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青少年籃球培訓工作25年的宋曉波——
只要熱愛,那就上場吧(關注深耕基層的老教練)
本報記者 範佳元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25日 第 15 版)
核心閲讀
中國女籃前國手宋曉波曾與隊友一道在國際賽場上連創佳績。退役後,她當過教練,後又創辦了俱樂部,25年來一直專注於青少年籃球培訓工作。如今,擔任中國籃協青少年委員會主任的宋曉波,仍然在為中國籃球築基的路上忙碌着。
1958年出生的宋曉波曾是中國女籃的主力隊員。1983年第九屆世界女籃錦標賽中國隊獲第三名,她入選最佳陣容。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宋曉波帶傷上陣,幫助中國女籃歷史性地奪得奧運會銅牌。但受傷勢影響,奧運會後宋曉波選擇了退役。
在短暫擔任國家隊女籃助理教練之後,宋曉波曾赴國外擔任教練,回國後她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籃球俱樂部,組織各種青少年籃球培訓和比賽。2018年,宋曉波擔任中國籃球協會青少年委員會主任,她表示,青少年委員會要在擴大青少年籃球人口、規範青少年籃球培訓市場的過程中起到引領作用。
海外執教經歷,讓她決定從事青少年籃球培訓
退役時,宋曉波年僅26歲,正巧澳大利亞的一家籃球俱樂部向她發出了執教邀請。到了澳大利亞,籃球運動在當地火熱開展的景象打動了宋曉波。一大批社區俱樂部的存在,讓孩子們打球很方便,只要喜愛籃球,就能接受正規的訓練。海外執教時的深切感受,成為宋曉波回國後決定從事青少年籃球培訓工作的主要原因。
1996年,宋曉波籃球俱樂部在北京正式成立。這是國內第一家個人創辦的市場化籃球培訓機構,與體育系統體工隊的培養方式有很大區別。
依靠社會力量辦體育,宋曉波表示當時自己也是“摸着石頭過河”,國內可以借鑑的經驗很少。“當時想着只要有100人報名就不虧本,但沒想到報名學員達到了700人,我又趕緊租了6塊場地。”回想當時的情景,宋曉波記憶猶新。
成立籃球俱樂部,給熱愛籃球的孩子搭建平台
俱樂部“起跑”順利,很快就進入了良性循環階段,每期來報名的孩子源源不斷。然而在當時,人們對孩子從事體育運動訓練還是抱有固定思維,很多望子成龍的家長總是要問宋曉波這個問題:“你看看孩子是不是打籃球的料?”
對此,宋曉波總要向家長解釋她開展青少年籃球培訓的初衷:“我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給熱愛籃球的孩子搭建一個平台,讓他們接觸籃球。為此我們制定了統一的訓練大綱,配置了專業的教練,每週都有訓練和比賽。”宋曉波認為,讓孩子們接觸籃球運動,這一點非常重要。
多年的執教經歷,讓宋曉波對籃球的“塔尖”和“塔基”的關係看得更加清楚。她認為,中國籃球近年來遇到的成績起伏不定、隊伍青黃不接等問題,根源在於基層籃球發展欠佳。宋曉波説:“過去很多球員都有自己一招制勝的‘絕活’,這在現在的球員身上不太明顯,説明我們在選材面上受到了侷限。”
20多年來,數以萬計的學員從宋曉波俱樂部和訓練營中走出來。有人從事職業籃球及相關工作,有人以籃球為特長考上理想的學校,還有人把籃球變成生活裏不可或缺的興趣愛好……這正是宋曉波當初創辦俱樂部時希望看到的圖景,“打籃球,給了孩子一份特殊的經歷。至於未來如何發展,選擇權在每個孩子和家庭手裏。”宋曉波説。
面對青少年籃球普及和提高,始終保持清醒
隨着體育產業發展、相關政策扶持,以及家庭教育理念的改變,以青少年為主體的市場化籃球培訓機構數量如雨後春筍般增長,與此同時更多社會力量和資金也開始向體育培訓領域傾斜。
在宋曉波看來,青少年籃球普及和提高是個系統工程,對此要有清醒認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青少年籃球是件好事,但也要有所辨別。曾有人看到籃球俱樂部辦火了,過來説要和我合作,可是到最後發現對方是以賺錢為目的,對籃球本身沒有太大的幫助,這樣的合作我都拒絕了。”宋曉波説。
作為中國籃協青少年委員會主任,鼓勵女孩打籃球和提高基層教練執教水平,是如今擺在宋曉波案頭的兩項主要工作。
據介紹,目前參與籃球運動的青少年男女比例是“10∶1”,尤其是女生能參加的比賽相對很少,缺乏展現的機會。在宋曉波的發起下,為帶動國內女籃運動發展的“粉色風暴”賽事應運而生。“我們的口號就是‘上場吧,女孩!’,展現女生打籃球的魅力。我們還採取‘3+1’的形式,就是3個女生帶1個男生同場競技,以提高賽事的關注度。”宋曉波説。
在基層籃球方面,宋曉波認為,教練水平是青少年籃球培訓的重中之重。在自己的俱樂部中,宋曉波堅持親自挑選教練。她説:“中國籃協正在進行分級教練培訓,未來會有更多教練持證上崗。我們應該把基層培訓時間作為教練升級的一項條件,讓更多高水平教練在基層執教,這樣才能提高中國籃球的整體水平。”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