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殘奧會|十釐米的信任
新華社東京8月28日電(記者韋驊、趙建通)劉翠青與徐冬林,二者原本相隔千里、互不相識,“田徑”或許是二者唯一的共同標籤。但緣分就是如此妙不可言,一條引跑繩將二人的命運牢牢地捆在了一起。從2013到2021,從里約到東京。
劉翠青(右)和領跑員徐冬林在賽前準備起跑。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東京殘奧會田徑女子400米T11級決賽在28日上午進行。比賽開始前,領跑員徐冬林細心地調整了起跑器,將戴着眼罩的盲人運動員劉翠青扶到正確的位置上,然後他下蹲,熟練地將一條引跑繩套在各自的手指上。比賽開始,二人起跑順利、配合自如,在最後100米時,已經建立了明顯的優勢,最終衞冕該級別。56秒25,新的殘奧會紀錄。
奪冠後,徐冬林揮舞着拳頭,然後指了指劉翠青胸前的國旗,手中的黃色引跑繩在空中搖曳,格外醒目。這條引跑繩長約10釐米,繩子的兩頭各掛着一個手環。這是兩人在場上溝通的紐帶。通過它,劉翠青把握着比賽節奏,而徐冬林,就是她的“眼睛”。
劉翠青(右)和領跑員徐冬林在比賽中起跑。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1991年出生於廣西的劉翠青在年少時因眼疾而失明,上學期間被發現有跑步特長便開始練習田徑。年長劉翠青三歲的徐冬林是來自江西的專業運動員,在退役前,經過教練推薦,他選擇做領跑員。
徐冬林告訴記者,他之前僅僅對這個角色有些許瞭解,但沒有絲毫經驗。一開始,他還不能適應,一來自己的成績有點“鶴立雞羣”,二來別人會有困惑:“一個專業運動員怎麼跑過來帶個小女孩?”
“拉個小女孩,他可能還有點不好意思。”劉翠青在一旁笑着説。
慢慢地,二者熟悉了彼此。徐冬林稱她為“翠青”,劉翠青管他叫“冬哥”。劉翠青説,如果她有朝一日能重見光明,她特別想看清楚冬哥的模樣。通過別人的描述,她腦海裏的冬哥“很帥”。八年的陪伴,讓二者視對方為親人、兄妹。
劉翠青(右)和領跑員徐冬林在比賽後慶祝勝利。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他們互相信任。
長期的配合,讓劉翠青與徐冬林形成了無聲的默契。以前二者在訓練中還需要言語交流,現在這種默契已經成為一種肌肉記憶,冬哥拿捏一下繩子,翠青就能心領神會,進行過彎、衝刺等技術動作。
他們互相成就。
在徐冬林這位最合適搭檔的陪伴下,從世錦賽冠軍到殘奧會金牌,再到勞倫斯年度最佳殘疾運動員獎提名,劉翠青在田徑的道路上跑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而如果沒有劉翠青,可能徐冬林這輩子都難以站上奧運賽場。
劉翠青(右三)和領跑員徐冬林(左三)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我幫助她實現了夢想,她也延續了我的夢想。否則我要想站上奧運的舞台會特別困難,我真的很感謝她。”徐冬林説。
他們互相鼓勵。
徐冬林説,他的使命就是充當劉翠青的“眼睛”,讓她克服恐懼,勇敢地奔跑。此前徐冬林一直受到傷病困擾,但由於劉翠青的支持,他咬牙堅持了下來。因為半月板有傷,他的右腿在賽後敷上了厚厚的冰袋。
採訪結束,徐冬林轉過身,拉着劉翠青走了下去,二人之間,是那條引跑繩。
編輯:丁文嫺、鬱思輝、王浩宇、王藝霖(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