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幕後故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桌子上的雕像,來自中國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體育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迎來開幕倒計時一週年之際,在瑞士洛桑奧林匹克之家,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皮埃爾·德·顧拜旦的辦公桌上籤署邀請函,邀請各國家(地區)奧委會及各位運動員參加北京冬奧會。

  視頻中,顧拜旦的雕像位於桌子左上角。

  這尊雕像正是由“為奧運喝彩”組委會向國際奧委會贈送的顧拜旦銅像。2017年,在紀念顧拜旦逝世80週年之際,“為奧運喝彩”組委會受巴赫邀請為顧拜旦鑄像。

  從左至右: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於再清

  巴赫對中國文化一直非常感興趣。他曾經説,奧林匹克運動創立之初就非常重視體育與文化的結合。這些美術作品是非常好的例子,表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對人類和平的祈福,這也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理念。

  在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週年之際,巴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還特意在主席辦公室的採訪背景加入了許多中國元素。

  在原有的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火炬(巴赫在那屆奧運會奪得擊劍金牌)、2020年東京奧運會火炬之外,加入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

  此外,還專門在桌子上擺放了一尊孔子雕像。巴赫介紹説,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於再清和中國藝術家把這尊雕像送給了他,“我對於孔子的哲學思想和對生活的感悟非常欣賞”。

  2020年春節,作為“為奧運喝彩”的項目之一,中國藝術家專程在洛桑把孔子雕像送給了巴赫。

  從左至右: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於再清

  對於作為採訪背景的畫作,巴赫介紹説,雖然是西班牙一位藝術家創作,但是主題是“Taijiquan”,是關於中國太極拳的。

  “這是這位西班牙藝術家送給我的前任的前任——薩馬蘭奇。這也反映了全球文化的融合,一位歐洲藝術家,創作了關於中國和亞洲文化的藝術作品。”巴赫説。

  採訪結束時,巴赫還用中文“春節快樂”,通過新華社向全國人民致以春節的祝福。

  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曾在《奧林匹克宣言》中指出:“奧林匹克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種源於內心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秉承這一理念,“為奧運喝彩”這一由國際奧委會授權的文化體育項目,旨在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相結合,宣傳、推廣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同時運用體育文化這一國際性元素的多元表達,通過奧林匹克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藝術,併為中國藝術家搭建走向世界的平台。

  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於再清表示,奧林匹克運動不僅僅是體育,裏面也有文化。通過講好中國故事,能夠有利於籌辦北京冬奧會。同時,通過舉辦冬奧會,也能夠使市場開發、文化建設方面有所提升,讓奧運經濟和奧運文化齊頭並進。“為奧運喝彩”正是希望中國老百姓、特別是年輕人,更多瞭解奧林匹克精神、文化、教育。

  中國文化也體現在冬奧籌辦的方方面面。

  冬奧會倒計時一週年發佈的火炬“飛揚”,中空開放的形態、內外飄帶纏繞,尤其是兩火炬的頂部可以緊密相扣,如兩隻手相握,代表不同文明交流互鑑、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奧會願景。

  去年召開的冬奧世界媒體大會上,共有400餘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記者視頻參會。冬奧色彩系統和核心圖形將用在電視轉播、制服、門票、特許產品等賽事相關環節,在這一領域的陳述過程中,有媒體在會議聊天室留言:“這條留言不是提問,而是一個感受,這些色彩和圖形太美了!”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核心圖形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藉助科技手段,將京張賽區山形及長城形態,與象徵文化的《千里江山圖》青綠山水、充滿動感與力量的線條、中國書法的韻味、運動員的比賽激情、賽場的滑道和前沿科技相融合。

  國際奧委會媒體運行部前總監安東尼·埃德加説:“我個人非常喜歡本屆冬奧會的‘外觀’,它代表了中國偉大而古老的遺產,融合了時尚的顏色和樣式,呈現出非常現代的美學,它將在世界各地的電視上‘跳舞’。”

  此外,冬奧會會徽“冬夢”、冬殘奧會會徽“飛躍”運用中國書法和漢字的藝術形態,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藴與國際現代風格融為一體。

  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將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體現了冰雪運動和現代科技特點。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則以燈籠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代表着收穫、喜慶、温暖和光明。

  至2020年底,冬奧全部12個競賽場館完工。“冰絲帶”“雪如意”“水晶鞋”……這些充滿中國詩意的冬奧場館英姿初現……

  通過籌辦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北京,這座將成為全球首個夏季、冬季奧運會舉辦城市的東方文明古都和現代國際大都市,也又一次在奧林匹克歷史上留下鮮明的文化印記。

  記者:姬燁

  新媒體編輯:吳俊寬

  簽發:梁金雄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