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星空,與你分享排球資訊與快樂。
二十六、艱難抉擇
這批隊員中名頭最響的是身高1米86的李桂芝,從國青隊主教練到國家隊的老隊員都非常看好這名隊員,認為是另一個郎平橫空出世。然而,事情並不如人所願,在對李桂芝的訓練中,袁偉民費盡了心機,但是就是不能引得共鳴。李桂芝的進攻從力量到技巧,從高度到速度都始終無法達到,甚至無法接近郎平的水平,防守和小球的功力也達不到袁偉民執教中國隊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在訓練態度方面,達不到以嚴格管理著稱的袁偉民的要求。
楊曉君
最後袁偉民經他特有的對隊員在場上得分、失分的綜合評判後,不得做出一個艱難的決擇:放棄對李的培養,把病牀上的張蓉芳再次請回了國家隊,並且委之以隊長重任。
此時,國家隊另外還有一個位置出現了空缺,就是副攻手的位置。陳亞瓊的離隊了,另一名老資格的副攻周曉蘭就自然要被動員留隊了,其實這個時候的周曉蘭身體條件已經不可能出任首發了,周的留隊目的是為了多帶帶新人,但是場上首發還是要重新選擇新人,重點加以培養。經過多輪觀察和選擇,袁把目光放到了楊曉君和李延軍身上。
論專項技術李延軍是正牌的副攻出身,而那個年代對副攻的培養不僅要求前排有進攻有攔網,還要後排有防守、有一傳,從全面性來説,李延軍更符合副攻的要求,身高方面李是1米79,也算夠用。
楊曉君的經歷就複雜的多了,1米81的身高,她在北京隊和國青隊的正式比賽中打過主攻,也打過接應,現在再來國家隊打副攻,可以説除了二傳這個位置她把排球場上的位置打了個遍。因此,曉君的攻擊力量確實是那個年代中打副攻中非常突出的,但是,那時曉君的技術卻比較粗糙。三號位的小強攻架式一拉開,打的確實是虎虎生威,聽那落地之聲也是叮咚震耳,可你再看那扣出的球,左一個,出界;右一個,出界;那就打直線吧,結果,還是出界。
好在有袁偉民這樣優秀的教練,他認準了就絕不放棄,技術方面的問題不僅二傳他能調教出來,副攻他同樣有本事給練出來,這才是世界上最優秀教練的真本領。經過一冬的訓練,楊曉君終於被他掰扯的有模有樣的了,成了中國女排又一代的暴力副攻,而且比之前輩曹慧英、陳亞瓊更加兇猛。與此同時,李延軍也被改造成後排替補了,當然她也是中國女排歷史上最優秀的後排替補之一。
在對李桂芝培養的失敗之後,袁偉民又陸續的對陳勝蘭、侯玉珠、何燕做過嘗試,包括曾經把袁一期的老隊員李文秀又重新招入隊伍中,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其中包括有隊員在地方隊被過度使用直接練廢的悲劇,有自身條件受限不能繼續接受訓練的原因,也有隊員天份不夠確實練不出來的客觀,總之,至到他本人不再擔任國家隊的主教練為止,都沒有為郎平和張蓉芳找到合適的接班人。或許在培養主攻手的能力方面,袁確實不如她在發掘二傳和副攻方面那麼得心應手,這也成為袁偉民輝煌的執教生涯中罕見的一大憾事。
不過,對於侯玉珠的使用方面,在之後,袁又有了新的發現,讓其成為另類奇兵,這既可以從中看出袁偉民高出超人的知人善任的水平,也多少反應出侯玉珠做為主攻專項技術的訓練或者是在天分方面達不到郎平與張蓉芳的水平的客觀現實。
而這期間,袁偉民下最大力氣培養的就是二傳位置上的楊錫蘭。為了把楊錫蘭這個半路出家的二傳練出來,袁偉民是下了血本的,包括付出了同意正值當打之年的孫晉芳退役要求的代價。甚至出了在訪日比賽中只帶一個二傳,不給楊有任何後路的狠招。
對於在世錦賽上一戰成名的梁豔和鄭美珠來説也在面臨新的挑戰,雖然對於新入隊的隊員來説,她們已經算是老隊員了,但是,從年齡上來算,她們並不比二楊等人大,要算是同一批的隊員,只是進國家隊早一點而已,在重新做了大調整的隊伍中,在心理成熟方面她們還達不到老隊員的標準。特別是在場上比賽中還起不到老隊員穩定軍心的作用,有時還要犯些新隊員的發揮不穩定,狀態有起伏的通病。
