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因既能“回血”又能省錢,網絡二手交易平台在疫情期間活躍度大增。部分平台近期單月新發賣家數、新發商品量雙雙大增,日均成交筆數及金額均創歷史新高。然而,媒體調查發現,部分平台上有賣家公然出售過期食品、假酒假包、盜版網課等,還有賣家違反平台規定和相關法規售賣防疫物資,部分工作人員甚至為發展平台“付費會員”姑息慫恿售假行為。
網絡二手交易平台本應有利於閒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對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都有積極作用。但目前一些網絡二手交易平台卻亂象叢生,部分二手交易平台甚至淪為“假劣貨集市”,背離了平台交易屬性。
二手交易平台成了“假劣貨集市”的原因關鍵在於平台監管責任缺失。二手交易平台近年來迅猛發展,部分二手平台為了實現快速擴張,只重數量不重質量,弱化甚至放棄監管,對假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成了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商家的“幫兇”。網絡二手交易行業是新生事物,面對此類新生事物,監管往往顯得有些滯後,這也給了網絡二手交易行業“野蠻生長”的機會。
對此,首先需要監管部門加強監管,督促二手平台履行好自身責任,對於拒不履行監管責任的平台,相關部門要以“監管之力”與消費者的“維權之力”形成合力,斬斷“售假黑手”。另外,二手平台也要認識到,平台成了“假劣貨集市”,是在持續損害平台的形象與公信力,最終將使消費者“用腳投票”,離自己遠去。平台自覺履行自身職責才符合長遠利益。(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