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動周 創新看點多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科技活動周 創新看點多

小朋友在南京科技館舉行的新中國科技成就展上通過顯微鏡觀察芯片結構。 蘇 陽攝(人民視覺)

科技活動周 創新看點多

在長春中醫藥大學內,小朋友在吉林省科技活動周現場參觀“人工智能機器狗”。 顏麟藴攝(新華社發)

科技活動周 創新看點多

小朋友和家長在瀋陽科學宮參觀體驗。 黃金崑攝(人民視覺)

重組新冠病毒疫苗、幹細胞藥物、公共衞生防控智能解決方案、醫藥物資保障統計平台……在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主會場上,我國科技戰疫的各項成果和新進展集中亮相。

科技是抗擊疫情的有力武器。從快速的病毒基因測序和先進的檢測手段、疫苗的研發和臨牀應用,到數字化信息化的社區疫情防控和管理,科研工作、科技攻關在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今年的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技戰疫”板塊成為矚目的焦點。

走進活動周北京主會場,記者看到了不少抗疫“神器”。如融合體温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分析系統的可穿戴式智能體温計,測温精度達0.05度,可連續測温14天以上,實現對疑似人羣的提前預警、精準篩查,以及為應對秋冬季疫情防控需求而研發的更快捷精準、便於現場操作的快速檢測試劑。

在全國科技活動周線上“雲展廳”中,移動方艙醫院、24小時不間斷巡邏的無人紅外熱感監測車、可重複使用口罩技術、新冠防控藥物研發等新設備和新技術也悉數亮相。

全國科技活動周今年迎來20週年。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展示一直是每年活動周的“王牌節目”,今年也依然精彩。除了人們熟悉的玉兔號月球車、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海翼”水下滑翔機、“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衞星等模型展品也讓觀眾大飽眼福。

作為大國重器的代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標誌性成果之一、世界最大先進非能動核電“國和一號”通過模型演示向觀眾展示了綠色、安全的能源前景。據介紹,“國和一號”的材料與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0%左右,已完成國際原子能機構與國家核安全局的安全審評,進入示範工程的建設階段。

展區中,“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模型十分吸睛。鮮亮的橙黃配色、圓圓的魚形身材,配上一雙十分卡通的大眼睛,引人直呼“好萌”!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是“海鬥一號”的主持研製單位。工程師王福利介紹,“海鬥一號”可謂是“可愛與實力並存”。突破萬米核心關鍵技術、實現我國首次萬米作業,刷新我國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填補我國作業型全海深水下機器人空白……作為我國海洋技術領域裏程碑,它標誌着我國無人潛水器跨入全海深探測與作業的新時代。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梁勝向大家展示了一間正在運行中的智能工廠,在5G驅動下,工廠生產線大規模使用機器人、大數據等技術,效率比傳統工廠提升了60%以上。

“在工信部、科技部的指導下,我們已建成了一批智能工廠。5年來,經開區的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從1800億元提高到4200億元,但是一線的操作工從30萬人降到了27萬人。下一步我們還將積極參與智能製造標準的制定,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貢獻力量。”梁勝説。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脱貧攻堅之年,脱貧攻堅離不開科技力量。已打響“小木耳,大產業”名號的柞水木耳也出現在了北京主會場。陝西省柞水縣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趙國輝説,在科技部定點幫扶下,專家團隊為柞水木耳提供菌種研發技術支持,幫助當地農民脱貧致富。

(據新華社電記者温競華、張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9 字。

轉載請註明: 科技活動周 創新看點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