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際足聯降低“歸化”門檻,仍難解中國足球斷層之殤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體育

工人日報9月23日消息,“中國足協高度關注國際足聯年度代表大會的相關內容。中國足協將按照國際足聯新規和有關規定,穩妥推進歸化球員工作。” 在國際足聯日前決定放寬球員轉換代表協會(即“歸化”球員)的限制數日後,中國足協於上週末做出了上述表態。

中國足協這一表態,並未給連日來國內足壇有關國際足聯“歸化”球員新政的爭論給出一個明晰答案,反而給了外界更多猜測和想象空間。

隨着國際足聯放寬“歸化”球員會籍轉換限制條件,中國足協是否會跟進並進一步擴大“歸化”球員陣容?中國足球是否會利用“歸化”新規再次豪賭世界盃?本就羸弱的中國足球青訓是否會在大量“歸化”球員衝擊下進一步雪上加霜……有太多疑問等待着答案揭曉。

據記者瞭解,國際足聯是在通過視頻召開的第70屆全體代表大會上,以193票贊成、1票反對通過這一“歸化”新規的。

在這項名為“球員轉換會籍修改方案”的提案中,國際足聯進一步放寬了歸化球員政策和條件,具體為:如果滿足血緣(三代以內)或者居住(5年)條件,即使此前代表其他會員協會打過世青賽、歐青賽、美青賽等有年齡限制(不滿21週歲)的正式比賽,甚至代表原協會打過不超過3場的國際A級賽(無論是不是正式比賽),都將允許這名球員轉換會籍。

與國際足聯原有球員轉換會籍政策相比,新規不僅放寬了血緣限制,還大幅調整了此前代表原協會打過國際A級賽即不可更換會籍等規定,使得球員“歸化”的門檻降低,可“歸化”範圍進一步擴大。

以目前在中超聯賽效力的“歸化”球員為例,隨着新規的出台,具有中國血統的蔣光太(廣州恆大,曾代表英格蘭出戰歐青賽)和侯永永(北京國安,曾代表挪威出戰歐青賽),均已獲得了可代表國足出戰的資格。

與此同時,根據新規,目前在中超效力的特謝拉(江蘇蘇寧)、埃弗拉(武漢卓爾)、伊沃(河南建業)和雷納爾迪尼奧(廣州富力)等外援,都因滿足了居住條件的要求,也具備了代表國足出戰的潛在資格。

根據國際足聯的相關規定,中國足協可以為符合新規的球員向國際足聯提出轉換會籍的申請。一旦通過申請,上述球員即有資格代表國足出戰。

隨着國際足聯這一新規的通過和出台,國內足壇對於“歸化”球員的話題再度升温。贊同者認為這一新規有利於儘快縮小國足與亞洲諸強的實力差距,有機會進入世界盃等國際大賽。反對者則認為“歸化”球員缺乏文化和國家認同感,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表現,難以促進中國足球實質性的提升。

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此前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歸化政策不是一項長期戰略,不會讓“歸化”球員成為國家隊陣容的主體。但對於下一步足協會如何使用“歸化”新規,將會在多大範圍內招募“歸化”球員等焦點話題,足協方面並未給出明確答覆。

從李可、艾克森等球員相繼入選國足開始,中國足球便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歸化”時代。對此,不少國內球員和足球名宿在接受採訪時各有看法。

目前效力於中超青島隊的前國腳王棟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歸化’球員短期內可能會對國足有幫助,但是作為中國人來説,我感覺他們還不是中國人。説實話,我還是不能接受這個現實!”新晉國腳謝鵬飛則認為“歸化”球員會為球隊帶來一定幫助,能促進國內球員的內部競爭。

意大利足協副主席、意大利足球名宿阿爾貝蒂尼在造訪中國時曾談到“歸化”問題。他表示意大利足協對於想要入籍的球員,提出的首要問題就是:“你成為意大利人後是否願意為意大利隊效力?”他表示國家歸屬感非常重要,只有當一名“歸化”球員擁有了對這個國家的歸屬感,他才會在場上拼盡全力去比賽。“‘歸化’球員一定要謹慎,情感認同有時比球技更重要。”

晉級2019年亞洲盃決賽的卡塔爾和日本,都曾是亞洲足壇的球員“歸化”大户。

但兩者在先期使用“歸化”球員促進國家隊實力提升後,均選擇了迴歸青訓,走上了全面構建和夯實本國足球青訓體系的足球發展道路。

去年首次奪得亞洲盃冠軍的卡塔爾,一度“歸化”了大量球員提升國家隊水平。但從2010年開始,卡塔爾足協便推出“卓越足球夢”計劃,將重心轉回到本國青訓。

其斥資200億美元打造的阿斯拜爾足球學校,已成為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優秀的“青訓”基地之一,為卡塔爾培養了大量的足球人才。

對此,很多業內人士在接受採訪時均認為,“歸化”球員絕不是解決中國足球長期落後頑疾的根本途徑,“歸化政策只是權宜之計,是短期內補充國家隊短板的一個特殊手段,並不是適宜大面積採用的長效機制。不斷建設和完善適合中國足球發展實際的青訓和競賽體系,切實彌補人才斷層,才是中國足球可持續發展的‘秘籍’。”

(原題為《“歸化”難解中國足球斷層之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