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基建熱潮中的區塊鏈項目爛尾

外匯天眼APP訊 : 新基建熱潮勢不可擋,區塊鏈項目的建設除了要適時抓住機遇之外,還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警惕區塊鏈系統建設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

4月20日舉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首次明確將“區塊鏈”納入新型基礎設施中的信息基礎設施。4月22日,人民網微信公眾號發文《“新基建”,將這樣改變你的生活!》,稱新基建將覆蓋包括區塊鏈在內的新技術基礎設施,在2025年新基建細分產業規模中,區塊鏈將達389億元人民幣。

區塊鏈概念誕生後,其技術發展和應用前景很快就得到了全球主要國家和機構的高度關注。中國更是在去年10月24日,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方式,將區塊鏈上升為國家戰略。此次發改委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建設範圍,既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也是對去年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區塊鏈會議精神的落實。隨着防疫工作逐漸進入尾聲,疫後重建工作將大規模展開,大批區塊鏈項目和資金投入將潮湧而出,區塊鏈項目的建設熱潮即將在中國大地上湧現!

但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要警惕新基建熱潮中的區塊鏈項目爛尾!除了可能有一批打着區塊鏈旗號的偽區塊鏈項目強蹭熱點刮分項目和資金,更是因為區塊鏈從技術特點,到具體應用,以至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方式,都與以往的IT技術和信息系統建設截然不同。

一、多區塊鏈在技術方面有哪些特點?

區塊鏈概念誕生以後,以其數據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系統去中心化運行、去第三方信任、系統集體維護、交易可追溯等特點,為傳統互聯網應用拓展出了新的方向和可能。區塊鏈是幾種已有技術的創新組合,在不可信的環境中建立起了可信連接,這種新的功能給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帶來了新的改變可能。

但區塊鏈同樣存在很多不足。區塊鏈的數據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不可偽造,是建立在數據的全網一致性分發和冗餘存儲基礎之上,限於帶寬、存儲和計算能力,區塊鏈不可能直接承載大規模數據量的應用。目前的區塊鏈系統,更多也還停留在數據記錄層面,數據量小、類型單一,而無法對數據進行有效處理。

區塊鏈還表現出了與其他技術不同的特徵。其他技術,比如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更多表現為一種或一類技術,而區塊鏈則是幾種原本互不相關的技術的組合。如果説其他幾種技術的產生是技術創新的結果,區塊鏈的出現則主要是技術組合創新的結果,而不是技術創新的結果。

在應用方面,區塊鏈與人工智能一樣,是必須與具體場景結合的。無論是語音識別系統,還是AlphaGo圍棋系統,或是出行導航,所有的人工智能應用都是與具體場景緊密綁定的。將語音識別系統的人工智能應用於AlphaGo圍棋系統,是斷然行不通的。區塊鏈也一樣,其鏈上數據承載量小,數據全網一致性分發和最大程度的冗餘存儲,決定了區塊鏈系統的應用範圍必然是局部的而不是全局的,我們不可能將所有數據面向所有人在區塊鏈系統上開放,而只能在特定範圍內,向特定人共享特定數據。

二、區塊鏈能帶來哪些價值增量?

區塊鏈帶來的價值增量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基於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不可偽造,這將帶來所在機構和機構內部人員行為的公開透明,降低以至消除機構內部人員對機構及其他人的不信任。這個層面的價值主要是社會治理或組織治理層面的。

區塊鏈帶來的另一個層面的價值,同樣建立在區塊鏈鏈上數據的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不可偽造之上。由於所有節點在數據獲取和數據佔有方面具有平等地位,因而能夠在系統層面降低信息不對稱,進而有可能將原來的中心化他組織的業務系統,轉變為去中心化自組織的業務系統,從總體上提高系統效率。區塊鏈帶來的這一層面的價值主要是經濟層面的價值。

三、區塊鏈近幾年發展路徑有哪些偏差?

區塊鏈誕生以後,基本上還是沿着比特幣和以太坊規定的技術路線向前發展,雖然在技術創新、應用落地方面有一些進展,但總體來看,本質上的創新並不多。

區塊鏈帶給我們的最大啓發,是通過對幾種已有技術的重新組合,創造出了這些技術原本並不具備的新功能。因此,沿着這一技術發展方向,區塊鏈在技術領域的創新,更多應在於區塊鏈與其他技術的更新的組合方式的出現,以及在這一更新的技術組合之後的新的功能的展現。這種組合創新既包括了在區塊鏈現有技術架構內組合進新的技術工具,形成新的技術架構,甚至還可以打破現有區塊鏈體系架構,並與其他技術進行再結構化,構造出新的技術組合方式。但近幾年的區塊鏈技術發展,更多還是在區塊鏈已有技術體系中的某一個環節或某幾個環節上進行研發,在區塊鏈已有架構之上的局部技術優化。

