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大後的科比與他的家庭愈行愈遠 ”
2020年2月24日,科比追悼會。
父親喬.布萊恩特和妻子坐在場下,他沒有上台發言,只是和家人一起沉默地坐着,淹沒在大批名人中間,鏡頭給到他,悲痛爬滿臉龐。
因為緊張的父子關係,喬錯過了科比太多人生華彩——他沒有見證兒子的退役之戰,甚至連他的婚禮都曾缺席。而如今,60多歲的喬只能參加兒子的追悼會,這是怎樣的一種痛,我們無法想象。
科比是布萊恩特家族的獨子,小時候的科比上有媽媽疼着,下有姐姐愛着,痴迷籃球的他更是爸爸的跟屁蟲,整天黏着爸爸帶他打球、看球。
那時的父親並不希望科比成為籃球運動員而是成為一名醫生。父親喬告訴科比“籃球運動員總是會很累,還流很多汗。但小科比回答:爸爸,籃球運動員本來就會很累,流很多汗的呀。”
為了黏住父親,讓父親無法拒絕帶自己參加訓練,科比甚至穿着球衣睡覺,以便起牀後可以立刻出發去球館。
因為父親的緣故,小科比在父親比賽時常有機會在中場休息表演投籃,小科比從那時起就展現出了極強的表現欲,一投起來就像痴迷一樣,總是工作人員把他趕下來才罷休。
在意大利打球時,喬還經常帶着小科比與女籃姑娘們玩2打5,父子兩齊心協力經常把姑娘們打得落花流水……
這些童年往事處處都是温馨的畫面。遺憾的是,長大後的科比與他的家庭愈行愈遠,而那些美好也成了永遠的回憶。
1999年,21歲的科比遇到了17歲的瓦妮莎。就像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一樣,兩個年輕人一見鍾情,迅速墜入愛河。但也正是這段完美的愛情故事成了科比與父母決裂的導火索。
科比的父母認為科比還太年輕,不應該這麼早就結婚。並且,他們希望科比娶一個非洲裔的美國人,而瓦妮莎是墨西哥和愛爾蘭的混血兒,她顯然不符合這個要求。甚至科比父母一度認為瓦妮莎是為了科比的錢才跟他在一起。
事態到了這一步,走向自然明瞭——固執頑強的科比怎會向家人服軟?更何況他本來就沒錯。從那之後,家人既然不能接受瓦妮莎,那麼科比也自然遠離了那個家,那個曾給他無限温暖的家。
2001年,科比第二次捧起總冠軍獎盃,賽後科比抱着獎盃在更衣室哭泣。所有人都以為這是他對於過去一年與奧尼爾和禪師鬥爭的宣泄。但事實上,他是為了跟他決裂的父親。
“是為了我父親,”科比這樣説,“這一年對我來説太難受了。我想要父親在,我想要我父親在。”
喜極而泣、痛徹心扉。自己登頂了,而那個領路人卻沒有見證,甚至沒有祝福,這是多麼大的遺憾。
畢竟血濃於水,之後隨着女兒的先後出生,科比父母漸漸接受了科比的小家庭,事情似乎向着好的方向發展。
但在2013年,父母竟揹着科比把他的紀念品送到拍賣行進行了拍賣,科比得知後,大發雷霆,幾乎徹底跟他們斷絕關係。
科比不僅將拍賣行告上法庭,甚至還讓父母律師被迫發了一封道歉聲明,後來的幾年時間都沒有説過話。
也有人説這是科比父母生活所迫,科比本該支持他們,畢竟他不差錢。
對於此科比説到,“做他們未來的投資者,而不是給予者。”
但最終科比還是心軟了,允許父母拍賣了6樣東西,獲利50萬美元。
他在自述文中這樣解釋自己:“你要成為家庭的領導者,就要做出艱難的選擇,哪怕你的手足和朋友當時都無法理解。”
在處理家庭問題面前,科比確實展現了他“黑曼巴”般的冷血,科比這樣形容他的家庭觀念:“《聖經》裏就是那樣寫的。當你結婚,父母和姐妹都不再是最重要的人。妻子和女兒才是。本來就該如此。”
道理沒什麼錯,但如此直白説出,只能讓自己與父母再添隔閡。在這種背景下,雙方再次形同陌路,甚至連一個噓寒問暖的電話也沒有。
喬相信科比有“浪子回頭”,懂得父母苦心的那天。“20年後,等他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明白我的行為了。”
很可惜,他們都沒有等到那一天。
生死麪前什麼東西都無足輕重。如果他們兩人知道這段父子情是如此的短暫,他們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嗎?
斯人已逝,提到這對NBA最有名、也最糾結的父子,我們需要記住什麼呢?
我想,父子兩人38895分的NBA第一總得分,還有那些美好快樂的童年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