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對不起,本文從標題開始就搞錯了,正確的應該是:聶衞平與黃德勳比賽吃餃子。不過有時候,錯也有錯的道理。這不,如果要按“正確的”標題,長度達12個字,一定會讓編輯為難。
提起黃德勳,其名聲當然不能與聶衞平相提並論,不過這不奇怪,畢竟圍棋界只有一個聶衞平。黃德勳1950年生於四川成都市,是1965年國家圍棋隊正式成立時的第一批隊員。黃德勳的棋風驍勇善戰,頗受陳祖德賞識。雖然後來逐漸淡出,卻是當年重點培養對象。
圍棋事業經過特殊時期那幾年的曲折,棋手們痛失事業,飽嘗艱辛。所以1973年國家體委重新組織圍棋集訓隊的時候,散落各地的棋手,彷彿聽到了重新進軍的集結號,紛紛踴躍歸隊。當大家來北京工人體育場報到時,看到宿舍屋頂高高的,巨大的窗户十分敞亮。再到食堂一吃飯,固然不能與飯店相比,但畢竟是標準較高的“運動灶”,品質和數量有保障。棋手們遠離運動隊多年,肚子早已沒有積攢的油水。這一點成為後來的主旋律的前奏曲。特別是當大家從國家體委老隊員口中獲悉,工人體育場曾經是中國乒乓球隊使用過的集訓場所時,全隊上下都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榮耀感和興奮,感到冥冥之中的善緣和召喚。
本故事發生在1973年,距今快50年了,不是新聞是往事。其主要情節可能已經在小範圍裏有所流傳,但沒有詳細書面記載。而真實的生活小事也是歷史的組成部分,就決定還原補記下來。
工人體育場食堂吃餃子,一般是節假日或者紀念日,總而言之有些特殊理由。而那天是什麼由頭,記不清了。記得清的只有食堂的豬肉餡餃子非常實在,白菜或大葱是名副其實的配料。而且個兒很大,一兩5個左右,比北京市面上常見的明顯大。都知道上海南翔小籠,一兩可是8個。年輕人情緒高漲,個個狼吞虎嚥。食堂真給力,供貨源源不斷。吃到興頭上,聶衞平突然發話,説自己已經吃了50個,一臉非常滿足的模樣。“拉(那)不一定。”不料立刻遭到坐在旁邊的黃德勳的軟釘子。表示既不贊成同伴的話,又缺乏明確的反對理由時,黃德勳就會拋出四川普通話“拉不一定”。這個口頭禪妙在噎了對方,卻沒用一個髒字,自己並不需要什麼擔當,對方還往往有口莫辯,只能乾生氣。也對啊,畢竟這世上能咬死“一定”的事情本就沒有幾件。黃德勳沒有料到,屢試不爽的“拉不一定”被聶衞平槓上了:“我從小吃餃子就邊吃邊數,5個一組,清清楚楚的50個怎麼叫不一定呢?”“就算你邊吃邊數,也不能證明你是不是吃了50個呀!”黃德勳敏鋭地抓住了要害。聶衞平自知難以強辯,但是就此認栽,實在太沒有面子:“廢話少説,從現在開始,一人一個,誰吃不下就認輸,咱們比個明白!”“比就比!誰怕誰呀!”黃德勳也是勢成騎虎,無路可退了。
兩人的互相叫板吸引了隊員們的關注,這時候大家也吃得差不多了。看熱鬧的人羣中,有人提議,比賽怎麼着也得有個起始數目,就當兩個人都已經吃了50個吧。這個建議比較公平,在場所有人都默認了。以下的比賽,聶衞平依然是邊吃邊數,55、60、65、70……真是習慣成自然,剛才的話確實不假。黃德勳沒有既定習慣,也沒有必要數數,反正你一個,我跟着也一個就行了。80……兩人從享受生活變為感受煎熬,速度明顯放慢。不難計算,都一斤六兩啦!80到90個,更慢了,真是在“一個一個”吃啊,一斤八兩!終於到了91、92個。雙方速度更慢了,正如俗話説的,到嗓子眼了吧。正在這最後的僵持狀態,黃德勳祭出撒手鐧,讓人跌破眼鏡。他輕聲嘟囔“別再麻煩了”,隨後竟然從容連吃兩個,跳了一跳,達到94個!這個跳一跳猶如敦促投降書,它徹底摧毀了強敵的抵抗意志;它又是勝利宣言,像極了圍棋的中盤勝,對手即使還想下,實在下不下去了,只能投子認輸。“今天算你兇!”聶衞平只能有氣無力地一聲嘆息,黯然退出了對抗。
不可思議的是,黃德勳的勝利竟然延伸到棋盤上。在此之後,黃德勳在各種賽事中對聶衞平奇蹟般地達成六連勝。聶衞平當時雖然沒有達到自己的巔峯狀態,但是綜合實力起碼不弱於對方,而對於某一個對手六連敗,聶衞平也沒有過先例。心理陰影直接影響競技狀態,由此可見。(華以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