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簡化太極拳 第一段動作有何攻防意義

  練習太極拳時,它的每一個動作都非常的重要,每一個動作都有它們各自的用途。那麼下面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一下關於24式簡化太極拳的第一段各動作攻防意義,趕緊跟着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24式簡化太極拳功防意義

  太極拳起勢

  此為太極拳預備動作之姿勢,立定時,頭宜正直,意含頂勁,眼向前平視,含胸拔背,不可前俯後仰,沈肩垂肘,兩手指尖向前,掌心向下,松腰胯,而足直踏,平行分開,距離與肩相齊,尤要精神內固,氣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牽強,守我之靜,以待人之動,則內外合一,體用兼全,人皆於此勢易為忽略,殊不知練法、用法,俱根本於此,望學者首當於此注意焉。

  攬雀尾繃法

  攬雀尾為太極拳體用兼全之總手,即推手所謂黏連貼隨,往復不離不斷,遂以雀尾比喻手臂,故總名之曰:攬雀尾,其法有四:曰繃、捋、擠、按,

  繃法:由起勢,設敵人對面用左手擊我胸部,我將右足即向右側分開坐實,隨起左足往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實,後腳伸直,遂為左實右虛,同時將左手提起至胸前,手心向內,肘尖略垂,即以我之腕貼在彼之肘腕中間,用橫勁向前往上繃去,不可露呆板平直之像,則彼之力即為我移動,彼之部位亦自不穩矣。

  攬雀尾捋法

  由前勢,設敵人用左手擊我側肋部,我即將右足向右前正面踏出,屈膝踏實,左腳變虛,身亦同時向右面轉,眼隨往平看,右手同時圓轉,往右前出動,右手在前,手心側向裏裹,左手在後,手心側向內,轉至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時,速將我右肘腕間,側貼彼肘節上,側仰左腕,以腕背粘彼之腕背臂上,向左外側,全身坐在左腿,左腳實,右腳虛,此時敵如進攻,我即閃向胸前,右側捋來則彼之根力拔起,身亦隨之傾斜矣。

  攬雀尾擠勢

  由前勢,設敵人往回抽其臂,我即屈右膝,右腳實,左腿伸直,伸腰長往,隨之前進,眼神亦直前往上送去,同時速將右手腕向外翻出,左手心貼我之右腕臂間,向前往,乘其抽臂之際,隨出擠之,則敵必應手而跌矣。

  攬雀尾按法

  由前勢,設敵人乘勢從左側來擠,我即將兩腕,從左側往上提勁,空其擠力,手指向上,手心向前,沉肩垂肘,坐腕,含胸,全身坐於左腿,速用兩手心按其肘及腕部,向前逼按去,屈右膝,坐實,伸左腿腰亦同時往前進攻,眼神隨動往前從上送去,則敵人即後仰跌出矣。

  單鞭

  由前勢,設敵人從身後來擊,我即將重心移在左腳,右腳尖翹起,向左側轉動坐實,左右手平肩提起,手心向下,一致隨腰,左右往復蕩動,以稱轉動之勢,兩手蕩至左方時,乃將右手五指合攏,下垂作刁字勢,此時左掌暫駐腰間,與刁手相抱,手心朝上右足就原位,向左後轉動翻身向後,左足提起,偏左踏出,屈膝坐實,右腿伸直,同時轉腰,左手向裏,由面前經過,往左伸出一掌,手心向外,松腰胯,向敵之胸部逼去,沉肩,垂肘,坐腕,眼神隨之往前,俱要同一時動作,則敵人未有不應手而倒。

  提手上勢

  由前勢,設敵人自右側來擊,我既將身由右側迴轉,左足隨向右側移轉,右足提起向前進步,腳跟點地,腳尖虛懸,全身坐在左腿上,含胸拔背,松腰眼前視,同時將兩手互相往裏提合,是為一合勁,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兩手心左右相向,兩腕提至與敵人之肘腕相銜接時,須含蓄其勢,以待敵人之變,或即時將右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於我右腕上擠出亦可,身法步法,與擠亦有相通處。就像學習現在流行的鄭多燕減肥舞一樣,要身法步伐搭配合理。

  白鶴亮翅

  由前勢,設敵人從我身左側,用雙手來擊,我速將右腳收回,即提起直前踏出,稍屈坐實,身隨右腳同時轉向左方正面,左腳移至右腳前,腳尖點地,左手心同時合於左手肘裏,沉下至腹時,右手隨沉隨起,提護至右頭角上展開,右手心向上側,左手急往下,從左側向下展開至左胯旁,手心向下,則彼之力即分散而不整矣。24式簡化太極拳 初學者應怎樣開始學習

  左摟膝拗步

  由前勢,設敵從我左側中下二部,用手或足來擊,我將身往下一沉,實力暫寄於右腿,左足即提起向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實,右足亦隨之伸直,左手同時轉上至右胸前向左外往下,將敵人之手或足摟開,右手同時仰手心垂下,直往後右側輪轉旋上至耳旁,張掌,手心向前,沉肩墜肘,坐腕松腰前進,眼神亦隨之前往,向敵人之胸部按去,身手各部須合成一勁,意即揚長前往,便為得力。

  手揮琵琶

  由前勢,設敵人用右手來擊我胸部,我即含胸,屈右膝坐實,左腳隨稍往後提,腳跟着地,收蓄其氣勢,右手同時往後收合,緣彼腕下繞過,即以我之腕黏貼彼之腕,隨用右手攏合其腕內部,往右側下采捺之,左手亦同時由左前上收合,以我之掌腕,黏貼彼之肘部作抱琵琶狀,此時能立定重心,左列右採,蓄我之勢,以觀其便,謂之手揮琵琶也。(下數式為:左摟膝拗步,右摟膝拗步,左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式,左摟膝拗步)

