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雲網五週年:深耕工業互聯網 搶佔時代前沿

從十多人的小團隊發展到1600餘名員工的公司;從僅有1家子公司發展到擁有18家子公司;從僅有的專有云平台發展到擁有全國21個區域性平台、12個行業性平台……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航天雲網公司在成立的短短五年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作為全球首批、國內首個工業互聯網平台,引領我國工業互聯網的行業發展。

五載長歌奮進,五載砥礪前行。五年來,中國航天科工、航天雲網公司以央企使命、央企擔當,踐行國家戰略、引領行業發展、創造用户價值,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支撐治理能力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技術成果,打造了一批行業標準,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貢獻了航天智慧和航天力量。

航天雲網五週年:深耕工業互聯網 搶佔時代前沿

2019年,航天雲網公司入選工信部首批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進一步夯實工業互聯網領航者地位

高瞻遠矚 超前佈局

2015年,為落實國家戰略,中國航天科工打造了世界首批、中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平台——航天雲網,開啓了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序章。自此以來,航天雲網見證了工業互聯網大潮滾滾而來,並憑藉超前的戰略能力、創新能力、市場能力和艱苦奮鬥的精神屹立潮頭,持續引領行業發展。

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衞在談到航天雲網誕生的背景時説:“在全球同質化產能過剩的壓力下,一方面,定製化設計、單件小批量生產、個性化消費的潮流,推動着智能化、協同化和雲化的製造業技術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滿足標準化設計,大批量生產,同質化消費需求同時出現的所謂的現代企業制度,越來越難以適應智能化、協同化、雲化製造技術對於生產方式變革的要求。”可以説,航天雲網的創立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

航天雲網公司發展計劃部副部長鍾楠參與了航天雲網的相關論證工作。鍾楠提到,早在5年前的規劃論證階段,中國航天科工黨組領導就確定了“工業互聯網”這個定位。“今天來看,不僅這個定位非常合適,而且當年早早佈局提前走上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之路,眼光都是非常超前、長遠的。”鍾楠説。

年輕的航天雲網煥發着初生嬰孩般的蓬勃朝氣。2015年12月,航天雲網國際雲英語版上線,航天雲網正式進軍國際市場。2016年,航天雲網公司當選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技術標準組組長單位。

2017年,航天雲網藉助中國航天科工雙創活動的契機,駛向快速發展的賽道。當年4月,國領導人視察航天科工雍和航星科技園,點贊航天雲網;7月,在中國領導人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見證下,中國航天科工與德國西門子簽署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製造領域的戰略合作協議。2018年4月,航天雲網公司牽頭提出的《智能製造服務平台製造資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標準提案高票通過,成為國際上首個面向智能製造服務平台的標準規範。

航天雲網五週年:深耕工業互聯網 搶佔時代前沿

2019年,中央企業工業互聯網融通平台正式啓動

平台為基 匯聚生態

繼2017年面向全球發佈INDICS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台,2018年發佈CMSS雲製造支持系統等航天雲網核心架構及多款產品,2019年正式啓動中央企業工業互聯網融通平台、發佈航天雲網系統級工業應用以來,2020年航天雲網又重磅發佈“新基建”平台戰略,着力構建基於INDICS CMSS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台的新型基礎設施。

探究這背後的發展邏輯,一方面是平台建設不斷完善,從平台建設向平台運營的轉變;另一方面便是始終將用户放在第一位的核心價值觀念,從“我有什麼”向“你需要什麼”的轉變。

工業互聯網INDICS平台提供了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雲製造支持系統CMSS進一步落實到設備級、產線級、車間級、企業級、跨企業級的應用層面;“一腦一艙兩室兩站一淘金”系統級應用從使用場景出發,為不同角色的用户設計了不同的功能。

航天雲網黨委書記、董事長於亮認為,走在時代發展前沿,始終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是航天雲網發展的要義。“為用户創造價值就是航天雲網的價值。航天雲網致力推動數字化、智能化、雲化,就是幫助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

航天雲網五週年:深耕工業互聯網 搶佔時代前沿

2019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航天雲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於亮向嘉賓頒發平台“線上智庫”專家聘書

發展工業互聯網,平台搭建好,下一步就是企業上雲。“互聯網經濟時代,要想服務好實體經濟企業,必須解決好被服務對象的‘三啞’問題。這是雲網公司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區別於商業互聯網和公共服務互聯網的根本所在。”高紅衞曾在集團公司戰略管理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説。

