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開放型”人工智能實驗室,北大科研成果轉化項目落户寶安

近日,北大科研成果轉化項目——詭穀子人工智能開放實驗室落户寶安區北大方正科技園。據悉,該實驗室將依託北京大學的優秀博士、碩士、教師資源及頂尖的學術資源,打造人才培養和項目開發結合的實驗室。

打造“開放型”人工智能實驗室,北大科研成果轉化項目落户寶安

據瞭解,該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為深度學習的全方位技術,包括基於深度學習的目標識別、目標檢測、生成對抗訓練、膠囊網絡、姿態識別、語義分割、醫學影像、智能製造中的機器視覺、雙目視覺、雙目視覺與雷達點雲的融合等國際前沿技術的研發,主要聚焦自動駕駛、工業品質與缺陷檢測、工業高精度3D測量,高精密視覺引導的理論研究和應用開發。目前,詭穀子人工智能開放實驗室研發出的視覺立體算法HLocalExp-CM,在國際權威的明德學院(Middlebury stereo benchmark V3)全球排名中名列第一。

此外,該實驗室還將以開放、共享的姿態,打造與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科技企業等交流合作的平台。“根據中國教育部門測算,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過500萬,因此企業招不到AI人才,小團隊很難把握AI核心技術,也很難全面跟蹤AI高速發展。”詭穀子人工智能開放實驗室項目負責人、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趙勇表示,當前國內的實驗室都是隸屬某高校機構、研究機構,主要服務於原依託單位,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開放”實驗室。

打造“開放型”人工智能實驗室,北大科研成果轉化項目落户寶安

趙勇介紹稱,企業可以向實驗室派遣項目工程師,由實驗室導師指導進行AI開發,同時與實驗室的學生、其他工程師一起研討。項目開發成熟以後,學生和學員可以直接加盟企業,形成企業的AI團隊,大大節省企業成本。實驗室同時接受其他高校學生、AI愛好者到實驗室進行探索和開發,充分展現北京大學“兼容幷包”的開放精神。

作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北大方正科技園致力於建設產學研N大基地。多年來,北大方正科技園來積極鏈接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孵化載體和創業羣體,通過產學研成果轉化,成功引進55個來自清華、哈工大、深大、香港大學、荷蘭烏特勒支大學、丹麥奧胡斯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項目。

【記者】胡百卉 崔潔

【作者】 胡百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72 字。

轉載請註明: 打造“開放型”人工智能實驗室,北大科研成果轉化項目落户寶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