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認為:5G剛剛發展,後面路還很寬、很長。但即便如此,關於6G的研究,華為也已經提前研究。任正非在談到6G技術時,曾宣稱“對於6G研究,我們也是領先世界的!”那麼6G研究是怎麼回事?
技術進步的雙駝峯理論
技術的進步普遍有一個情況,那就是大多數技術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很少有可能憑空出現新的技術,顛覆過去的技術。尤其是通訊領域,學者普遍認為通訊一代必須在另一代的基礎上建立,不可能建立空中樓閣。
一項新的技術提出以後,學術界會進行理論研究,然後產業界會希望實現這個技術,,但一般都會發現由於理論過於前沿,受到現有產業鏈的約束技術實現過於困難,就會轉入研究階段,經過5~6年的研究才能把一個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
當前5G正在全球展開應用,6G的學術研究也在同步進行
華為的5G技術是非常先進的,領先於歐美,領先於世界。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歐美國家的光纖普及率太低,只有25%,這樣他們的高速基站就得不到保證,而我們國家已經達到了91%左右,美英現在還需要補課。所以即便他們消滅不了中國的5G領頭羊華為,也要死死的拽住華為5G前進的腳步,以免自己在基礎未完成之前被甩得更遠。
6G的通訊基建是衞星
國際科技巨頭先後都佈局了低軌道通訊衞星,這種衞星距離地面只有1000千米,空間傳輸損耗較小,可以通過衞星之間的中繼傳輸實現全球覆蓋。
小米的董事長CEO雷軍就曾提出:希望國家引導和重視民營企業參與衞星建設。建立健全為商業衞星准入制度與規則,國家對民間商業航天事業進行扶持。
因此在下一個6年,通過衞星來實現6G低空軌道網絡覆蓋,是極有可能實現的。
6G新技術
6g時代的數據服務,用户數據的收集會更加準確,數據信息的分類會由於人工智能的不斷完善更加精確。
用户端:人物畫像更精確,從年齡到性格到消費喜好,甚至到健康醫療狀態,都會被雲端識別。
數據端:根據數據種類的不同,可以根據不同用户的不同特點根據不同特點,打上更精確的數據標籤。
可以通過用户的畫像,用户的行為,可以對用户對於信息的接受能力進行更準確識別對識別。可以理解為今日頭條的超級升級版。不但知道用户喜歡什麼樣的信息,還知道用户可以接受,超過自己多少認知範圍的信息,換句話説可以讓信息更有效的説服用户。
另外,據公開資料,5G的理論峯值可達10GB/S,使用5G的話,即使是容量驚人的藍光資源也可以秒下;但使用6G技術的話,理論下載速度可達每秒1TB,可以瞬間將整個國家圖書館轉移到雲端。速度還是其次,6G的出現將滿足無所不在的任意設備之間的信息傳輸,帶領我們真正進入物聯網時代。也就是説,5G將徹底解決大數據快速傳輸的問題,但真正實現萬物互聯的,卻是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