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探尋一家老牌軍工廠的精神圖騰:艱苦環境從來不缺奮鬥激情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科技

擦亮“軍工製造”的金字招牌

——探尋一家老牌軍工廠的精神圖騰

■邢 哲 何小娟

工廠技術人員用長尺、鉛筆等簡易工具繪製產品圖紙。資料圖片

西南山城重慶的一個小山村,一排排斑駁廠房坐落於道路兩旁,在歲月的洗禮下成為一個個鮮明的地標。

距離這裏數百公里的四川彭州,一座現代化廠區屹立在城區中心,廠區內樹木葱鬱、風景如畫,鐫刻在辦公樓頂的“晉林工業”四個大字熠熠生輝。

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講述的卻是同一家企業兵器裝備集團成都晉林工業製造公司(前身為國營157廠)的故事。

對每一位“晉林人”來説,這兩個地標有着非凡意義,在企業發展壯大的道路上,留存着他們奮鬥的足跡。

艱苦的環境從來不缺奮鬥的激情,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創業故事在這裏藴藏——

這是一家有着歷史底藴的老牌軍工廠。1965年,為響應毛主席“三線建設要抓緊”的號召,國營157廠應時而建、姓軍而生。

建廠之初,條件艱苦超乎想象,缺人才、少資金、無材料、沒有生產場地……每一項難題都是橫亙在他們面前的“攔路虎”。縱使困難重重,大家從未想過放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要用自己的努力,讓祖國的軍工事業騰飛”。

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在這片熱土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工人們白天拿起鍬鎬挖坑道,晚上加班加點抓生產。他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喝的是稻田水、住的是臨時工棚。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工廠不到一年時間就建成一條完整的生產線。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1967年6月29日,歷經10個月艱苦攻關,工廠成功組裝了第一台產品。從此,國營157廠開始了“從軍報國”的光輝歷程。

理想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那時候,我國工業基礎薄弱、專業技術人才匱乏,國產武器被打上“粗製濫造”的標籤,“器不如人”的現狀深深刺痛了每一名軍工人的心。“國防工業不能受制於人,自己的裝備還要自己造。”工廠職工們決心改變這一現狀。

從那時起,一份科技強軍的時代考卷擺在他們面前。他們根據企業自身優勢,靈活調整發展戰略,以研發產品為突破口,力爭所研製新產品儘快定型並納入國家重點裝備。

“炎炎夏日,外場氣温接近40℃,一羣眼眶浮腫、聲音沙啞的工人們頂着烈日為獲得某型產品的試驗參數而忙碌着。那一年,他們幾乎沒休過一天假,未回過一次家……”在一本名為《光榮之旅》的書中,記錄了國營157廠的那段崢嶸往事。

當時,電腦還未普及,這些工人靠着長尺、鉛筆,用最“笨”的方法夜以繼日地繪製產品圖紙。他們採用全新的製造工藝,有效降低了試驗中的意外風險,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

輝煌的成就,源於對品質的極致追求。從雪域高原到大漠戈壁,他們帶着產品走南闖北。烈日下、寒風中,他們反覆試驗、採集數據,確保產品性能穩定後,才定型生產交付部隊。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這句口號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每位“晉林人”的骨子裏。專注精品、精益求精,是擦亮“軍工製造”這塊金字招牌的不二法門。

上世紀80年代,在兵器行業高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成都晉林工業製造公司乘勢而上研發出了減震器,成功坐上了全國減震器行業領頭羊的寶座。

上世紀90年代初,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大批軍工廠轉型生產民品,許多軍用產品外貿訂單鋭減,企業“無米下鍋”。

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晉林人”開始了一場“突圍之旅”。

在綜合分析當時市場形勢後,他們發現某型產品頗具發展潛力。研發新品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當時企業正面臨入不敷出的困境。

不破則不立。最終他們按下了新品研發的“啓動鍵”。困難接踵而至,由於當時國家並未立項,廠裏只能組織人員拿着錄像帶去各用户單位介紹新產品,耐心解説以求立項。

很少有人知道 “從零開始的事業”是何等艱難,很少有人體會過“孤軍奮戰”的滋味何等苦澀。“晉林人”知道,他們度過了多少不分晝夜的日子,翻閲了多少殘缺不全的資料,經歷了多少一籌莫展的低谷。

那一天,註定載入工廠史冊。

在遍地黃沙的茫茫戈壁,已經鉚在試驗陣地幾個月的“晉林人”,迎來了黎明的曙光,在經歷了成百上千次失敗後,新品試驗終於獲得成功。

頂住壓力,便是逆風翻盤的動力。1999年,新一代產品順利通過評審,當年就轉入批量生產,企業實現從虧損轉向盈利。

“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正是幾代“晉林人”的接續努力,成都晉林工業製造公司才多次走出逆境,在百舸爭流的市場競爭中,找準了適合自己發展的精準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