  進步搬攔捶

  由前式,設敵人用右手來擊,我即將左足微向左側分開,腰隨往左拗轉,左手即往後翻轉至左耳邊,手心向下,右手俯腕,隨轉至肋間,握拳,翻腕向右轉腰,右拳隨之旋轉至右肋下,此謂之搬,同時提起右腳側右踏實,松腰胯沉下,左手即從左額角旁側平向前擊,謂之攔,左足同時提起踏出一步,坐實,右足伸直,右手拳即隨腰腿一致向前打出,然此拳之妙用,全在化人擊來之右拳,先以我之右手腕,黏彼之右手腕,從左肋上搬至右肋下,其時,恐敵人抽臂換步,即將左手直前隨步追去,寓有開勁,攔其右手時,即速將我右拳,向敵胸前擊去,則敵不遑避,必為我所中,此拳之妙用,所以全在搬攔之合法也。

  如封似閉

  由前式,設敵人以左手握我右拳,我即仰左手穿過右肘下,以手心緣肘護臂,向敵左手腕格去,如敵欲換手按來,我即將右拳伸開,向懷內抽拆,至兩手心朝裏斜交,如成一斜交十字封條形,使敵手不得進,猶如盜來即閉户,此謂之如封之意也,同時含胸坐胯,隨即分開,變為兩手心向敵肘腕按住,使不得走化,又不得分開,此謂之似閉,似閉其門不得開也,隨即用長勁,照按式按去,眼前看,腰進攻,左腿屈膝坐實,右腿隨胯伸直,合一勁,向敵擊去,此為合法。

  24式簡化太極拳特點

  一. 立身中正.舒展自然

  練太極拳首先要保持身體姿勢的正確即中正。所謂“中正”就是《拳論》中所論述的:“百會中極一氣貫頂”。是説自頭頂.軀幹至會陰,上下始終形成一條垂直線。例如:預備式的站立,起式的屈膝按掌都要自然端正。太極拳的“中正”貫穿於套路的至實至終,不論是弓步.撲步還是虛步,不論是直立.屈蹲還是轉換。上體都要保持正直,不能前俯後仰,左歪右斜。身體的軀幹應避免緊張僵挺,還要防止萎縮不展。練拳時要頂頭豎項.沉肩墜肘.直脊展背.收腹斂臀.尾閭中正這都是保持上體自然正直的重要部位,要特別注意。

  太極拳的姿勢要做到舒展自然,首先要有一種觸景生情的意境。比如,站在大海邊就會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高呼“啊!大海......”,心胸頓時感到無限地寬闊。站在高山峻嶺之巔就會有一種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的豪邁的氣概,頓時感到洶湧澎湃。練拳亦是如此,心中有情,外在表現就會有氣象萬千的變化。比如,左右倒卷肱的提腿展臂,當兩臂前後展開之勢就好似將一輪明月托起一般。就會感到兩臂沉重胸前空,腰松腹實神自現的意境美。動作姿勢自然就舒展,柔和,輕靈沉穩。

  二.心靜.體松

  “心靜.體松”是太極拳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塵不染謂之“清”,一念不生謂之“靜”。“心靜”講的是一種內靜,説白了就是要思想集中,排除一切雜念,不要胡思亂想,專心致志地投入到練拳的過程中去。只要上場練拳,先行立正站好,兩手自然下垂,下頦內收,嘴唇微合,兩目平視,心平氣和。這就是先求心神兩靜,使之渾然一體。只有心神兩靜,才能存得起真心,養得起真氣。預備式雖無動作,其陰陽開合已寓於心腹之中,平心靜氣,以待其動。靜到極點自然就會動,這種動完全是由心意所致。所以只要有心靜就會有心動,從此,一勢接一勢,進退屈伸,起落開合,左顧右盼,節節貫穿,連綿不斷,周身一家。

  “體松”首先是意識上的放鬆,只有意識上的放鬆才能使肌體得到放鬆。體松就是身體各部位自然舒展,動作的自然順遂。“虛靈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分虛實.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的太極拳十要。就是反映了身體各部位的自然放鬆,自然松沉的狀態,形成了上虛下實的姿勢。因此,當邁步或退步,屈伸或轉換時,由於身體的自然松沉.穩定支撐重心才能輕鬆緩慢地移動。這樣邁出或後退的腿才能輕靈,動作才能鬆柔,才能體現出“邁步似貓行”,做到意動身隨,意在拳先,有意求柔,無意則剛的意境。

  三.屈腿落胯.進退輕靈

  太極拳步型的移動變化叫步法,步法中的基本姿勢叫步型。“步為拳之根”,步法是平衡和支撐全身穩健的根基。動作的輕靈或遲滯全在於步法的正確與否。各種步法的變化都要輕靈沉穩.虛實分明。因此,兩腳進退.轉換.移動時要屈腿落胯,穩定好支撐腿後,再提大腿以膝領腳邁步或退步,輕起輕落,點起點落。由點及面,隨之轉換重心全腳踏實。在步法轉變過程中,落腳的位置(距離.寬度.方向)要符合要求,腳尖或腳跟碾轉的角度要適當,以利於動作的穩定和順。支撐腿要平穩,不可忽起忽落,只有腿部支撐的穩定才能使腿部的屈伸自然靈活,進退輕靈。太極拳樁步.行步的訓練是加強腿部柔韌性和力量的基礎。

  結語:上文中介紹了關於24式簡化太極拳的第一個動作到第十二個動作的攻防意義,相信現在大家對此已經有所瞭解。同時,還介紹了關於24式簡化太極拳的風格特點,可以多瞭解一下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40 字。

轉載請註明: 24式簡化太極拳 第一段動作有何攻防意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