無論是區塊鏈系統展現出來的獨特的功能創新,還是其功能創新所建立的系統基礎,區塊鏈都僅是信息系統的一部分內容,而不是全部內容。因此,區塊鏈的應用落地,也必然要建立在現有信息系統之上,並與其他技術相結合。試圖以單一區塊鏈系統應對所有應用場景的想法,註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在總體上也會侷限區塊鏈的落地應用空間。

一直以來,業界對區塊鏈應用的關注重點更多還是在基於“幣”的各種應用上,而對如何通過不同的技術組合創造出新的功能關注較少,對區塊鏈如何與其他技術工具結合關注較少,對區塊鏈如何與實體經濟結合關注較少,對區塊鏈如何創造價值關注就更少。

四、區塊鏈項目有可能在哪幾個環節爛尾?

隨着新基建建設內容的最終確定,從國家部委到各省市,一系列重磅政策接連出台,很快就將有一批區塊鏈項目出籠。但國家部委和各個省市政府下達的區塊鏈項目大部分應屬於“區塊鏈 ”類別,即通過區塊鏈的理念和技術,改造現有行業或產業邏輯,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也會有少部分項目會屬於“ 區塊鏈”類別,即在現有行業或產業中增加區塊鏈屬性,實現相關數據的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不可偽造。

但在大部分從業者對區塊鏈認識尚存偏差,大部分團隊缺乏將區塊鏈與實體產業深度結合能力的情況下,一大批區塊鏈項目恐將爛尾。具體來看,爛尾可能會在以下三個環節。

1. 項目無法按期交付

市場上一大部分區塊鏈團隊近幾年開展的所謂區塊鏈技術研發,多是對以太坊系統的粗糙模仿,這類團隊既沒有自己的技術創新,也沒有對比特幣系統、以太坊系統背後原理的深入學習與研究。技術上跟風嚴重,團隊規模小,技術實力弱,也缺乏對業務場景的深入理解。如果國家部委或省市政府的區塊鏈項目由這一類團隊承接,大概率項目會難以按期交付,甚至無法交付。

2. 應用無法落地

“ 區塊鏈”類項目落地還相對容易,一般只要求在某一個特定的環節或場景實現特定數據上鍊。這類項目可以在以太坊或超級賬本的基礎上改進實現,甚至在比特幣系統上改進也可以。

但“區塊鏈 ”一類的項目,其落地就不僅僅涉及到技術問題了。完成“區塊鏈 ”類別的項目,既需要對產業邏輯、業務場景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到現有產業邏輯和業務場景中隱藏在表象背後的根本性痛點,更需要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雲計算等工具,從整個信息系統建設和改進的高度,提出產業改造意見,並落地實施,最終形成綜合性的“區塊鏈 產業”解決方案。

3. 價值無從發揮

如果説前兩種項目爛尾還好鑑別,那麼,區塊鏈項目價值無從發揮在鑑別上也會存在相當程度的困難。

區塊鏈由於其鏈上數據的全網一致性分發和最大程度的冗餘存儲,將消耗大量的帶寬、存儲和計算資源。區塊鏈在總體上是一種非常低效的系統。如果不能通過業務流程的改進帶來總體效率的提升,或不能通過數據的全網公開透明帶來系統內信任強度的增強,那麼在系統上部署區塊鏈就是得不償失的。

這就需要在系統建設之前,對系統所在的產業邏輯和業務場景進行深入剖析。但目前大部分團隊都不具備這種能力,即大部分團隊最缺的是區塊鏈領域中的產品經理。區塊鏈領域的產品經理既需要懂區塊鏈業務邏輯,也需要懂區塊鏈技術邏輯,甚至還要懂更廣泛的產業邏輯和更寬泛的技術邏輯。這種複合性的人才少之又少。甚至一部分區塊鏈領域的意見領袖在談到區塊鏈時,仍然還停留在區塊鏈將如何如何,會如何如何的層次,而極少談到區塊鏈系統將如何具體落地,並將在哪個層面哪個環節發揮作用和創造價值。

五、小結

2020年被普遍認為是中國區塊鏈項目落地元年。各種政策和項目的推出,無疑會對區塊鏈的發展起到極強的推動作用。但區塊鏈項目不能為區塊鏈而區塊鏈,也不能為落地而落地。區塊鏈項目必須以應用落地為基礎,以價值創造和價值發揮為目標。只有充分解決了對區塊鏈認知不清、應用方式不明、建設目的不純等問題之後,才有可能直面區塊鏈系統建設可能存在的缺陷,從應用落地與價值創造兩個層面,推動“區塊鏈 ”戰略的落地和實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44 字。

轉載請註明: 警惕新基建熱潮中的區塊鏈項目爛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