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新的限薪方案將出爐,本土球員頂薪下調至税前500萬元,外援降至税前300萬歐元。去年底,中國足協已經有過一次降薪,本土球員的税前頂薪1000萬,國腳上浮20%,外援税後300萬歐元。按照這次的標準,本土球員的頂薪直接砍半。對於這個限薪方案,批評聲不斷,認為足協在亂彈琴。
球員薪資高企,欠薪似乎成為潮流
過去10年,應該是中國足球聯賽最繁榮的十年,德羅巴、特維斯、羅比尼奧這些以往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球星,相繼出現在了中超賽場上,裏皮、埃裏克森、卡佩羅、斯科拉里、貝尼特斯等人在場邊指揮,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樣的場面何其壯觀,相關人士豪言要讓中超成為世界第六聯賽。然而,當潮水退去之後,原來一羣人在裸泳。
進入2020年以後,俱樂部欠薪的報道不絕於耳,中超、中甲多支球隊成為主角,已經解散的遼足多次成為新聞報道的主角。根據最新報道,完成逆襲的天津泰達也陷入了欠薪漩渦之中,外援艾哈邁多夫和利馬只拿到了一小部分工資,蘇亞雷斯一分錢沒拿到,甚至機票都是自己在墊着。此外,隊長阿奇姆彭的欠薪時長已經達到3個月,國內的球員本賽季只拿到了一個季度的工資。
國內球隊為何欠薪如此嚴重?答案其實並不難。據悉,已經解散的天津天海,去年一年的薪酬超過了4億元,平均每名球員的年薪超過1300萬元。雖然曾經很闊綽,但天津天海充其量也只是一支中小球隊。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中超球隊每年的負擔有多重。對於大俱樂部來説,這可能不算什麼,但是中小球隊卻很難長時間承擔這麼大的開支,尤其是在當前形勢下。
再次大幅降薪,是想保住聯賽根基
足協去年出台限薪方案的時候,已經遭到了不少批評,主要是集中在外援這塊。税後年薪降至300萬歐元之後,大牌外援到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對此,批評者認為這會降低中超聯賽的觀賞性,對中超品牌會造成傷害。如今,足協將外援的年薪調成了税前300萬歐元,相當於下調了45%左右,帶來的影響會更大。
足協之所以這麼做,外界的一個解讀是,降低本土球員薪資,以推動他們出去踢球。無論薪資高與低,球員想要走出去,最終靠的是實力,相信足協也很清楚,不可能因為降薪了,就能夠讓球員去留洋,畢竟最出色的武磊也只是在踢西乙,而且位置都快保不住了。因此,這種猜測並不靠譜,或者説沒有摸到要害。
就在今年,中國三級聯賽有十幾支球隊退出,其中就包括中超的天津天海。這些球隊之所以退出,根本原因就是在於資金。如此多的球隊退出,中國足球聯賽的根基鬆動,足協不可能坐視不理。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無非就是開源和節流。由於中國足球市場非常小,俱樂部短時間內很難盈利,節省開支成為最行之有效的辦法。足協限薪是在幫俱樂部減負,希望保住聯賽根基,至於第六大聯賽,就隨風而去吧。
球隊差距縮小,中超恐再無頂級豪門
大幅度降薪,中小球隊樂見其成,投入的壓力會小很多。對於大俱樂部來説,可能就不太樂意了。廣州恆大過去十個賽季能夠八次奪冠,而且拿到兩個亞冠冠軍,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大投入。廣州恆大的球員,薪酬在中超數一數二,不少球員都是千萬年薪。值得一提的是,于漢超在恆大的税後年薪達到了1500萬。
通過超高薪水吸引頂級球員,是恆大維持霸主地位的重要手段。然而,在限薪之後,這一局面可能發生根本性變化。如果本土球員頂薪500萬,即便是中游球隊也能負擔,年薪税前300萬歐元的外援,則需要在市場上淘寶。從這個角度來看,中超球隊之間的實力差距會縮小,以後可能比拼的是青訓,這對魯能、恆大等球隊來説其實是好事,他們已經建立了完備的青訓體系。
近十年來,中超對外援的依賴程度非常高,正是有了高水平外援,恆大才能在亞冠稱霸,成為亞洲頂級強隊。限薪之後,中超的外援將會平民化,很難再有保利尼奧、奧斯卡這種頂級球員,頂級球隊也會隨之消失,想要再在亞冠稱霸,可能就需要等本土球員成長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