過去,出現這樣的情況,場上有老隊員帶一帶,場下有老隊員的鼓勵,很快就能度過難關。甚至會反正覺得自己是新人,場上只管放開打,打的不好由老隊員保駕,實在不行就被換下,什麼顧慮都沒有,什麼壓力都能化解。現在不行了,在場上,不僅自己要打好球,還要帶動二楊這樣的新隊員打好球;在場下,不僅自己要認真訓練,還要帶動全隊的新隊員共同練好。這其實也給這兩名中生代球員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她們也有新隊員的特徵,也要下大力氣培養,迅速成熟起來。
然而,培養新人就必需要交學費,而交學費還要考慮成本。
二十七、曙光初現
由於主二傳是新人,又沒有任何替補的新人,中國隊在一個時期裏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之前,中國女排也出現過國際大賽成績有起伏的現象,但是那時候中國隊不是世界冠軍,大家對這支隊伍要求不高。現在不同,不僅中國女排自己喊出三連冠的口號,國人也是這麼要求這支冠軍之師的,不僅不能在國際大賽中輸給強隊,在亞洲被賽場上也不能接受輸球的事實。
但是,一支全新的隊伍要做到只贏不輸怎麼可能呢?我們可以看看這支隊伍的構成:絕對意義上的老隊員只有兩名張蓉芳和郎平,而張蓉芳大病初癒,還不能打首發,甚至連打完整場比賽的體力都不具備。梁豔和鄭美珠雖然在世錦賽上一戰成名,但是,畢竟入隊時間有限,還不能成為承上啓下的中堅力量。楊錫蘭是隨隊參與了一次世界大賽,但是成為隊伍的核心這是首次,必需要算做新人,而楊曉君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絕對意義上的新人。
替補陣容中,周曉蘭算是元老級的人物了。説起來,曉蘭對這支隊伍是真夠執着的。1980年中國隊已經明確表示不參加莫斯科奧運會了,這時北影廠找來這位大美女商量由她出演電影《沙鷗》的女主角,那個年代成為電影明星是多少姑娘夢寐以求的事情啊。男排的另一世界明星級的隊員汪嘉偉就是被一個社會女子冒用電影明星張瑜的名字晃的神魂顛倒,意外的讓女排另一美女張潔雲大受傷害,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應出當時電影明星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了。但是,曉蘭經受住了誘惑,果斷放棄了。現在,她明知不可能上場打主力了,但是還是堅持留下來做好傳幫帶。
姜英在世錦賽之前就是做為小主攻的接班人來培養的,但是,她前面的榜樣太強大了,無論如何也無法超越。但是,姜英本人並沒放棄努力,至少做到了非常接近張蓉芳,在絕對力量上還是實現了超越。
李延軍在和楊曉君競爭副攻位置上失利後,反而把後排技術練的超人一等,憑此一招鮮,自然是隊中不可或缺的人選。
蘇惠娟非常踏實,是楊錫蘭的絕佳替補,但是也正是性格太温和了,反而最終難於實現自己能夠獨擋一面。袁偉民也曾經嘗試過用陳小琪來打楊錫蘭的場下替補,甚至圈內還有人提出讓孫晉芳重新回到國家隊的建議。不過,蘇惠娟最後還是憑着其樸實的性格,過硬的基本功,最終留在了袁之隊中,並意外的還成了這批隊員中堅持時間最長的一位,這中間可是有甜也有苦啊。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在走馬燈式的輪訓了無數新人之後,袁偉民把老將朱玲再次招回國家隊。無他,朱玲在前排的攔網太好使了,雖然後排的功夫還是相對不能讓袁導滿意,但是,一來朱玲未必需要打全場,她自己刻苦訓練後,只打前三輪也是夠用的。二來隨着郎平後排技術的全面提高,更隨着鄭美珠這樣的球仙出現,其實也是能夠在場上養活一名象朱玲這樣的角色隊員的了。
最後一個、最後一刻走進國家隊大門的是侯玉珠,侯玉珠做為1米82的主攻角色有些尷尬。打大主攻絕對高度和絕對攻擊力都不夠;打小主攻,靈活性和速度也不夠,相對於張蓉芳的全面技術特點,侯在一傳防守等保障方面差距就更明顯了,另外在國家隊訓練的刻苦程度並不讓袁導十分滿意。但是,侯玉珠也有一個特點,天生手腕爆發力特強,這一特點用在發球方面是有奇效的,在強攻時也會造成對手的非常的不適應,很容易形成破壞性攔網,幾下裏一綜合,侯玉珠還是重新又走進了國家隊的大門。
