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一半球隊中性名被足協否決:沒內涵沒文化,球迷怒懟多管閒事
隨着元旦假期的結束,根據足協規定的中性名字開始實施,大多數職業俱樂部都將自己球隊的名字上報給了足協。昨天是足協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而足協也對各支球隊的中性名字進行了初步審核。那麼到底情況怎麼樣呢?
據東媒記者報道,儘管很多球隊都將名字上報,但是實際效果並不理想,甚至沒有達到預期。
據悉中超以及各級職業聯賽球隊的名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無需改名的球隊,這裏面只有兩支球隊,大連人和上海申花,以及正在竭力保留名字的北京國安;第二類是以城市名或者地區名命名的,比如廣州城、廣州隊等;第三類是其他球隊,這裏面的大多數球隊基本是地區+地標性質,比如山東魯能、洛陽龍門。泰山是山東的地標,龍門是洛陽的代表。
而在這三類球隊中,第一類的大連人和上海申花基本已定,但是北京國安好像效果不太理想,但是北京國安也已經為自己的球隊定了第二類名字,那就是北京隊。但是即便北京國安改名為北京隊,也很難通過審核,因為沒有達到足協的預期。
足協在審核這些球隊名字之後,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批評:球隊名字效果很不理想,因為諸如廣州城、廣州隊、青島隊等名字,既沒有突出城市特色,也沒有顯示出城市的文化,而且名字太單調,不但沒有顯示出濃厚的文化氣息,也沒有顯示出城市的絲藴。
而對於第三類球隊的命名,足協更是給予了部分球隊嚴厲的批評。因為這裏面有些名字,與市面上的很多公司名字雷同,雖然表面來看是與球隊毫無關聯,但是足協初步查詢以後,就可以得出這些公司其實和球隊有着不為人知的合作關係,而這顯然與足協的規定相悖。至於達到足協的要求,更是無稽之談的。
所以綜上所述,前一階段轟轟烈烈的足協中性名字,最後可以用一地雞毛來形容:符合足協要求的達不到足協要求的標準,達到足協標準的卻又不符合足協的命名要求。而最後落得如此效果,是出乎足協預料之外的。可是對於球隊來説,匆忙提交上這些名字,第一反應了球隊對中性名字的不認同,第二就是雖然足協此前就已經通知球隊和俱樂部,但是各支球隊顯然沒有認真對待,這倒顯示出了足協已經不被球隊所信任以及出爾反爾的現狀。
而球迷在看了這些報道後,紛紛表示:這樣的後果難道足協沒有自己的責任嗎?不應該問一下為什麼有這樣的後果嗎?
説實話,雖然球隊中性名字是職業足球聯賽的一個趨勢,俱樂部也深知這一點,可是俱樂部之所以抵制不接受,是因為足協對於這做了嚴格的限制,而不是像其他聯賽那樣,給予俱樂部充分的自由。
其實在相關政策允許的範圍內,足協沒必要節外生枝,自己另外再加上所謂的地名+名字。這其實用一個歇後語形容就是“脱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但是足協好像總是喜歡這樣“創新”,好像不加上點自己的規定就顯示不出自己的管理水平。
而國外的聯賽在這一點上給予了球隊充分的自由,所以看看我們的鄰國,“城南一和”,您知道這是哪座城市的球隊嗎?江源FC呢?這些名字不比所謂的廣州城,廣州隊有文化,有內涵?再看鳥棲沙岩、大分三神,您知道是哪座城市的球隊嗎?
那麼您是如何看待足協干擾球隊改名字這件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