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直播是一條新的賽道,在淘寶、快手、抖音廝殺不斷的時候,京東稍晚一步。
2016年5月,淘寶正式推出淘寶直播;2016年9月,京東APP上線直播功能,可以説中國電商領域的兩大巨頭在直播上的佈局時間相差無幾。
2016年,京東為了能夠打響雙11第一炮,老闆劉強東親自上陣,做起了大盤雞,秀的一手好廚(en)藝(ai)。還邀請了費玉清、潘瑋柏等明星助陣直播。三星、瀘州老窖、飛利浦、錘子科技等大牌開播,以及開通AR直播,可以説是京東直播的高光時刻。
但這之後,京東直播就漸漸悄無聲息。4年後,淘寶直播做的風生水起,根據淘寶官方最近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淘寶直播整年成交額突破2000億元。當淘寶直播以爆炸式的聲量推向站外時,開局佔據優勢位置的京東直播已經被後來出現的抖音、快手等直播甩在身後。
是什麼讓京東直播起大早趕晚集?筆者認為有三個原因:自身定位不清晰,直播模式不靈活和後續資源不給力。
定位不清:“人帶貨”還是“貨帶人”
淘寶直播從一開始就是利用自己的娛樂基因和平台優勢,打造了一個“人帶貨”的直播場景。早期的淘寶直播主播都是從淘女郎轉化而來,比如現在的頂流主播薇婭就是其中之一。這些主播自帶淘寶平台粉絲,直播的只是換一種方式帶動粉絲轉化率。
京東讓劉強東為自己代言,請來諸多明星站台,可以看出早期也是想走“人帶貨”的路線。但京東更多的是品牌入駐和自營產品,網紅數量和整體體量根本無法和淘寶battle。直到近一兩年才轉變“貨帶人”路線,藉助C2M(用户直連製造)模式為自己的直播業務打上標籤。
模式呆板:“網紅經濟”吊打“品牌植入”
淘寶直播其實是吃到了網紅經濟的紅利,早期張大奕直播就是為自己店鋪宣傳、拉動銷量,而李佳琦、薇婭等頭部流量帶貨,雖然不是自家產品,但在需求端形成大規模的裂變,為供應商和消費者搭建橋樑。這都是基於第三方店鋪的個人行為,而淘寶擁有數百萬店鋪,人人皆有可能成為主播。
京東直播的模式不夠接地氣,主打PGC直播綜藝欄目,商家以冠名和品牌植入的方式參與其中。最多的就是總裁、專家、品牌官宣,沒有形成購物場景,觀看直播的人很難和帶貨主播有互動和共鳴。比如直播間出現話筒收音問題,觀看直播的用户一遍遍刷屏,主播卻根本沒有實時觀看彈幕,還是以一個主持人的立場在cue流程,造成用户體驗非常不好。
資源不足:不如放棄“親兒子”抱團發展
京東也不是沒有拿出手的成績,今年也利用直播業務幫助雲南玉溪的花農售賣出10萬支玫瑰花。但這一場消費者直接打通商品原產地的直播並沒有讓京東注意到流量大、易分享傳播的年輕女性人羣的需求。
在618這種全民剁手的日子裏,京東直播間依然主推人流量不夠大的家電、3C、數碼產品。在沒有大牌明星、人氣主播坐鎮的情況下,只有家紡和化妝品題材的直播觀看能過千,商品種類日均屈指可數。
其實京東嘗試過和已經擁有網紅、用户的直播平台如YY、鬥魚、花椒合作,今年618也藉助騰訊微視,覆蓋美妝、美食、服飾、日化四大賽道的頭部達人為京東好物節帶貨,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不如就放棄自己這雞肋一般的直播,和大佬們抱團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