接下來在出訪美國等一系列的比賽中,中國隊新人的表現越來越搶眼了。侯玉珠的強攻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對手的攔網着手就崩,全是破壞性攔網,效果出奇的好。最重要的是楊錫蘭的表現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大氣,真正的成為了這支隊中組織進攻的核心。當看到球場上的楊子越來越自信,大師般揮灑自如的調度着全隊,把進攻組織的行雲流水般的自如,讓每個隊員發揮的酣暢淋漓時,袁偉民非常及時的向場下的兩位心腹大將張蓉芳和郎平做出提示:你們看到這支隊伍的實力了吧?二位老隊員當然是稱讚有加,信心果斷爆棚啊。
下來袁導還不忘記再提醒一下楊子:你現在有自信了吧。楊子當然是充滿自信,對袁導是斷然佩服。袁偉民做為一代世界女排名帥,絕對有其過人的境界與能力。不僅表現在挑選隊員有眼光,訓練隊伍很出色,更包括在對隊員的心理調整方面,在激發出每個隊員的全部潛能方面,都有獨到之處,事過多年,仍然讓人嘆為仰止。
説到訪美比賽,我們又要讚歎袁偉民的過人之處了。在他的任期內取得的三次世界冠軍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1981年之前,中國隊選擇訪日和日本國家隊打了多輪的比賽,並且是勝多負少,結果那一年,中國隊在日本拿了世界冠軍,日本拿了亞軍;1982年的前一年,中國隊選擇了出訪秘魯和當時普遍不被看好的秘魯隊打了多輪比賽,還是勝多負少,結果那一年,中國隊在秘魯拿了世界冠軍,秘魯拿了亞軍。而1984年的奧運會將在美國舉辦,中國隊這次出訪美國和美國隊多輪比賽中的領先一步的優勢又將意味着什麼呢?結果今天大家都知道了,還是中國隊的冠軍,美國隊的亞軍,是不是覺得特別神奇啊?
二十八、新的長征
從上一章節回來,現在還要再回過頭倒敍一些其他方面的細節:經歷了艱難的一年多的挑選新人,組建隊伍,中國女排的奧運團隊基本搭建完成了,需要的是精心打磨,並且完成最終的拼圖。於是,袁偉民開始了對隊伍嚴格的訓練,同時,在一系列的國際比賽中以交學費的方式鍛鍊新人,磨合隊伍。
起初主要的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二傳的問題。楊錫蘭二傳的技術是在一天天的進步,但是與隊伍的配合總是要差一點火候,對球隊整體戰術的組織總是達不到老二傳那樣可以審時度勢,收放自如。關鍵時刻,她還是過度依賴兩大主攻,不能主動打開局面。這其中也還存在另外一方面的問題:隊中五位攻手,除了副攻楊曉君,其他四人都是和孫晉芳有過配合的,其中二位主攻加梁豔與孫的配合時間更長,所以,這就有一個攻手和二傳之間如何處理關係的問題。
再就是孫晉芳的二傳技術是非常優秀的,攻手完全可以不挑二傳,放心跑位,攻傳之間心領神會,基本上是人到球到,手起球落。楊錫蘭這個時候還沒這個水平,和攻手之間也達不到這種默契,攻手本身就不敢先啓動,進攻速度自然就慢了下來,還會錯過了快攻的時機,只能是往四號位舉起來打;有時候勉強傳出的快球,還經常的出現攻傳之間不協調,攻手要麼是要夠着打,或者是要縮着捅,總之是發不上力,吃不住球,打不過癮。
過去,孫晉芳無論是從資歷上還是從隊中位置來説,處於主動一方,可以要求攻手主動配合自己,有人位置跑過了或者是跑反了,自當是跑了一個配合,孫可以要求攻手下回看清自己的手勢,跟着自己的節奏打;包括象陳招娣這樣的和她一起出道的老將,孫到後期覺得不放心就敢不給她傳球,讓這位性格外向的接應急的直衝她喊着要球,而孫晉芳完全鎮的住台,簡單一句:彆着急。就把招娣給穩了下來。
當然,小孫自己也可以大度的承擔配合不到位的責任。現在楊錫蘭是新人,一遇到困難球自己就緊張,光擔心傳給別人不下球受埋怨,不如給郎平和張蓉芳,她倆就算打失誤,被攔回自己也可以不承擔責任了。此時的楊子更不敢大包大攬的擔責任,因為她本來就擔不起這個責任。
孫打二傳時出現了失配,她可以大度的説這個球算我的,大家知道這是她給大家鼓勁呢;而楊打二傳時別説失配了,就是配合不到位,攻手扣的不舒服時,她也不敢這麼説,因為連她自己也會想:這真的就是我的問題呢,接下來就更放不開了。所以,袁偉民現在要求的是攻手主動承擔責任,對郎平和張蓉芳這樣的隊中的中堅和骨幹甚至是作為一條紀律要求她們:在場上不允許向楊錫蘭提條件。就是要從培養楊子的自信開始。
