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賽杜練習中國武術。 黨田野 攝
中新網西安10月4日電 題:馬裏小夥的“功夫夢”:動靜之間,攻守有道
中新網記者 張一辰
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武館裏的非洲小夥賽杜,招式之中顯剛柔並濟之美,動靜之間展中國武術氣韻。
2018年,賽杜從馬裏來到中國求學,雖從小對中國武術鍾愛有加,但能夠遠渡重洋到達自己“功夫夢”開始的地方,則讓他感嘆“是巧合也是命運”。
“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中國功夫,主要是受到李小龍、成龍的電影影響。記得上小學的時候,週末社區經常播放露天電影,其中有很多是來自中國的‘功夫片’,我和小夥伴一邊看一邊模仿其中的武術動作。”賽杜談起與中國武術“邂逅”的往事。
隨着賽杜對中國武術的熱愛持續升温,他開始在家鄉參加武術班進行研習。“當時的武術老師是馬里人,雖然每天的鍛鍊令我對中國武術的認識逐漸清晰,但總覺得還是缺了點‘中國味’。”
時間指向2016年,大學畢業後的賽杜偶然獲悉,在巴馬科(馬裏首都)的孔子學院學習漢語通過考試後,可以去中國留學。是在家鄉的企業找份工作?還是去東方古國探尋功夫之道?答案已瞭解然於胸。從西非到東亞,從巴馬科到西安,人未至但心已隨。
賽杜目前就讀於長安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在他剛到西安時,此間的氣候、飲食、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令其意識到自己的“東方之旅”並非坦途,然而,彼時漢語生澀的他,已迫不及待要與中國功夫“親密接觸”。“我報了一個‘正宗’的武術班,開始跟着中國的師父練習武術,一節課下來,我渾身痠痛。”賽杜直言,“原來真正的中國武術是這個樣子。”
作為賽杜的教練,馬超長期致力於中國武術文化的傳播,在他的眾多“洋弟子”中,賽杜令他印象深刻。“在習武過程中,協調性、柔韌性往往是外國學生的‘短板’。為此,賽杜訓練時非常認真,儘管有時訓練量較大,他也從不缺席,這是意志力的體現。”
如今,賽杜對於中國武術的理解早已不再侷限於電影中的橋段,衝拳、劈掌、弓步……賽杜的一招一式行雲流水,攻守有道。行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從大雁塔到鐘鼓樓,從明城牆到碑林,賽杜愈發覺得自己融入這座城市的文化之中。
“祖籍陝西韓城縣,杏花村中有家園。”秦腔《三滴血》的經典唱詞,賽杜已熟記於心,哼唱起來頗有“老陝”之韻。“我唱秦腔的時候,我會給家人發穿着戲服的照片,讓他們瞭解西安當地的文化。”
誠然,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無論是練武術還是唱秦腔,賽杜的中國朋友越來越多,漢語也越來越嫺熟。
“初來西安時,我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名遊客,而今,我會説,我的未來或許就在眼前、就在這裏。”賽杜如是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