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投資馬雲2000萬,這位日本首富,到底什麼來頭?

昨天,孫正義宣佈退出阿里董事會,但同時表示“會盡量長期持有阿里股票”。

孫正義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馬雲大家都聽過,尤其是他“6分鐘融資2000萬美元”的故事,更是廣為人知。正是靠着這筆融資,阿里巴巴得以快速發展,成為後來的商業帝國。

而孫正義,就是20年前那個“投資馬雲的男人”。

這位出生在日本貧民窟,身高只有1米5的韓國後裔,被稱為“亞洲巴菲特”、“電子時代大帝”。

互聯網巨頭雅虎、阿里巴巴;網約車巨頭滴滴、優步……這些全球頂尖企業的背後,都能看到孫正義的身影。

馬雲曾評價:“我見過很多聰明人,孫正義是最特別的那個。”

現在很多年輕人,總會覺得非常迷茫,加班不少,工資卻不見長,每天做着類似的工作,不知道未來在哪裏。

孫正義也曾經歷過這一切,他給年輕人的建議是:“越是迷茫的時候,越要往遠處看。”

他為什麼會這麼説?我們年輕一代,又能向這位貧民窟出生的“前浪”學到些什麼?

這些疑問,或許能從這本《孫正義傳:打造300年企業帝國的野心》一書找到答案。

眼光有多遠

生意就能做多大

1957年,孫正義出生於日本鳥棲市的一塊無番地,之所以要叫無番地,是因為那是非法佔用土地,不少韓國人偷渡到日本,就在那裏居住。

孫正義的祖父是韓國人,偷渡到日本打工,在無番地住下,孫家才穩定下來,但日子過得一直很拮据。

孫正義小時候,經常坐在祖母的拖車上,跟着她到處收剩菜餵豬。

雖然日子過得很辛苦,但祖母總是不忘教育孫正義:真正的窮人不是沒錢的人,而是沒想過去賺錢的人,窮人的孩子不一定會打敗仗。

雖然孫正義當時還小,對祖母的話似懂非懂,但一顆種子已經埋在他的心中。

而他的父親孫三憲,在這種家庭教育的薰陶下,靠着賣燒酒、經營彈子機養活一家人,讓一家人從貧民窟搬到城裏居住,過上富足的生活。

雖然賺了不少錢,但孫三憲總是教育孩子,自己為了錢做着眼前的生意,但這不是最終目的,為了錢而工作沒有意義。

家裏人的循循教導,再加上孫正義16歲時,讀到經典著作《坂本龍馬》,被主人公改變日本、實現人生價值的故事感染,這些都讓他在還未成年時,就早早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孫正義後來回憶:“這些東西是我作為企業家的起初。我長大了,成為企業家以後,必須有更加遠大的目標。”

無獨有偶,幾十年後,馬雲也説過類似的話:

“企業家的眼光有多遠,他的生意就能做多大。

你的眼光看到一個省,那就做一個省的生意;

你的眼光看到全國,就做全國的生意;

你的眼光看到全世界,就做全世界的生意;

你的眼光能看到十年後,那你就可以做十年後的生意。”

如果按照馬雲的標準,孫正義的野心是在全世界,眼光能看到10年甚至50年後。

1977年,喬布斯的蘋果電腦在美國掀起一股熱潮,當時在美國留學的孫正義,目睹了這一切。

他察覺到信息革命即將開始,斷言“未來幾年,電腦的銷量會超過汽車”,於是回到日本不久後,就創辦軟銀,進軍電腦軟件流通業,

當時孫正義才24歲,他站在一個橘子箱上,對着僅有的兩個兼職人員講述自己的“夢想”:

“有朝一日,我們的銷售額要達到1萬億日元!”

兩名員工覺得他瘋了,當天就辭職走人。

創業初期就遇到這種事情,估計孫正義自己心裏也是哭笑不得。

其實他並不是吹牛,而是出於對未來的理解,如果電腦是未來,那軟件是電腦的關鍵,這裏面就是一個龐大市場,1萬億甚至10萬億銷售額根本不是白日夢。

< 留學時期的孫正義 >

或許這也是一種暗喻,在後來近40年的時光裏,孫正義一直這樣不被人理解。

無數人罵他瘋子,他卻證明了自己並不是瘋狂,只是目光放得非常長遠,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未來。

2006年,軟銀的銷售額突破了1萬億日元,10多年後又突破了10萬億日元。

在東京軟銀總部26層的大會議室裏,一直放着一個橘子箱。

投資趨勢

永遠不會錯

孫正義覺得,商業的本質其實就是改變人的生活,很多行業看着很有噱頭,但根本沒改變人們習慣的生活方式,那就不值得參與。

1995年,孫正義準備向剛成立不久的雅虎,投資200萬美元,結果遭到股東一致反對。

股東們認為,互聯網看似火爆,但根本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雅虎又剛成立不久,這就投資200萬美元太冒險了。

在孫正義的不斷堅持下,投資才得以完成。

這還沒完,僅僅1年之後,孫正義就向雅虎追加投資,金額1億美元,持股33%成為最大股東!