第二個是隊伍要重新設計戰術體系的問題。之前二次世界冠軍的奪取,中國隊基本上就是一套成熟的打法,以郎平的強攻為核心,全隊以快速跑動進攻來配合。現在郎平個人的進攻的實力當然是有增無減,但是全世界對她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美國女排主教練塞林格更是率先引入了計算機模式,郎平各條熟悉的進攻線路早就被對手瞭然於心,早就是嚴陣以待。所以,中國隊全隊都有必要重新構建新的戰術體系,郎平本人必需要有新變化。
在新體系中,郎平也要更多的加入到跑動進攻的戰術套路中,個人進攻的線路也要有變化。不能只追求個人痛快的高打狠砸,發力扣過去就算完成任務了;還要講究落點、線路,還要提高扣球的技巧和手法,必需要有很高的成功率,被對手防起的球不能算好球,當然,自己的後排技術不僅要能做到自保,還要擴大面積,兼顧到隊友的防區。全隊整體都要提速:一傳弧度要壓低,二傳要加快傳球的速度,還要多做跳傳,進攻儘可能的在快速和跑動中完成。同時要求三號位和二號位還要有小強攻做呼應,減輕四號位強攻的壓力。
新體系的革命,讓全隊開始了新的長征。
創新的代價就是輸球,不斷地輸球,輸各種各樣的球,一直到1983年的11月,中國女排在亞錦賽上竟然是以0:3的比分輸給了日本隊,這是中國隊拿過世界冠軍後第一次全主力陣容出場,卻一局不贏的輸給了亞洲的隊伍。全隊真正到了谷底,全隊情緒極度低落。楊錫蘭甚至直接要求退役;梁豔、鄭美珠剛剛在世錦賽上建立的冠軍自信也正在被磨損;就連隊中主將張蓉芳、郎平也看不出這支隊伍的前途在哪。
在這種艱難的時候,只有袁偉民堅定不移的相信他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取得最後勝利的。
他先從問題的核心楊錫蘭本人入手,單刀直入:日本女排的中田久美也是新二傳,她現在成了日本女排的核心,我就不信你比她差,你自己為什麼不自信呢。簡單的一句話,頓時就讓倔強的楊錫蘭振作了起來:是啊,教練員如此信任我,憑什麼我自己就不能打出來呢。
其實亞錦賽上的失利,本來也在袁偉民的心理預期之內,因為這是他在奧運會前最後一次全面考核隊員,當然有可能輸給已完成全隊換血,隊伍整齊的日本隊,只是他沒想到會輸成3:0這樣的成績。這次比賽後,最直接的一個結果就是:他不再嘗試在主攻線上調整人選了,主攻的替補只能是角色隊員。
而當有了周曉蘭這樣的資歷老、有公信力可以穩定全隊的角色隊員,有了李延軍這樣的後排保障型的角色隊員之後,他可以騰出位置再找一個發球有強大攻擊力的角色隊員。袁導發動大家羣策羣力推薦這方面的人才,結果侯玉珠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大家的公認,再度回到了隊伍中來。
同時在這一年的冬訓中,袁偉民非常有預見性的強調了全隊的發球訓練,要求所有的隊員退六米線後發球,以有攻擊力的發球帶動進攻的套路其實早在這位金牌教練的帶隊期間就已經形成,並在之後的比賽中大放光彩。結合這個訓練思路,我們可以展開一個想象啊,侯玉珠是在全隊苦練發球技術的大前提下,又被以發球有特點的優勢重新召回國家隊,那她的發球功力究竟是何等的了得啊,這個就放到後面再説吧。
經過冬訓的刻苦訓練,在接下來一系列出訪比賽中,那支天下無敵的中國女排又回到了我們的視線裏,甚至更加強大,更加令人恐怖。
現在我們再接回到上一部分所説到的階段:袁偉民在訪美比賽和瑞士小世界盃的比賽中,甚至多次排出兩套完全不同的首發來打比賽,令人感到震驚的是,兩套陣容全部大獲全勝。被認為不可能被替換的郎平、張蓉芳甚至可以全場不上場。
被認為後排有明顯漏洞的朱玲也能打全場了。除了楊錫蘭是鐵打的首發,她的替補也不曾登場以外,全隊另外10人走馬燈式的上場,構成不同的組合,而且哪種組合都能打贏球。
那麼,這又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中國女排的狀態是不是出來的太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