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評論員秦孟婷
北京冬殘奧會的金牌、獎牌雙榜上,中國代表團目前居於第一位。有外國記者感嘆,中國隊突飛猛進,此話不假。2002年中國首次參加冬殘奧會,只派出了4名運動員;2014年,中國代表團參賽人數終於不再是個位數,達到了10位;2018年,中國有26位運動員參加平昌冬殘奧會,有了獎牌和金牌“零的突破”;而這一屆,中國有96名運動員參加,覆蓋了冬殘奧會所有項目,近90%是首次參賽。
收穫中國代表團首金的劉子旭,11歲因車禍失去單側下肢,他説不遺餘力向前奔,才有機會站在頂峯;男子障礙追逐-UL級比賽冠軍紀立家,6歲失去左前臂,他説體育改變他整個人生;女子超級大回轉-站姿冠軍張夢秋,患小兒腦性癱瘓,本有運動功能障礙,她説現在不搏何時搏;出生便確診終生無法行走的閆卓,如今坐在輪椅上參加冰壺比賽……他們的勵志故事、拼搏精神,感動了每位觀賽人。
冬殘奧會因此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精神盛會。中國有八千多萬殘疾人,這個數字超過了許多國家的總人口。賽場上那些殘奧運動員,一人一部正能量成長史,示範了什麼叫自強不息,這就是精神的引領。能在賽場揚威,當然是好樣的;而攪動大家的心池,讓人為之欽佩,更為重要。
最近網上流傳着一句話:“奧運會選出來的是人類最強健的體魄,殘奧會選出來的是最不屈的靈魂”,不知有多少殘疾人會受到鼓舞,熱情地擁抱體育,甚至被挖掘出潛能。
中國正在由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殘疾人就是一分子;我們常説“全民健身”,“全民”裏也包括殘疾人。邁向體育強國,一個都不能少。
【編輯: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