰略描述為“三個圈層”,但實際上,各家的策略都能看到圈層的影子。隨着IoT業務的推進,HOMA都早已不是純粹的“手機公司”。
戰略的相似,首先源於基礎能力的相似,即無線連接、智能語音與控制、以及內容資源等等。
但在相似的基本盤下,“HOMA”們的佈局又有些不同。蘋果致力於完成手機、智能助手、IoT設備的閉環。目的上,主要是為果粉提供完整的服務,而創收則在其次。
閉環中的IoT設備,在脱離了蘋果生態後,它的價值將大打折扣。在最新的蘋果發佈會中,一個家庭裏的多個HomePods mini、汽車上的CarPlay互聯喊話,是個驚豔的產品設計,也是這種閉環的表現。
蘋果IoT生態門檻極高,尤其是對於中國用户而言,一方面,蘋果的內容服務無法接入,另一方面,中國家庭也不比演示中的美國家庭,大House好幾層,需要HomePods幫忙喊人。此外,第三方廠商為蘋果HomeKit提供的組件,可選擇的設備不多、購買渠道不統一、價格難以令消費者信服,也提高了蘋果IoT閉環的門檻。
而對於華為和小米,則又是另一個方案:大而全的全場景覆蓋,並親自下場或通過投資參與家電的設計、生產、銷售,並實現公司的營收增長。小米的生態鏈模式和性價比策略,用爆款產品撬開市場,並將極簡設計風潮帶到了家電圈,成為國內IoT市場最重要的玩家之一——與蘋果相反,這套IoT並不與小米手機深度綁定,反而自成體系,也因此獲得了不少其他手機用户的青睞。而華為IoT,進入公眾視線的時間較晚,但依賴底層技術自研優勢,迅速拓展品類與場景。
OPPO則走了一條各取所長的道路:以人為中心,聚焦於健康、娛樂、家庭等場景的物聯網策略。與蘋果類似,OPPO當前表現的IoT戰略,不過分強調營收,而強調用户的使用習慣、人性化功能、多設備互聯互通。
在OPPO的產品設計中,通過不同的產品感知、表達用户意圖,最終形成了OPPO Share隨享功能——用手機一貼遙控器,即可直接投屏無需複雜操作;真正的智能電視,能在感知到用户睡着後,自動關機不打擾,這需要電視與智能手錶的互通;看電視不想打擾到家人,電視與TWS耳機間同樣支持開蓋快速配對,甚至電視也可以與小天才手錶溝通,撥打視頻電話或查詢實時定位……
這就是設備的“網”。但與蘋果“閉環”不同,OPPO也強調每一個設備本身的硬素質。
例如,在這次IoT新品發佈會的重磅產品,OPPO智能電視S1,依靠1500nit峯值亮度、210個分區全陣列式背光、120%NTSC超廣色域、120Hz刷新率、與丹拿合作的5.1.2聲道等技術細節,超越了同級別的國內外競爭對手。
而與丹拿合作的另一款TWS耳機OPPO Enco X,也用平面振膜單元、同軸雙分頻等聲學設計,搭配易用的滑動觸控等功能。這兩個設備,就是典型的本身即出色、組網更強、不過分追求性價比。
OPPO的IoT產品策略可見一斑。
產品實力從哪來?
在硬指標與軟體驗上實現跨界突圍,OPPO的IoT戰略,產品實力“首當其衝”。
有人將OPPO的能力歸結為一個流行的説法:中台。即OPPO擁有的消費者洞察、工業設計、供應鏈採購、生產製造、市場營銷與終端銷售能力,這些能力可以被用在不同品類甚至不同品牌的產品下。
這些能力的結果,則是“單品爆款”。在物聯網領域,同樣需要這樣的“單品爆款”。
智能家居的第一個問題是產品夠不夠“穩”,第二個問題則是,一個IoT平台,你需要在每個設備的位置上,都有拿得出手的產品——一件件的“單品爆款”。
在這個層面上説,OPPO智能電視S1、Enco X真無線降噪耳機、OPPO Watch……這些產品,就是OPPO給IoT平台設立的核心入口和品質範本。當然,這不是OPPO以一己之力就能做好的,廣泛的技術合作更不可少,這次是丹拿、杜比,下次又會有哪些大牌加入?
事實上,在OPPO的歷史上,與供應商、技術合作夥伴的聯合研發,一直是OPPO產品力的重要來源之一,例如與OPPO聯合SONY開發的IMX398傳感器,就為OPPO手機影像立下汗馬功勞。
產品能力,歸根結底是“態度”
還有一個細節是,在”OPPO智美生活發佈會”上,OPPO的產品經理們説了很多體驗,但很少出現那種“佔領客廳”的豪言壯語。OPPO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劉波在發佈會的開場致詞中,將OPPO的科技態度總結為“只為美好,不唯贏”。是一種與用户的情感交流,是對OPPO文化的解讀;是做好極致產品後,水到渠成的贏。
實際上,智能家居也很難形成一家獨大的格局,儘管各家都在試圖建成自己的IoT平台——原因還是在於家電領域的多樣性,每個廠商都很難形成在各個領域的絕對優勢。在這個背景下,“不唯贏”就成了一個值得細細咀嚼的態度。
OPPO提出的“只為美好,不唯贏”,也沒有將範圍限制在IoT上。手機領域的飽和競爭,更需要把市場競爭落實回產品本身。OPPO曾挖掘出快充、影像、輕薄等關鍵需求,並借這些洞察推出過諸多經典手機,多調查、多預研,堅持技術創新與打造極致產品的哲學成了OPPO的殺手鐧。今天,這些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在IoT領域,OPPO複製了這樣的產品哲學。不論是智能電視、智能手錶還是耳機,OPPO推出新品的速度並不激進,但關鍵級別的產品競爭力一鳴驚人。
而這只是OPPO IoT佈局的第一個圈層,自研自產的智能穿戴、耳機、智能電視等核心入口。而在接下來的智能硬件的第二圈層、生態選品的第三圈層,才算真正完成了OPPO IoT的戰略佈局。
隨着OPPO IoT平台的建設與完善,涉及的公司會越來越多,對外合作會越來越頻繁,“只為美好,不唯贏”的科技態度也許會隨着業務鏈傳達到其他的合作伙伴,這將成為紅海廝殺的家電產業的一股清流。
特別策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