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場館煥發新光彩

老場館煥發新光彩

10月16日,“相約北京”亞洲花樣滑冰公開賽在首都體育館落幕。圖為中國雙人滑組合彭程(左)/金楊在當日的表演滑中。
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攝

10月13日至16日,“相約北京”亞洲花樣滑冰公開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行。本次賽事是首都體育館時隔4年迎來的首場國際賽事,同時也是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項目的測試賽。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30餘名選手提前體驗北京冬奧會的正賽冰面,“最美的冰”收穫廣泛好評。

自1968年建成以來,首都體育館承載着新中國體育發展史的珍貴回憶。為迎接北京冬奧會的到來,首都體育館2018年開始升級改造。而今,伴隨着北京冬奧會臨近,這座“53歲”的老場館煥發新的光彩。

新節目帶來新期待

“在北京冬奧會的場館,感受到了很熟悉的味道。”中國選手韓聰説。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作為國內第一座室內製冷冰場,首都體育館便開始成為中國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的訓練基地之一。

本次比賽,2018年平昌冬奧會雙人滑銀牌得主、中國組合隋文靜/韓聰獻上新節目。15日下午進行的自由滑比賽中,二人伴着《憂愁河上的金橋》翩翩起舞,採用了全新的節目編排,最終以223.48的總分獲得冠軍。

“這次測試賽的新節目,我們實際上降低了難度。”隋文靜説:“第一次適應冬奧會的場地,也是第一次適應新節目,我們希望留有更多餘地,將節目的流暢性和更好的狀態呈現給大家。”

煥然一新的場館,為參賽選手注入更多信心。“在我看來,這是最好最先進的冰場。”中國男子單人滑選手金博洋收穫一枚銅牌。中國組合王詩玥/柳鑫宇奪得冰舞冠軍。“恢弘的場館體現了冬奧籌辦的精心,祖國的強大一直是支撐我們內心的強大力量,激勵我們在賽場上奮鬥”,隋文靜和韓聰表示,“北京冬奧會,在這裏升國旗奏國歌是我們的目標!”

新裝備保障新功能

測試賽上驚豔亮相的不止選手,靈活的電力巡檢機器狗、“不怕撞牆”的無人機、智能體温貼……場館的高科技裝備全方位保障測試賽運行,強化場館功能,彰顯科技冬奧魅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測試賽期間,我們首次使用全數字化保障模式,搭建冬奧電力運行保障指揮平台,對場館供電設備實現全數據量精準採集,消除數據盲區。”首都體育館場館(羣)運行團隊電力經理李清濤説。

針對有限空間、密閉空間等複雜電力巡檢環境,機器狗內置智能感知模塊,掌握多種仿生步態,跨越障礙、反饋信息等都不在話下;防撞無人機採用球形燈籠外罩設計,熱成像鏡頭能根據各區域温度差,精準判斷故障點位置。

經過改造,首都體育館已實現5G全覆蓋,通過佈設的40台4K攝像機陣列和3台8KVR相機,觀眾可體驗到360度自由交互觀賽,戴上VR頭盔,比賽畫面更清晰、更真實。

在疫情防控方面,智能裝備同樣大展身手。步入場館,幾台智能感控機器人緊張忙碌,不僅在入口處精準測温,還可以到重點區域執行環境消殺任務。首都體育館場館(羣)運行團隊防疫副主任趙成芳介紹,本次測試賽應用了氣溶膠監測等科技防疫手段,做好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預案,還安排了應急隊伍。

新面貌迎接新考驗

為迎接北京冬奧會,首都體育館改擴建工程、冬奧賽事中心、運動員公寓、花滑訓練館等項目在過去3年間陸續完工。“很新”,是國際滑冰聯盟副主席亞歷山大·雷克寧對於場館的評價。

本次賽事對標冬奧會賽時29個業務領域測試要點,採用冬奧會賽時計時計分系統,對指揮體系、場地設施、場館運行、服務保障、城市綜合保障等方面都進行了有效檢測。

自10月5日起至12月底,“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將作為北京冬奧會前的測試賽陸續在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賽區展開。率先結束的亞洲花樣滑冰公開賽和速度滑冰中國公開賽均收穫積極反饋。

“根據國際奧委會收到的反饋,無論是技術運行角度,還是選手個人感受,這些場館都為運動員提供了上佳體驗,也獲得了一致好評,這是我們非常樂於見到的。”北京時間17日凌晨的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會議後,國際奧委會體育主管基特·麥康奈爾表示,這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賽事組織運行測試。

10月21日至24日,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盃又將在首都體育館舉行,“冰場轉換”成為比賽間歇的重頭工作,此外,300餘名境外人員抵達,也對運行團隊提出了新的考驗,期待這座歷史悠久的場館屆時繼續綻放新的光彩。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18日 14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41 字。

轉載請註明: 老場館煥發新光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