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説,體育運動和體育明星需要的流量,絕不是一種畸形和扭曲的流量。
短短半年內,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相繼舉辦,多位“頂流”體育明星憑藉優異成績頻頻“出圈”。不過,據《半月談》報道,在運動員羣體成為“全民新偶像”的同時,跟拍、上門直播、私信騷擾、粉絲羣體互撕等侵犯運動員個人隱私、干擾運動員訓練和賽事運行的不良“飯圈”行為逐漸露頭,成為潛在風險。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上,中國代表隊選手谷愛凌斬獲中國女子雪上項目的冬奧會歷史首金後,微博熱搜榜的50個話題中有26個與谷愛凌相關,幾乎“承包”了全天的網絡頂級流量。而在東京奧運會舉辦期間,奧運相關上榜熱詞累計達3462個。體育賽事與體育明星的破圈效應由此可見一斑。但像跟拍、上門直播、私信騷擾等,説到底,還是把體育明星當成了娛樂偶像,把關注重點放在了體育成績之外,用一種對娛樂明星窺私的心態,去過度介入體育明星的日常生活。
↑漫畫據半月談
事實上,中國的很多體育運動員,本身缺少足夠的曝光度。一些體育項目,即便拿到了較好的成績,運動員未必能夠有很高的收入。其中的原因在於,一些體育項目和運動員的關注度小,受眾面窄,市場小,賽事的商業價值天花板低。在此前提下,運動員成為“全民新偶像”,實現流量導入,一方面有利於體育運動和賽事的推廣普及,另一方面,也能提升運動員的總體商業價值。
再者,運動員健康陽光的形象更值得大家去“追星”。很多網友也想看看,運動員私下的生活是怎樣的。不過,體育運動和體育明星需要破圈,更大程度地貼近大眾,貼近流量,這不等於對於飯圈化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就可以無需警惕和擔心。
相較於娛樂圈的偶像工業,競技體育畢竟有着截然不同的邏輯,我們逐漸淡化對於金牌和冠軍的過度推崇,但競技體育要拿成績説話的基本原則都不會改變。
有的運動員希望大家更多關注其賽場表現,但現實中,一些粉絲將體育明星偶像化,違背運動員們的意願,沒有邊界感地去打擾他們的私生活,其實只會給他們增加心理負擔。正如跳水運動員全紅嬋奪得金牌後,部分粉絲及網絡主播湧入全紅嬋家中“打卡”甚至直播,既影響運動員家人的正常生活,也讓全紅嬋產生心理壓力。在此後採訪中,全紅嬋曾表示,害怕自己跳不好就不被喜歡了。
飯圈的歪風,對體育運動的不良影響,還有一些其他體現。比如不同體育明星的粉絲羣體之間拉踩引戰,相互詆譭攻擊,把討論氛圍搞得烏煙瘴氣;還有的極端粉絲,對發揮失利的運動員攻擊謾罵,包括對其進行網暴等……這些行為並非是基於競技體育的理性表達。
不良飯圈行為,最終會傷害到自己的偶像。對於這一點,應該有清醒的認知。競技體育本身是相當殘酷的,運動員的巔峯可能會比較短暫,所以沒必要無限窺私,沒必要刻意拉踩,侵犯隱私、干擾訓練,用魔怔的方式追星,給他們增加額外的賽場壓力。
不管怎麼説,體育運動和體育明星需要的流量,絕不是一種畸形和扭曲的流量。尊重運動員的意願,合理表達,理性互動,不要讓關注變成騷擾、追星變成拉踩、討論變成互撕。只有這樣,運動員的破圈效應,才能讓競技體育擁有更良性健康的網絡氛圍。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熊志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