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中那些暫時沒有被打開的APP在幹什麼?它們可能在悄悄竊取你的隱私。有人通過手機APP啓動記錄功能發現,許多APP頻繁“自啓動”,讀取用户信息,有的甚至在十幾分鍾裏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
APP越界現象由來已久,很多用户深受其害。對此,有關部門多次展開專項治理行動,各種“小作坊”生產的APP逐漸絕跡。但這一輪的曝光證明,大公司未必就有高操守。許多窺探用户隱私的APP都是當前一些互聯網巨頭旗下的拳頭產品。或許也正是基於自身的壟斷地位,這些互聯網公司有恃無恐,直接將用户協議變為“霸王條款”。正如有用户所言,“今生撒過最大的謊莫過於‘我已閲讀並同意用户協議’”。想必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下載一款APP後,必須同意十幾項與自身業務無關的權限申請,否則APP就無法運行。這麼多年來,不是沒人較真兒。但投訴維權之後,客服要麼置之不理;要麼以“等待反饋”為理由搪塞,總之,沒有一家運營商願意真正予以解決。
明明都是“互聯網大廠”了,為何還要在用户隱私上“耍流氓”?説到底,還是為了一己私利。近些年,互聯網公司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提高廣告投放的精準度,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電商平台,都在竭盡全力收集用户信息。另一方面,頻繁的自啓動也有助於提高APP“日活躍用户”數量,營造出紅紅火火的觀感,以便進一步吹大估值、抬高股價。曾有業內人士披露,是否包含“灰色流量”能讓一個互聯網公司的流量口徑相差兩個數量級,具體用哪個可以“根據財報需求來調節”。説白了,窺私早已成了行業潛規則,互聯網公司之間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隨着“馬太效應”的增強,互聯網行業的“寡頭病”症狀愈發明顯,單純的市場競爭和用户評價已經不足以對其形成制約,急需外部監管力量的全面介入。別的不説,至少先要解決用户不全面授權,APP就無法使用的問題。特別隨着民法典的頒佈,“個人同意是他人能處理個人信息的法定條件”應該具有更多現實支撐。期待有關部門重拳出擊,別再讓後台裏的APP“信馬由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