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微信支付分全面開放,或直連分付死磕花唄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科技

微信支付分全面開放,會反哺微信具有相對優勢的線下移動支付市場。支付之外,數據的沉澱也為分付創造更多可能。

自啓動“分付”灰度測試後,微信在金融業務上又出新動作。

近日,微信宣佈微信支付分全面開放,用户打開微信錢包即可看到自己的支付分。在以往的試運營階段,微信支付分並沒有獨立的開通入口,只能在接入微信支付分的商户所提供的服務中開通。

微信支付分從2018年年底開始試運營,部分線下生活類小場景陸續在小程序內接入微信支付分。在今年年初的2020微信公開課上,微信支付宣佈微信支付分已經覆蓋了30多個行業,用户超過一億,每個用户平均使用3.8次,超過80%的押金用户不再需要繳納押金,為用户節省了近千億押金。

微信支付分是對個人信用的綜合評分,其數據主要涵蓋身份特質、支付行為、信用歷史三個維度。支付行為是微信用户使用微信支付相關的消費行為,而信用歷史是與微信支付分相關的守約、負面情況。

從數據採集內容來看,支付分就是微信結合用户在微信支付註冊的身份信息和消費行為等數據,生成的一個依附微信生態內部的動態信用評分。支付分分值決定了用户是否有權利使用相關服務,例如500分以上才能享受先乘車後付款服務。

微信支付分主要的功能和場景為免押租借、先乘後付、便捷住宿等。當用户在已經接入微信支付分的商户使用支付分時,就能享受到免押、先用後付等信用服務。支付分頁面顯示,目前支持1035個信用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支付分未來存在付費使用的可能。根據《微信支付分用户服務協議》,微信支付分目前不收費,如後續有收費項目產生,平台將按照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提前以公告形式通知用户收費標準及收費時間。

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微信支付分一直被大家視為與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分對標,而分付更是與花唄分期產品邏輯相似,只要支付分和分付稍有動靜,便能擦出兩大巨頭交鋒的火花。

“微信支付將支付分與支付行為和支付場景綁定,是在嚴監管環境下探索信用業務出路。在芝麻分佔據龍頭的形勢下,微信重推支付分或許能對互聯網領域的信用評分市場造成一定衝擊。”金融科技從業者王明向「消費金融頻道」透露。

除了接入更多的商户,微信還開發多種工具組件提升支付分的打開頻次。微信支付團隊通過推出“微信先享卡”等卡券功能,把微信支付分擴展到更廣闊的支付場景,增強商户和用户對支付分的粘性。相比支付寶,微信在用户賬單厚度上不具備優勢,因此微信需要藉助生態中的電商、商户等渠道,讓更多的交易數據沉澱。

業內人士表示,支付分憑藉微信支付智慧36行戰略快速滲透各大消費場景,並且都直切高頻用户市場,這將為微信支付下一步業務佈局奠定用户流量和數據基礎。

在分付未上線前,支付分就已經上線並覆蓋了較多場景。支付分作為微信信用保障體系中的一項重要產品,很可能成為分付授信風控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消費金融業務中,數據是風控的核心,只要信用數據足夠立體且豐富,消費金融的風險防禦能力才有保障。

多位從業者猜測,微信支付分在滲透線下支付場景過程中,一方面能幫微信提升用户消費支付頻次,鞏固微信線下支付市場地位;另一方面藉助沉澱信用數據,微信可以發力信用支付產品以及其他金融業務。

微信支付分的一大優勢是覆蓋大量的用户。用户每天在生活消費場景中高頻使用微信累計了非常多的數據資產,這些信息成為了微信支付分產品團隊對用户立體化評分的數據庫。數據庫的形成有助於分付建立合理有效的風控模型,識別信用風險,進而降低信貸不良風險。

當然,分付的上線也能促使支付分信用模型更加完善。當分付接入更多的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之後,聯合放貸加強分付與資金方風控合作,用户每一筆貸款都會轉化為支付分數據庫中的信貸數據,最終輸出成支付分裏更加立體的用户信用畫像。

微信借支付分撬動的金融板塊或許不止於分付。作為一種信用數據,支付分還能提供大數據風控的功能,這塊商業價值也十分突出。某大數據公司員工表示,一般數據中介機構調取某頭部平台的信用分的客單價是每條一元以上。

在支付分及分付的推廣上,微信可以基於其龐大的服務商體系和社交用户體量推進,既能搶奪消費金融流量入口,又可增強用户粘性。微信支付、支付分、分付三駕馬車齊頭並進,似乎預示着微信與支付寶移動支付戰事雖告一段落,但消費金融戰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