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從版本迭代、生態圈和存在問題幾個方面對工業互聯網的基本架構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工業互聯網”的概念最早於2012年由通用電氣提出,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光靠製造已不能贏得未來,工業從“製造”走向“智造”。
智能製造的兩個依託,一個是包括先進裝備、先進材料和先進工藝在內的工業製造技術;另一個就是包括智能傳感控制軟硬件、新型工業網絡、工業互聯網平台在內的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和核心: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即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户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緊密地連接融合起來。
工業互聯網對智能製造在決策、運營、生產、商業模式上都能起到支撐作用。
決策層體現在通過異構數據的整合和實時分析,幫助企業智能決策;運營層體現在通過企業內信息集成和企業間供應鏈的集成,幫助企業提高研發、管理、物流和供應鏈上的效率;生產模式上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智能裝備、智能產線、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提高產能,縮減人工和管理成本;商業模式上可以支撐企業開發互聯的智能產品和服務。
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從 2016 年 8 月的 1.0 版本演變到 2020 年 4 月的 2.0 版本。
從業務架構角度看,工業互聯網由網絡、數據和安全 3 大要素構成。
數據:驅動智能化工業的核心。
在傳統工業雲平台的基礎上,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採集工廠、車間等的運營數據,集成處理後反作用於生產控制;
網絡:工業數據傳輸交換和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支撐基礎,尤其是5G的發展,給行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和變革;
安全:工業互聯網健康運行的保障,重要性在持續提升。
工業互聯網的重點在於構建三大優化閉環,即優化生產運營決策的閉環,優化機器設備運行的閉環, 優化企業協同、用户交互與產品服務的全產業鏈、 全價值鏈的閉環,並進一步形成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 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等四大應用模式。
2.0 版本繼承 1.0 版本的核心,數據仍是其核心,見圖 9.2-4,將其拆分成4個層面:產業層、商業層、應用層、能力層。
產業層的主要定位是產業整體數字化轉型的宏觀視角, 商業層、應用層和能力層的定位則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微觀視角。
旨在從上至下,企業能跟隨工業數字化轉型的大方向,調整自身業務架構和能力,提高競爭力;反之,企業自身的數字化建設,能向上推動頂層產業的數字化變革。
圖9.2-4
把我們的視線從工業互聯網的大生態圈中拉回來,畢竟整個架構的實現,落地時還要從每個企業入手,設想下, 如果我是一個企業的老闆,我如何通過數字化的改革,縮減成本,提高產能,使得企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作為產品經理,我們的職責是幫助老闆實現數字化改革這一目標。把線下搬到線上這是第一步,這一步早在10年前就開始做了。筆者詢問過很多大型企業,基本上他們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統,從銷售訂單到最後交貨,但這些系統中好用的不多,主要原因有下面3個:
所以,我們現在的任務是:
要想解決企業內、企業間的所有問題,肯定不是靠一套系統就可以滿足的,我們來深入的分析下。
剩下的內容,會逐步更新到專欄中,敬請期待。關注我,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更新。
司馬特小隊,公眾號:司馬特小分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8年 互聯網資深產品經驗,多年B端產品管理經驗。具有多個從0到1的大型B端產品的孵化、重構、迭代經驗;主要教授產業互聯網產品相關的硬核知識點。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