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冰上“火苗” 夏日“春耕”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記者李嘉)仲夏時節,暑假將至。和大多數正在準備期末考試的大一學生相比,陳虹伊的這個夏天要更加忙碌一些。等待她的不僅僅是一個學年的收尾,還有一個新賽季的開端。

  陳虹伊近期訓練視頻。

  夏天是冰雪項目的休賽期,但花樣滑冰運動員要在此時就開始為新賽季做準備。冬季賽場上的收穫,離不開夏天就開始的耕耘。這種夏種冬收的訓練節奏,陳虹伊再熟悉不過。為了儘快找回狀態,她聯繫了一家冰場,這段時間一直堅持每週三四次上冰訓練。

  “我現在主要先恢復滑行訓練,然後慢慢恢復跳躍。”剛下冰的陳虹伊一身運動裝,紅撲撲的臉上還掛着汗珠。雖然錯過了北京冬奧會,但這位還未滿20歲的女子單人滑名將並不想就此告別賽場。“我還是要練下去的。下賽季,只要國家需要我,我就上。”她説。

  陳虹伊目前就讀於北京體育大學,對於課業之餘給自己安排訓練,練習花樣滑冰已經14年的她早就遊刃有餘了。

人物 | 冰上“火苗” 夏日“春耕”

  陳虹伊在什剎海滑冰。

  “我很慶幸自己一直沒有放棄學業,走專業道路後一邊上學一邊滑冰確實很難,但我以前的班主任一直跟我説,人不只有一條路可以走。我自己也覺得學習很重要,而且學習知識能讓我更好地理解滑冰,視野也更開闊。”

  進入專業隊前,陳虹伊一直自己找冰場訓練,曾經一天跑遍京城好幾個冰場,只為找到一塊人少的冰面。後來她進入了北京世紀星俱樂部,開始邊上學、邊滑冰。2018年進入國家隊後,她繼續兼顧上學和訓練。

  陳虹伊回憶説:“我記得有好幾年我都是早上上學,中午放學出來滑冰,下午再回去上課。放學回到家寫作業,吃完晚飯能歇上10分鐘,就要去上冰。然後再有一場陸地訓練。晚上回家以後繼續寫作業,過了11點我媽就得讓我睡覺。那時候一天可能我只能有10分鐘屬於自己的時間。”

人物 | 冰上“火苗” 夏日“春耕”

  “上學的時候我特別怕和其他同學不一樣,考試我也想分數好,作業我也不能少交。放學去上冰,我下了冰就馬上寫作業,冰鞋都是我媽給我脱,因為我實在是沒時間。”

  這位北京姑娘對滑冰的熱愛是從紫竹院公園的野冰上開始的。小時候父母帶着她玩野冰,沒想到她一接觸就喜歡上了這項運動,纏着父母要學滑冰。12歲時她在全國比賽上嶄露頭角,16歲進入國家隊。2018-2019賽季,她參加了18場國際比賽,成為隊裏的“勞模”,她和她的暱稱“火苗”也為冰迷們所熟知。

  陳虹伊身材修長,動作優美,在冰面上辨識度很高。冰面上的“火苗”被冰迷們稱為“冰美人”,下了冰的她卻名副其實地像火苗一樣熱情活潑,會邀請隊友林姍回家一起包餃子過春節,閒暇時會和朋友們去玩密室逃脱遊戲,還是個“大廚”,拿手菜是宮保雞丁和麻婆豆腐,在網上也經常發健身視頻,和網友們互動。

人物 | 冰上“火苗” 夏日“春耕”

  今年年初,陳虹伊和林姍在什剎海滑冰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讚美她優美的身姿和流暢的滑行。陳虹伊説:“當時有個朋友説我是他家孩子的偶像,小孩子想和我一起滑冰,正好林姍也在,我們就去了什剎海。在室外冰場滑感覺特別不一樣,因為我之前一直封閉訓練,在室外冰場心情特別好,我們就想隨便玩玩,視頻也是隨手一拍,沒想到受到那麼多關注。”

  陳虹伊説,花樣滑冰還是一個小眾項目,但也是一個很“圈粉”的項目,希望自己能夠帶動更多人、特別是青少年願意去了解花滑、嘗試花滑、愛上花滑。“我小時候練花滑的時候就希望能夠遇到一個滑得特別好的哥哥或姐姐,把他(她)作為我的目標、我的動力。所以我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現在學滑冰的孩子們的一個目標和動力。”

人物 | 冰上“火苗” 夏日“春耕”

  陳虹伊近照。新華社記者李嘉攝

  陳虹伊目前訓練的冰場是商業冰場,一般情況下她都要在冰場對外營業前上冰,但有時也會遇到來滑冰的孩子們。“有的小孩認出我來後,我能看到他們兩眼發光的樣子,就像我自己小時候一樣。都説一個偶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當別人的偶像,但是假如有小朋友以後在花滑有所成就的時候説,是看了我滑冰被鼓勵才堅持下來的,那我心裏會特別特別滿足,會覺得自己非常有價值。”

  這個夏天,冰上“火苗”還將為迎接新賽季繼續她的“春耕”。某個不經意間的四目相會後,中國花滑希望的種子也許已悄然發芽。

  編輯:張悦姍、黃緒國、王沁鷗、程靜雅(實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90 字。

轉載請註明: 人物 | 冰上“火苗” 夏日“春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