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2020年珠峯高程測量行動開始,35名由專業登山運動員和專業測繪人員組成的“登山隊”,在5月7日到達海拔6500米的珠峯營地。這趟旅程充滿艱辛和危險,也是展示祖國國力的大好機會!
如果這次登頂測量成功,那麼這將成為我國專業測繪團隊首次登頂測高。這次測量行動,基本都使用“國貨”設備,北斗衞星導航系統也將輔助測量。
珠峯的“兩個身高”,將成為過去式:提到珠峯的高度,大家往往能脱口而出:8848米或8844米。
或許在小時候,我們還曾為這兩個數字爭論過,事實上,這兩個數字都是正確的,只是測量的位置不同。
8848.13米——是1975年的測量數據,這時候沒有雪深雷達,因此8848.13米包含雪的深度。
8844.43米——是2005年的測量數據,此次測量將雪深除去,得到珠峯的淨高為8844.43米。
從兩次的測量數據來看,珠峯似乎在幾十年時間裏,高度基本沒有變化,然而2020年的珠峯高程測量,很有可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此次珠峯測量的設備精良,北斗衞星導航系統、重力測量系統都將輔助測量珠峯高度;並且在2015年,尼泊爾發生了8.1級大地震,距離珠峯只有220公里,這場地震或許會改變珠峯的高度。
珠峯登頂測量,即將開始第三步:測量團隊到達6500米營地,是整個測量計劃的第二步。
整個測量團隊從1月便開始集訓,在4月抵達珠峯進行實地訓練,熟悉測量儀器。5月開始,測量團隊便正式開始登頂珠峯,整個測量行動分為七步:
從珠峯大本營,攀爬到海拔5800米的營地。
繼續前進,抵達6500米營地。
通過冰壁,抵達7028米營地。
通過大風口,抵達7790米營地。
抵達8300米營地。
經過語文課本描述的“第二階梯”,向珠峯頂衝刺。
在珠峯頂搭建覘標,開始測量。
整個測量行動,團隊經過6個營地,預計到12日到14日之間,測量團隊將到達珠峯頂。
5G信號,帶你暢遊珠峯:為了確保行動順利,團隊工作人員提前在珠峯附近安設信號基站,實現珠峯網絡信號全覆蓋,甚至在珠峯頂,都能享受到流暢的網絡體驗。
在信息時代,網絡是精準工作的基礎。無論是登山、測繪、信息傳遞,都需要網絡,除了輔助測量行動,極致的網絡也為大眾提供福利——登頂測量期間,團隊會拍攝珠峯美景並且以VR的形式展現給大眾。
珠峯測量為什麼不能用無人機:登頂珠峯面臨很多危險,為什麼不使用機器人或無人機登頂?
珠峯與普通的山頂不同,環境十分複雜,氣流不穩定、温度低,無人機在珠峯頂很難穩定測量,從而影響數據的精準度。
設備的運輸對於無人機來説也是一個“重活”。
為了便於測量,團隊需要在珠峯頂搭建覘標,覘標類似三腳架,對於無人機來説,將覘標準確搭建到珠峯頂過於困難。
除了覘標,還需要運送北斗衞星導航接收器、雪深雷達、氣象儀等儀器,這些都是無人機無法完成的工作,只能依靠人類將其帶到峯頂後安裝使用。
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在未來,有很大幾率會代替人工測量高程。
但是目前而言,無人機測量高程的技術尚不成熟,測量數據也不精確,並不適合測量珠峯這類需要精準測量的標誌性山峯。
總結而言:無人機幹不了重活、無人機在珠峯環境不穩定,測量不準確。
無論是什麼技術,都需要由小及大。
無人機測量技術基本沒有經驗可循,也缺少完善的技術規範,就像一份沒有正確答案的考卷,無論怎麼回答,都很難拿到高分。
對於珠峯高程測量,還是要以精確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