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下鵬上”,國足換帥能否換來一線生機

坊間早有國足主帥“鐵下鵬上”的傳聞,今天,兩隻靴子都已落地。

據中國足協官網消息,日前,李鐵向中國足球協會提出辭去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職務的請求,中國足球協會同意。經廣泛徵求意見,中國足球協會研究決定,聘任李霄鵬擔任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職務。

雖然足協並非在12強賽小組賽4輪結束之後換帥--當時國足仍有打入前三的希望,但這種“快速辦理手續”的勁頭,依然值得認可。

李鐵下課,是必然的結果。由於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在排兵佈陣特別是在歸化球員使用上表現出極其業餘的一面,李鐵在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上,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且因在中澳之戰賽後發佈會32分鐘訴苦、炮轟球迷,以及微博打廣告等表現,李鐵既輸了業務,也失盡人心。事實證明,幾次響徹網絡的“李鐵下課”並只不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更多的是看透問題實質後的泣血之呼。

客觀而言,李鐵執教國足以來,並非一無是處。在40強賽小組賽中途裏皮不負責任撂挑子留下一地雞毛的艱難時刻,李鐵率隊完成了40強賽後面幾場硬戰,特別是在中立場地擊敗國足苦主敍利亞隊,可謂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生生把國足帶出絕境。這份成績不容抹殺。

但其後,這位裏皮的得意弟子,卻恍若換了一個人,不僅昏招迭出,而且有任人唯親、固步自封之嫌,一手把爭得小組第三的希望全然毀掉,落得6輪僅得5分、實際已經出局的境地。這是他必須承擔的責任。他主動辭職,也算是“識時務”。

換帥是必然選擇。但選擇誰來接棒做主帥,大有學問。

為今之計,換帥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必須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12強賽出線,而是為國足的未來打基礎。

12強賽,國足僅剩4輪,就算請來神仙,也很難“填坑”。而且眼前這支國足老化嚴重,連吃多場敗戰也令信心減損,必須寄望於未來予以“回血”。選擇一個懂得培養和任用年輕人,善於卧薪嚐膽的教練,以開啓國足的長期重建計劃,是最核心的任務。

李霄鵬是不是這樣一個人選,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但站在理性、務實分析的立場上,人們有所疑慮也是正常的。

和李鐵一樣,李霄鵬也是國足黃金時期出品的出色戰將之一,在中超江湖經過了歷練,於2018年和2019年榮獲中超最佳教練獎,而且有過中國女足執教史--只不過帶隊女足成績平平,甚至可謂糟糕:帶隊出戰26場比賽,戰績為7勝6平13負,期間中國女足先後遭遇首次無緣世界盃及首次無緣奧運會。在他接手武漢隊之後,帶隊成績也乏善可陳,武漢隊一直在保級邊緣掙扎。

有意思的是,國足在小組中同樣作為“保級生”角色。

長遠來看,李霄鵬能不能把哀聲一片的國足帶出低谷,帶出新氣象,是前所未有級別的困難考驗。

讓李霄鵬做一個“過渡型”教練,可能是合適的,但這似乎並不是足協想要的。看上去,足協是要在“土帥到底”的路上走下去,是以試了一個李鐵還不夠。但國足的建設,真的不是一件“試錯”之事,而是需要從科學發展的高度和全局出發,完成革新式救贖。

相對而言,人們可能更希望那些更看得懂年輕球員“説明書”、更能跟上國際潮流的名帥來擔綱大任。少帥李霄鵬究竟能比少帥李鐵強多少呢?恐怕很難回答。

説起來,讓李霄鵬接任,最明顯的好處是,李霄鵬從武漢隊離開,李鐵從國家隊回到武漢隊。這種互相接替、無縫對接可謂“絲滑”。但是這種便利,對國足的發展和未來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只能希望李霄鵬不辱使命,但這種希望多少摻雜着些忐忑。

(原題為《“鐵下鵬上”,國足換帥能否換來一線生機?》 伍裏川)

舉報/反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4 字。

轉載請註明: “鐵下鵬上”,國足換帥能否換來一線生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