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MD大中華區代理(酷友)
原標題《X for Extreme | VAIO PCG-X505/P 開箱》
2003 年 11 月 12 日,索尼發佈了最後一代冠以 505 之名的極致輕薄筆記本 ——PCG-X505。
X505 分為兩種型號:PCG-X505/P 和限量版 PCG-X505/SP。二者配置相同,均搭載 1.1GHz 主頻奔騰 M 處理器、512MB 內存、20GB 機械硬盤。SP 版創建性地使用了碳纖維背板,785 克的重量和最薄 9.7 毫米的厚度成就了彼時世界上最輕薄的筆電。而作為普通型號的 P 版,厚度同樣低至 9.7 毫米,重量則為 835 克。其身為 2003 年的筆記本,時至今日仍輕於一眾 X1 Carbon、MacBook Air 之流。
作為一名索粉(自認),X505 長久以來都是我憧憬的對象。高考後兼職打工,終於在閒魚淘到一部 X505/P,將人生第一桶金獻給了這台信仰機器。一點遺憾是包括電腦包與鼠標在內的許多原裝配件都沒有。
接下來正式開箱。
首先是快遞包裝,側面貼上了易碎品標籤,用一堆氣墊填得滿滿的,給賣家好評。
揭開層層嚴實的泡沫板和氣墊後,X505 的真容展現。細膩的黑色 A 面,綴以閃亮的鎳電鍍 VAIO 標誌,有着不輸今日的簡潔與硬朗。
機身長約 25.8 釐米,寬約 20.9 釐米,最厚處 21 毫米,最薄處 9.7 毫米。以如今眼光來看,仍能稱得上一台超極本。
大小與 12.4 吋 iPad Pro 相似
機身小巧精緻,單手可輕鬆持握
插個題外話,原裝鼠標已經佚失,特地去閒魚上 20 塊錢淘了個 VAIO 鼠標,合上是鼠標,展開能當電話,典型的索尼式奇思妙想。
轉向尾部,轉軸處淡淡的索尼標誌低調地展示着 VAIO 不凡的出身。
粗大的轉軸實質上是其可拆卸式電池,巧妙的設計用盡機身每一分空間。受時代之限,電池僅有 2000mAh 的容量,也註定了 X505 只能是一個追求極致輕薄的浪子。
拆卸電池後,機身僅 600 餘克
展開後,特異的 C 面呈現而出。鍵盤下置的排布依稀與 ROG 冰刃有異曲同工之妙。與冰刃散熱之功能不同的是,X505 的鍵盤下置純粹是為了極致輕薄。鍵盤下部無任何組件,20GB 機械硬盤、主板、PCMCIA 擴展槽均位於鍵盤 C 面上部的空白處下方,主板史無前例地由 10 層 PCB 板堆疊而成,以當年的宣傳語來説:只有 MD 盤大小。
ROG 冰刃 3S
由於取消了觸控板,在 G、H、B 三鍵間增加與 ThinkPad 小紅帽相類似的觸控點進行光標操作。
鍵盤採用日版配列,加印日文字根,共 87 鍵,包含經典 7 字形回車、獨立 F 區以及部分特殊按鍵(如:全角 / 半角切換鍵、¥ 鍵等等)。
鍵盤上方依舊有銀色的 VAIO 標誌,顯得分外精緻
與獨特的 C 面相呼應的,則是彰顯年代感的 B 面,粗大的邊框包裹着 10.4 吋的屏幕,在當今的全面屏之下已然顯得老態龍鍾。如果説 X505 合起來尚能使人亂了時間感,那麼它展開時的老態,不由得讓人驚醒,這原來是來自 17 年前的產物。
屏幕左側為奔騰 M 處理器標誌,右側為 Windows XP 標誌
再看側面,漆面已經斑駁,左側由左至右依次為 VGA/LAN 輸出、兩個 USB 接口、I.Link 接口;右側由左至右依次為 PCMCIA 擴展、3.5 毫米耳機孔。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其中右側 PCMCIA 擴展可插定製版無線網卡,筆記本展開時外側造型突出,而合上時則與 A 面平齊。
無線網卡,可熱插拔
目光後移,轉軸左側是電源接口,而右側則是電源按鍵。
按下電源鍵啓動後,指示電源的綠色光環幽幽亮起,在顯示器的微光下,與旁邊聳立的異形無線網卡交相輝映,彷彿外星科技。
黑暗中,瑩瑩綠光平添一分神秘
熟悉的開機畫面伴隨着經典的聲音,預裝 Windows XP 專業版,硬盤噠噠聲中等待良久,這是來自舊時代的開機體驗。
屏幕為 768×1024 像素,顆粒感十分明顯。與其它老顯示屏不同的是,可視角度相當寬廣,即使是角度極小的側面,屏幕顏色也依然可見。
側視略有泛白
「關於」界面
系統上全局日文,貌似改不了中文 (仍然在摸索具體的用法)
至此,我的關於 X505 的故事便已講完了。正如標題所寫,X 代表了極致,而 505 則是輕薄的象徵。這樣一台無關成本、無關市場的作品,超越了時代十數年。在我看來,它就是筆電設計的巔峯。X505 超越了時代,但也永遠地止步在了 2003 年,靜靜地望着一代代更新的筆電追趕它、超越它。我仍然在想,如果 VAIO 仍屬於索尼,時至今日,它又能誕生出怎樣驚豔的作品。但我想不出來,因為我再未見過驚豔甚於 X505 的筆電。
最後附兩張來自舊時代的合照
- 文章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酷安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