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冰雪運動健康成長在中國大地
袁曉毅,80後,教育學博士,北京體育大學副教授。曾執教冰雪運動多支國家隊,培養多名運動健將、國際級裁判。率先在國內科普冬奧知識,探究多個項目制勝規律,增補相關理論空白,為國產雪車“從無到有”貢獻了智慧和方案。
【青春之我】
這些年,每當在冰雪運動科研和教學上獲得進步,我的思緒都會回到2017年那個令人難忘的傍晚:北美洲一條冰雪賽道上,一輛4人雪車在歡呼和掌聲中,終於衝到了終點。這是第一次,中國的雪車抵達終點。“今天,我通過雪車認識了中國人。”一位當地的老人用欽佩的語氣向我們祝賀道。
作為中方教練,我的心裏卻很複雜,我在片刻興奮後便陷入沉思:裝備是外國生產的,訓練模式是外國人創立的,外籍教練走後,我們還剩什麼?
哦!我還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科研工作者,我的任務不只是帶隊參賽這麼簡單,只要這項運動還沒有在我們國家真正生根發芽、散葉開花,我的使命就還沒有完成!在那時,我已下定決心,要鑽研理論、培養更多複合型人才,與體育科研同仁一道,為冰雪運動這株幼苗更健康地生長在中國土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了這個目標,我不怕一切困難。2017年回國後,我一頭扎進了雪車項目的研究和研發工作,同時開啓了雪車、鋼架雪車、雪橇等運動項目的科普。
萬事開頭難啊,冰雪項目在我們國家處於起步階段,很多工作要從零做起。不要説大眾很陌生,就連一些運動員都不知雪車為何物。起初我們從國外引進雪車時,甚至交通託運都是難題。
但是,我和科研團隊沒有絲毫退縮,因為我們時刻不忘“三億人上冰雪”號召背後的殷殷囑託,不忘祖國人民對於冰雪項目繁榮發展的願望。
外國設備不適合中國運動員身體特性,我們就邀請3D打印企業採集運動員數據,為中國運動員量身定製適合的設備;理論基礎薄弱,我們便從過去備戰夏季奧運的經驗中探索共性規律,系統深入地梳理知識體系,在訪學活動中爭分奪秒地汲取冰雪強國的經驗;交叉學科知識欠缺,我們一邊“跨界”鑽研材料學、動力學等學科,一邊與多領域的專家組成聯合團隊,向雪車研發等難題堅定邁進。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在學校科研工作統籌佈局指引下,我累計參與了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工作。搭乘國家舉辦冬奧的快車,很多項目得到了社會各界支持,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更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體育科研工作者加入進來,一起為國家的冰雪運動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這些年,我帶領多個國家隊取得了好成績,培養了國家級運動健將5人、國際級裁判2人,科研成果填補了雪車、鋼架雪車等項目在競技能力特徵與制勝規律上的理論空白。但我更自豪於出版的學術專著《科學訓練手冊—雪車、鋼架雪車、雪橇》入選“北京冬奧主題書單”,直接服務於更多體育院校和普通冰雪愛好者,成為他們瞭解冰雪運動的一扇窗口。
因為我深知,冰雪體育的競技是經濟、科技、人才等多方面國家綜合實力的競技,離不開理論、科研與體育技術的共同進步;因為我深知,冰雪運動這株幼苗,需要千千萬萬的運動員、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大眾共同提供陽光和雨露。
(作者:袁曉毅 本報見習記者殷澤昊採訪整理)(袁曉毅 本報見習記者 殷澤昊)