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是由明末清初陳王廷創編的,拳理拳法的形成有三個來源。
一、根據《易經》的陰陽學説,作為拳理的依據。
二、以道家養生術和經絡學説,作為拳術內功的依據。
三、以戚繼光的拳經等技擊典籍,作為為創編套路外功的借鑑。
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內外兼練的,即健身又包含技擊含義的武術項目。
因此陳氏太極拳是一門武術,又是一門修心養身之學。
原來一項不外傳拳法到陳氏十四世,陳氏太極拳第6代傳人陳長興把拳傳給了外姓人楊露禪。
之後發展成了楊氏,武氏,吳氏,孫氏等各個門派。
陳式太極拳主要特點:
具有剛柔相濟,開合相寓,快慢相間,順逆纏絲,螺旋虛實互換,節節貫穿等。
倒換虛實強調當走下弧;
大小動作都要講求包含技擊含義,做到體用兼備,保持其武術風格。
83式家傳拳架特別強調拳架要求中正安舒,並在這個基礎上要求肌體各個部位的勁力對稱平衡。
例如:一系列的動作強調陰陽平衡,有上有下,逢上必下,前發後踏,左發右踏,右發左踏,逢左必右,逢右必左,有內有外,內外兼修等。
身法上對拉拔長相吸相系,強調“對稱性”,勁要八面支撐;重視胸腰摺疊,丹田內轉(帶動)。
比如:
“金剛搗墜”右手握拳上提,右腿提膝,胸腰則必向下松沉。
“金雞獨立”手上升,身下沉。總是有上升必有下沉,使部位保持重心穩定虛實平衡。
“懶扎衣”“單鞭”的定氏,前者又發則左塌;後者左發則右塌。
“六封四閉”雙臂向前上擠發,右臂則必須向左後下踏。
“白鶴亮翅”上開下合,閤中有開。(腳合膝開)做到舒展之中有團聚之意;緊湊之中有開展之功,勁力既有力學依據,外形又有均稱之美。
“掩手肱拳”發勁,既有體現剛中寓柔,松活彈抖;又體現“前發後踏”。右拳前發,左肘後撐。
現代的運動生理學的標準中描述,運動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達到鍛鍊的目的,才可能對增強人體健康,特別是對人體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產生較大的影響,使人體機能提高。人體機能是指就是“心肺功能”的提高。
《內經》描述健康的人是“上虛下實”的,人體下肢肌肉比例又明顯高於上肢。許多先進的體育項目都注重加大下肢的運動量。太極拳也不例外,本身就是活樁,身體基本半蹲的打拳。下肢力量的鍛鍊特別明顯,且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從而對腿部的力量、耐力達到充分的鍛鍊。
對習練太極拳兩年以上的學員進行調查反應其心肺功能明顯增強,尤其大腿肌肉明顯發達於其他運動。肥胖的人達到了減肥的效果,瘦弱的人增加體重。身體本能的達到一個平衡。
打拳鍛鍊的就是隨時能保持自身的平衡。
包括太極拳後期推手的對練,主要的目的就是設法破壞對方的平衡,同時又掌握自身的平衡。
這些都要掌握運動中的兩種虛實:
站立時重心多的為實,重心少的為虛。
踢腳時支撐的為虛,發力的為實。
除獨立步之外,重心一般都“四六分”,但也可以“三七分”“二八分”。
總之人要在這種虛實的情況下保持身體的平衡,就需要花功夫來掌握。
知道腿部的虛實和重心分配再掌握其運動規律,胸腰配合做摺疊往復順逆纏絲的運動。運動中求着勁,這種勁正是利用人體“螺旋力”發勁。
所以説腰腹是全身勁力的主宰。
人體腹部臟腑最多,是全身氣血匯聚之地,也是經絡貫通上下表裏的樞紐。
每一次胸腰摺疊都使腹內臟器進行一次温柔的自我按摩。
例子:“懶扎衣”接“六封四閉”
“庇身錘”
“左衝右衝”。
因此太極拳並非不講力,功與力是緊密結合的,沒有力根本不可能發揮巧的作用來制敵。
這種力不同於一般的“拙力”。是在全身放鬆的前提下以螺旋形式發出來並富有彈性的力,為了區別於一般的力,把它稱為“勁”。
陳家溝把這種勁叫“一格靈”,武術界把它稱為“寸勁”。
是在身體放鬆的情況下由大腦指揮,再由腰脊總樞紐結合螺旋形式使目標集中在一個點上發射。因此不善於松活也就談不上彈抖勁。
“收之氣歸丹田; 發之氣灌四捎。
太極拳這個特點,即便是在冬天非常寒冷,一趟拳打下來的四肢應該是發熱的。手心,指肚是發熱的。練完以後全身舒適,精神抖擻。
實踐證明打拳時可以得到平時難以得到的平靜。肢體即使在進行難度較大的運動,頭腦卻得到修整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