連雅虎創始人楊致遠都覺得孫正義瘋了,但孫正義卻有自己的打算。

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聯網導航服務的網站,在這裏,大家可以看新聞、發郵件、搜索信息……

孫正義認為,互聯網的作用被雅虎無限放大,人們的生活也被徹底改變,哪怕雅虎現在不賺錢,也要全力拿下。

後來雅虎在美國上市,孫正義只是出售了2% 雅虎股份,就套現4億多美元,淨賺3億美金。

2007年,喬布斯發佈了第一代iPhone,當時蘋果公司決定,每個國家只委託一家手機運營商來銷售,因此被選中的都是各國最大的運營商。

偏偏在日本,喬布斯選擇了孫正義的軟銀,這是日本排行第三的手機運營商。

這並不是因為喬布斯和孫正義關係好,而是軟銀前面的兩家巨頭,根本對iPhone不感興趣。

他們都覺得,日本人已經習慣使用了時尚的翻蓋機,這種手機,根本不會有市場。

只有孫正義,看到iPhone第一眼,“身上就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差點兒尿褲子”。

在他看來,這款手機顛覆了人們對手機的理解,完全具備改變世界的破壞力,是最強的移動設備。

哪怕一開始大家難以接受,但iPhone早晚是時代的潮流,誰搶佔了這一款產品,誰就擁有未來。

他沒有任何遲疑,答應了蘋果公司所有苛刻的合作條件,甚至還採購了大量iPhone送給軟銀的管理人員,叮囑他們必須好好研究。

僅僅3年時間,軟銀的手機用户數就翻了一番,達到了3200萬。

這就是孫正義的最根本的一個投資法則,他不會關注當下的利潤,只會關心這產品究竟能不能改變大家的生活。

如果你也會迷茫,不知道要選擇哪一個行業、哪一家公司,那你可以想一下,哪一家公司的產品,能夠改變人類未來5年甚至10年的生活。

正如孫正義説的那樣:“投資趨勢,那就永遠不會錯。”

除此之外,孫正義還有一個“時間機器”理論:

由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IT行業的發展階段不同,在後者的產業還不成熟時,先在前者的市場上開展業務。

等時機恰當時殺回後者,就彷彿坐上了時間機器,回到幾年前的前者。

1999年,馬雲正在為阿里巴巴苦苦尋求投資,但由於阿里的商業模式不清晰,不少投資人都把馬雲拒之門外。

只有孫正義,只聽馬雲説了6分鐘,就決定投資阿里巴巴。

其實並不是馬雲説得有多精彩,而是孫正義認為,馬雲身處全球最大的中國市場,互聯網還在萌芽階段,雅虎的成功很可能再在阿里身上發生一次。

這個思路也能用在我們職業選擇中,很多人都説35歲的人沒前途,但其實如果你是在大公司,可以選擇跳去小公司,把自己過去的經驗帶過去。

又或者,你可以從大城市下沉到二三線城市,因為這些地方的產業發展往往不夠成熟,你到這裏就等於回到了過去,自己的經驗和技術都能發揮作用了。

每日虧10億

他還要再投4.5萬億

2017年,已經60歲的孫正義成立了規模達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先後投資了Uber、滴滴、今日頭條、wework等新興獨角獸。

願景基金背後,其實是孫正義對人類未來300年的構想,根據孫正義的計劃,他希望自己投資的公司,能夠對人類未來300年的生活產生影響。

用財經記者楊林樺的話來説:“如果以我們生活的2020年為例,那就是它其實是在要求一個生活在1720年的人,以300年的增量,來預測今天。”

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孫正義也因此遭受了人生最大的滑鐵盧——

光是今年第一季度,軟銀集團就淨虧損1.438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56億元,相當於日虧10億。

其中,願景基金就虧了1.9萬億日元。

即便如此,孫正義也沒有退縮,他認為自己投資的這些公司,可以組成未來世界的拼圖,一時的得失只是小事。

為了籌集資金週轉,孫正義先是宣佈了4.5萬億日元(約合410億美元)的資產出售計劃,把手中的阿里股票賣出套現,還向多家銀行抵押軟銀股份。

這不是孫正義第一次陷入絕境,2000年,他因為互聯網泡沫破裂,半年身家減少780億美元。

當時比爾蓋茨全部身家才700億美元,因此不少人都嘲笑孫正義:讓你説什麼改變世界、什麼目光長遠,這下慘了吧?

但孫正義依然挺了過來,還投了馬雲2000萬美元,最後不僅改變了世界,還讓自己連續多年成為日本首富

孫正義前助理三木雄信,曾如此總結孫正義的成功經驗:

“只要成為業界第一,人、財、物以及信息等資源就全部聚集而來了。”

很多人總想着一夜暴富,一心做營銷、做市場,想趕緊變現賺大錢。

想賺錢很正常,但太過於執着這一點,反而會急功近利,失去應有的理智。

所以孫正義才會建議年輕人,凡事要看長遠一點,最好能看到5年、10年後,不要因為當下一時的得失,毀掉自己未來幾十年的生活。

你把事情做好,具備了讓別人追捧的價值,錢自然就會來了。

正如孫正義説的那樣:

“最初所擁有的,只是夢想和毫無根據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從這裏開始。”

原標題:《20年前投資馬雲2000萬,昨天退出阿里,這位日本首富,到底什麼來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59 字。

轉載請註明: 20年前投資馬雲2000萬,這位日本首富,到底什麼來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