中國航天科工從內部做起,進行啞崗位、啞設備、啞企業的“三啞”改造,並逐漸向社會企業推廣。航天雲網天智公司工業APP產品部部長谷牧也是從這時開始從事智能化改造的工作,最初其複雜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每個企業、每個車間的情況都不同,只能根據現場情況提供個性化、定製化的服務,用工業互聯網為企業賦能。”他説。

同時期,剛剛進入航天雲網的紀豐偉被委以重任,趕往江蘇常州進行企業數字化改造。紀豐偉一干就是兩年,直到航天雲網江蘇公司發展步入正軌。結合常州工業經濟類型複雜、企業規模不一、條件千差萬別的特點,江蘇公司提出了“一橫多縱”的平台體系和“五星上雲”的上雲模式,推動企業實現規模上雲。“常州模式”現已實現85%規模以上企業上雲,形成了工業互聯網的區域性產業集羣生態。

通過不斷地實踐,航天雲網摸索出了“大企業集成創新 中小企業應用普及”的服務模式,為用户提供“點餐 自助餐”的多種選擇。

截至目前,航天雲網INDICS平台已接入覆蓋航空航天、設備製造等行業近80萬台工業設備,匯聚工業APP2000餘個;為19個省、地市建設了區域工業互聯網主平台,為全國用户提供了2000餘個智能化項目及服務。據統計,相關企業客户普遍縮減研發設計週期30%至45%,生產效率提高25%至60%,成本降低10%至30%,用工減少30%至60%。

基於此,航天雲網建設規劃了以“平台總體架構、平台產品與服務、智能製造、工業大數據、網絡與信息安全”五大板塊為核心的“1 4”產業發展體系,實現了信息物理的有效聯通,探索了知識共享與轉化的新模式支持,形成了分佈式設計製造能力,構建了分級分類的安全防護機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鏈。

航天雲網五週年:深耕工業互聯網 搶佔時代前沿

被納入中德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項目的智慧雲製造服務研究與示範工廠

搶抓機遇 快速發展

2019年,中國航天科工啓動中央企業工業互聯網融通平台併發布航天雲網系統級工業應用。今年疫情期間,航天雲網充分發揮央企融通平台作用,聯合中國石化、國機集團等單位,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技術優勢迅速上線抗疫專區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同時,航天雲網推出“醫療衞生用紡織品防疫物資工業互聯網應用服務平台”,着力解決“缺材料、缺設備、缺專家、產能低”問題,為防疫物資產能供給保駕護航。該平台現已接到1077.58噸熔噴布需求,對接完成220.7噸,共涉及10億隻醫用口罩生產。

面對現階段疫情基本平穩的態勢,航天雲網也在思考,後疫情時代,我們還能做什麼?航天雲網天智公司總經理紀豐偉介紹,在新形勢下,航天雲網正在與工信部合作,進行產業鏈的斷點、堵點分析,助力供應鏈體系整合、重構;配合國資委進行產業鏈分析,發揮央企和國企的產業鏈帶動作用,優化組織生產;與國防科工局合作打造戰時狀態下的聯動保護系統,如果再遇類似情況,要能做到提前預判,快速組織生產。

疫情期間,在人員不能到場、需要復工復產的情況下,工業互聯網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和政府的認可和接受。兩會期間,“新基建”被寫入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工業互聯網正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

而與迫切需求相對的,則是該領域對於互聯網、工業、自動化都掌握的複合型人才的缺乏。

航天雲網自2019年開始,重點佈局產教融合產業,並於今年3月正式獲批工信部的工業互聯網人才評價機構,後續航天雲網還將推出工信部的緊缺人才認證,面向工業4.0培育人才。

不管是培育人才,還是迎接新挑戰,航天雲網都有着足夠的實力和底氣。

目前,航天雲網擁有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擁有呼和浩特、常州、南昌三地數據中心,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雲資源服務;擁有四川省工業雲製造創新中心、重慶市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貴州省工業信息安全創新中心等3個省級創新中心,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創新中心。航天雲網累計獲得專利授權92項;發佈78項標準,其中國家標準8項,《智能製造服務平台製造資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成為全球首個面向智能製造服務平台的國際標準;取得互聯網數據中心許可證/互聯網接入服務許可證(IDC/ISP)等各類關鍵行業資質71項。

新五年、新起點、新徵程。於亮表示,航天雲網將進一步明確“新基建”應用服務的平台戰略方向,圍繞應用場景和用户需求導向,從“以平台建設為重點”向“以應用場景為核心,以用户價值創造為重點,平台建設與運營並重”的戰略方向轉變,打通面向用户的“最後一公里”,助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將航天雲網建成國際領先、國內第一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代振瑩 李婧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87 字。

轉載請註明: 航天雲網五週年:深耕工業互聯網 搶佔時代前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